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桿塔中心位移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2 03:57:00
導語:中桿塔中心位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配電變壓器燒毀的原因分析
關鍵詞:配電變壓器燒毀原因分析過電壓
1過電壓
(1)遭受雷擊。配電變壓器的高、低壓線路大多數由架空線引入,由于地處山區林地,受雷擊的機率較高,所以在每年的雷雨季節,遭受雷擊損壞的配電變壓器比例占大修的30%以上。
(2)系統發生鐵磁諧振。農村10kV配電線路有形成過電壓的條件,在系統諧振過電壓時,變壓器一次電流激增,此時除了造成變壓器一次側熔斷器熔斷外,還將損壞變壓器繞組。個別情況下,還會引起變壓器的套管發生閃絡或爆炸。
2絕緣損壞
(1)低壓線路的短路故障和負荷的急劇增加,使變壓器的電流超過額定電流的幾十倍,這時的繞組受到很大的電磁力矩影響而發生移位、變形。由于電流的劇增,使溫度迅速升高,導致絕緣加快老化。
(2)繞組絕緣受潮。這是因絕緣油質不佳或油面降低所造成的。一是變壓器絕緣油在儲存、運輸或運行維護中,不慎使水分、雜質或其他油污混入油中,使絕緣強度大幅度降低。二是制造時繞組里層浸漆不透、干燥不徹底、繞組引線接頭焊接不良,絕緣不完整導致匝間、層間短路。三是油面降低使絕緣油與空氣接觸面增大,加速空氣中水分進入油內也會降低其絕緣強度,當絕緣降低到一定值時會發生短路。
3分接開關
(1)變壓器滲油,使分接開關裸露在空氣中,絕緣受潮后性能下降,導致放電短路,損壞變壓器。
(2)油溫過高。變壓器中的油主要是對繞組起絕緣、散熱和防潮的作用。變壓器中的油溫過高,將直接影響變壓器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
(3)分接開關的質量差,結構不合理,壓力不夠,接觸不可靠,外部字輪位置與內部實際位置不完全一致,引起星形動觸頭位置不完全接觸,錯位的動、靜觸頭使兩抽頭之間的絕緣距離變小,并在兩抽頭之間的電勢作用下發生短路或對地放電,短路電流很快就把抽頭線匝燒壞,甚至導致整個繞組損壞。
4滲油
滲油是變壓器最常見的外表異?,F象,由于變壓器本體內充滿了油,各連接部位處夾有膠珠、膠墊以防滲漏,變壓器經過長時間的運行會使膠珠、膠墊老化龜裂從而引起滲油。當然螺絲松動或放油閥門關閉不嚴,制造時有砂眼或焊接質量差也會滲漏。
5鐵芯多點接地
(1)10kV配電變壓器鐵芯多點接地不容易發現和測試,這是因為配電變壓器的鐵芯接地是在內部用一塊很薄的紫銅片一頭夾在鐵芯(硅鋼片)之間,另一頭則壓在鐵芯夾板上與變壓器外殼直接連接。
(2)鐵芯硅鋼片間短路。雖然硅鋼片之間涂有絕緣漆,但其絕緣電阻很小,只能隔斷渦流而不能阻止高壓感應電流。如果硅鋼片表面上的絕緣漆因自然老化,會產生很大的渦流損耗,增加鐵芯的局部過熱。
6過負荷
(1)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載分配不均,導致三相電流不對稱,不對稱電流使變壓器阻抗降壓也不對稱,因而低壓三相電壓就不平衡,這對變壓器和用戶的電氣設備是不利的。
(2)當變壓器低壓側發生接地、相間短路時,將產生一個高于額定電流20~30倍的短路電流,這么大的電流作用在高壓繞組上,線圈內部將產生很大的機械應力,這種機械應力將導致線圈壓縮,短路故障解除后應力也隨著消失,線圈如果重復受到機械應力作用后,其絕緣襯墊、墊板等就會松動脫落;鐵芯夾板螺絲也會松弛,高壓線圈畸變或崩裂。另外也會產生高出允許溫升幾倍的溫度,導致變壓器在很短的時間內燒毀。
