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與轉型

時間:2022-04-09 02:43:33

導語: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與轉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與轉型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不斷豐富,對精神生活追求日益提高。廣播電視作為社會群眾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之一,也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發展局面。尤其縣級廣播電臺,受資金不足、人才缺乏、節目單一等多種因素影響,已經無法充分滿足社會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想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占據一席之地,需要縣級廣播電視臺不斷創新,實現轉型目標。因此,本文結合縣級廣播電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引發問題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提出轉型措施,希望能夠為促進縣級廣播電視臺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新媒體;縣級;廣播電視臺;發展;轉型

縣級廣播電視臺與省級、市級電視臺相比,受眾群體較小,發展空間有限。尤其自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網絡覆蓋范圍逐漸擴大,多樣化新媒體技術應運而生,對縣級廣播電視臺產生了巨大沖擊,想要有效提高核心競爭力,需要縣級廣播電視臺充分了解新時期社會群眾精神需求,并科學預測廣播電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同時采取措施創新改革實現轉型目標[1]。然而,由于縣級廣播電視臺與現代化電視發展環境存在較大差異性,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只有克服一切困難,才能夠保證縣級廣播電視臺與新媒體環境深入融合。

一、新媒體環境下縣級廣播電視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缺乏、創新不足。縣級廣播電視臺在人才招聘過程中,大多通過統一招考形式選拔人才。然而,受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大部分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都不會優先選擇在縣級廣播電視臺就業,這也導致縣級電視臺嚴重缺乏專業人才。由于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使得縣級電視臺整體實力不均衡,一旦遇到專業需求較高、挑戰難度較大的電視節目時,不能及時找到專業人員策劃,嚴重影響了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雖然部分高校學生在畢業初期選擇在縣級廣播電視臺實習,但是這些人員在度過實習期或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后,大多會選擇前往市級或省級電視臺工作,這也使得縣級電視臺人才流失嚴重,最終導致無法適應新媒體環境,受眾群體大量降低。(二)受地域因素制約嚴重。縣級電視臺具有地域性特征,受地區因素制約,導致媒體活動空間較小,策劃出的節目覆蓋范圍和應力力度也相對較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節目的收視率和時效性。另外,部分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受人力不足、資金有限等因素制約,只能通過預留少數頻道維持基本運作,而這些頻道也大多以一檔本土新聞節目來撐場面,由于節目形式單一、創新力度不足,導致電視節目收視率長期處于低迷狀態,不僅沒能發揮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還制約了電視臺健康發展[2]。(三)嚴重缺乏資金資源。縣級廣播電視臺在發展運用過程中主要由政府部門主導,在資金需求方面大多來自于政府撥款。然而,由于廣播電視臺資金需求量較大,其中包括工作人員工資發放、節目制作、設備維護管理與更換等方面,僅依靠政府撥款無法充分滿足縣級廣播電視臺發展需求,導致電視臺長期缺乏資金扶持。另外,相對于市級和省級電視臺而言,縣級電視臺嚴重缺乏廣告市場空間,因此在廣告收入方面也寥寥無幾,這也使得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中處于尷尬局面,只能維持基本運作。

二、制約縣級廣播電視臺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節目質量無法滿足觀眾需求。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有線電視普及范圍逐漸擴大,大部分縣級以下地區都安裝了有線電視。然而,由于縣級電視臺節目制作缺乏創新力度,節目形式較為單,導致大部分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時,會優先選擇觀看省市級電視臺資質綜藝節目或衛視首播劇[3]。另外,上文提到,由于縣級電視臺受眾群眾較少,不能充分吸引廣告商,為解決資金問題,縣級電視臺只能通過資質廣告維持基本運營,由于廣告內容單調粗糙,無法滿足觀眾感官需求,導致電視節目收視率一度處于低迷狀態。(二)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縣級廣播電視臺在發展運營過程中主要由政府部門主導,所以在管理體制方面一致沿用政府部門相關政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臺逐漸向市場化趨勢發展,傳統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也大量暴露。為了適應新媒體環境,縣級廣播電視臺需要做好財務管理、廣告經營管理等工作。然而,由于縣級電視臺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其無法在短時間內與新媒體環境融合。(三)競爭意識較差。由于縣級廣播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落后于市級、縣級電視臺。加上縣級電視臺缺乏專業人才,節目形式單一,設備器械滯后。導致縣級電視臺在發展運營過程中形成了固有思維,認為只要能夠維持基本運作即可,由于缺乏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導致其與新媒體環境產生的差異越來越大,甚至面臨淘汰風險。

三、新媒體對縣級廣播電視臺帶來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將電視、手機和電腦三個終端緊密相連,人們只需要通過寬帶、無線網絡以及機頂盒,就能夠實現隨時隨地獲取信息、觀看節目等需求。由此可見,新媒體不僅提高了信息傳播速度,擴大了信息傳播范圍,還改變了傳統電視觀看模式,為社會群眾營造了一種全新的觀看體驗。與此同時,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可以結合自己喜好選擇性觀看電視節目,并且能夠通過平衡自身時間,選擇不同類型的節目[4]。然而,由于縣級電視臺節目類型屬于單項傳播方式,無法為觀眾提供個性化服務,導致節目與觀眾之間嚴重缺乏互動性,這也使得縣級電視臺無法及時掌握觀眾需求,制作出的節目不能滿足觀眾觀看欲望,無法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觀眾提供全新體驗,最終導致縣級廣播電視臺收視率越來越低,甚至無法維持基本運作。