7人為損壞
(1)變壓器的引出線是銅螺桿,而架空線一般采用鋁芯橡皮線,這樣在銅鋁之間很容易產生電化腐蝕,在電離作用下,銅鋁之間形成氧化膜,使接觸電阻增大,在引線處將螺桿、螺帽及引線燒壞或熔在一起。
(2)套管閃絡放電也是變壓器常見的外表異常現象之一。空氣中有導電性能的金屬塵埃附吸在套管表面上,若遇上雨雪潮濕天氣,電網系統諧振,遭受雷擊過電壓時,就會發生套管閃絡放電或爆炸。
(3)在緊固或松動變壓器的引線螺帽過程中,導電螺桿跟著轉動,導致變壓器內部高壓線圈引線扭斷或低壓引出的軟銅片相碰造成相間短路。
(4)在吊芯檢修時沒按檢修規程及工藝標準進行,常常不慎地將線圈、引線、分接開關等處的絕緣破壞或將工具遺忘在變壓器內,輕則發生閃爍,重則短路接地。
摘要:在線路施工當中,一般情況下,線路中心樁就是桿塔的中心樁,基礎分坑以該中心樁為準進行。但有的直線桿塔、轉角桿塔、耐張桿塔,為使桿塔受力最小及桿塔兩邊線仍與線路中心線對應,以免鄰近轉角(直線)桿塔承受額外的角度荷載,因此在這時,應考慮桿塔的中心位移問題。
關鍵詞:直線桿塔線路施工
在線路施工當中,一般情況下,線路中心樁就是桿塔的中心樁,基礎分坑以該中心樁為準進行。但有的直線桿塔、轉角桿塔、耐張桿塔,為使桿塔受力最小及桿塔兩邊線仍與線路中心線對應,以免鄰近轉角(直線)桿塔承受額外的角度荷載,因此在這時,應考慮桿塔的中心位移問題。需要考慮中心位移的桿塔有如下幾種類型:①直線換位桿塔;②直線耐張桿塔;③轉角耐張桿塔;④直線轉角桿塔(α<5°)。
由于農網線路大多轄踴騎接在電業局變電所或線路上,輸電距離較短,按照《架空送電線路設計規程》的規定,可以不考慮線路的換位問題。而直線轉角小于5°的桿塔,工作中也較少接觸。因此,在下面的篇幅中僅對直線耐張桿塔及轉角耐張桿塔的中心位移予以探討,希望電力同行能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東西。
1直線耐張桿塔的中心位移
當直線耐張桿塔橫擔中心與桿塔中心不重合時,說明該橫擔相對桿塔是不等長的,這時,桿塔中心應向短橫擔側偏移,以使線路兩邊線仍與線路中心線對應。偏移距離為橫擔中心與桿塔中心的距離。
例如66kV直線耐張桿橫擔60NA—1見圖1。
圖中,O-橫擔中心,O′-A型桿中心,因此,橫擔中心與A型桿中心的距離OO′為:
1820+980-2475=325mm
則在實際澆樁過程中該A型桿線路中心應向短橫擔側位移325mm。
而在60kV直線耐張塔中,只有7719鐵塔的橫擔偏離中心,其余橫擔中心與塔中心全部重合,7719橫擔圖如圖2所示。
塔中心與橫擔中心的距離為:
(2800-1300)/2=1500/2=750mm
2轉角耐張(終端)桿塔的中心位移
轉角耐張(終端)桿塔的中心位移,除考慮直線耐張桿塔的橫擔偏移外,還要考慮橫擔寬度(即橫擔兩側掛線點間的長度)引起的中心位移。
因此,桿塔中心位移等于橫擔偏心引起的位移與橫擔寬度引起的位移(即掛線點間距離引起的位移)之和。
即:S=OO′+O″A=OO′+(b/2)tg(θ/2)
例如60NA—1型橫擔,當線路轉角θ=60°時,已知:b=610mm,OO′由上例可知為325mm。
根據公式
S=OO′+(b/2)tg(θ/2)
=325+(610/2)tg(60°/2)
=325+176=501mm
也就是說,此種轉角耐張桿的中心在施工時應向短橫擔側偏稱501mm。
- 上一篇:電壓互感器故障分析論文
- 下一篇:環保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