四、新媒體環境下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與轉型措施

(一)通過資源整合為電視臺發展奠定基礎。任何一個單位發展,都涉及到內部和外部環境因素,縣級廣播電視臺也不例外。想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占據一席之地,縣級電視臺首先應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并積極打造特色品牌。通過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結合新媒體發展需求,完善和優化縣級電視臺文化建設。想要實現這一目標,縣級電視臺需要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其一,改善內部工作環境,其中包括工作人員辦公室、機房、后勤等內容,通過完善設備設施,優化保障機制,提高工資待遇,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從而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盡可能減少人才流失。其二,利用市場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縣級電視臺工作人員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既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又要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為促進縣級電視臺穩定發展奠定基礎。第三,借鑒市級、縣級或央視電視臺發展經驗,從節目模仿逐漸向自制節目方向進步,從而豐富電視節目形式和內容[5]。另外,縣級電視臺還應借助網絡或大數據技術,了解現代群眾喜好,并在此基礎上選擇節目題材。(二)通過媒體融合提高電視節目的交互性。媒體融合是電視臺創新轉型的必然趨勢,也就是說,未來的電視臺勢必會在交互性和開放性方面得到改革。因此,縣級廣播電視臺需要勇敢邁出第一步,促進廣播電視向數字化和網絡化趨勢發展。具體來說,就是在電視終端引入網絡接口,建立交互式網絡平臺,通過與其他終端設備聯動,為觀眾打造全新的觀看模式,從而為觀眾提供針對性服務和自主性選擇。另外,接入網絡設備,電視臺還能夠在電視節目播放中實現點播操作需求,一方面能夠促進縣級單位在發展中始終維持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強化電視臺與觀眾間的互動交流。有利于電視臺在日后發展中,結合觀眾喜好創新和改革節目。(三)利用網絡強化宣傳力度。網絡是信息傳播的載體,也是人與信息交流溝通的媒介。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網絡技術普及范圍越來越廣泛,縣級電視臺需要認識到網絡資源的優勢和作用,并積極利用網絡技術強化宣傳力度。傳統縣級電視臺,受資金、設施等諸多方面制約,缺乏多樣的宣傳平臺,導致觀眾對縣級電視臺了解不多,長此以往導致縣級電視臺被忽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域特色的傳播和推廣。而在網絡背景下,網絡資源豐富,各大平臺均具備較大受眾群體,縣級單位可以利用品網絡平臺強化宣傳力度,積極推廣能夠吸引觀眾目光的專題。另外,在推廣內容選擇過程中,電視臺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結合社會群眾發展需求進行分析,保證內容貼近民生、反映民生,從而體現民生意識。第二,凸顯地方特色,打造與本土地區群眾息息相關的節目,有效提高節目影響力,從而擴大受眾群體,為新媒體與縣級廣播電視相融合奠定基礎。除了強化自制節目宣傳推廣力度以外,縣級廣播電視臺還要主動迎接網絡沖擊,開辟全新傳播渠道和傳播思路,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和作用。將網絡與電視相結合,打造“臺網互聯”模式。例如:通過引入熱播劇等方式,并利用微博等平臺宣傳推廣,吸引觀眾目光,強化互動交流,提高觀眾黏性[6]。同時,也可以通過直播、劇集點評等手段,引導觀眾參與討論,這種新型的宣傳推廣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縣級電視臺收視率,還能夠促進電視臺更好、更快的適應新媒體環境。除此之外,隨著網絡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漸提高,這也對縣級廣播電視臺產生了倒逼作用。縣級電視臺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提高電視制作水平和節目質量,從而滿足觀眾和新媒體發展需求。由此可見,只有觀眾需求不斷提高,才能夠促進市場形成良性競爭格局。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多種媒體技術應運而生,不僅有效提高了信息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電視觀看模式,人們通過手機、iPad等終端設備,就能隨時隨地觀看電視節目,這也對縣級電視臺發展帶來巨大沖擊,為了更好融入新媒體環境,縣級電視臺需要通過整合資源、與新媒體技術融合以及強化宣傳推廣力度等方式,實現創新、轉型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徐躍威.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與轉型[J].新聞傳播,2018,12(22):109-110.

[2]盧榮生.試論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中的發展與轉型[J].記者觀察,2018,07(30):91.

[3]劉倫三.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臺如何轉型發展[J].電視指南,2018,32(12):149.

[4]于晉嫻.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臺發展與融合轉型之路[J].科技傳播,2018,10(11):72-73.

[5]劉麗峰.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與轉型[J].電視指南,2018,06(09):159-160.

[6]潘寧.關于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與轉型[J].電視指南,2018,11(09):162.

作者:劉礫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