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綜合技能訓練教學的探討
時間:2022-08-27 11:33:51
導語:電子綜合技能訓練教學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所開設的實驗課分隨課實驗和獨立實驗課,而隨課實驗的實驗教學多數(shù)是驗證或鞏固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聯(lián)系不緊密,實驗的方式方法也與實際應用有較大的距離。如用一些實驗臺或者實驗箱所做的實驗,很多元器件被固定在現(xiàn)成的電路和模塊中,學生看不到器件和電路的內部結構,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也只需將測量儀表或者相關的元器件用導線連到實驗板所標注的符號上,就可以完成實驗電路的連接。在整個學習階段,本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課程的實訓中,學生必須應用專業(yè)基礎課的電路理論知識進行電路設計,在安裝調試和測試過程必須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本門課程是理論和實際的綜合運用。另一方面,學生由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轉變到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單元電路的設計能力,熟悉電路設計的流程,掌握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設計思想,為后續(xù)課程設計、畢業(yè)設計等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社會競爭能力。
2《電子綜合技能訓練》教學模式
本課程為必修課,總課時36,周課時3,安排在大二下學期進行。這時候學生已完成《電路基礎》、《模擬電子線路》、《脈沖與數(shù)字電路》等理論課程的學習,完成《電子基本技能訓練Ⅰ》、《電子基本技能訓練Ⅱ》、《電路識圖》等實驗課程的學習,初步掌握了電子元器件和電路圖的識別,常規(guī)儀器儀表的使用,以及仿真軟件的使用,為綜合性、設計性訓練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實驗運行模式為學生兩人一組,自主完成理論設計、元器件購買、電路的安裝調試和測試任務,本教學環(huán)節(jié)分三個階段。
2.1課堂教學階段
在這個階段,第一步,用2次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元器件識別和測試,儀器的使用進行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電路常規(guī)指標,如:通頻帶、放大倍數(shù)、輸入電阻、輸出電阻、輸出功率等的測量方法。通過這個階段的實訓,對學生的一些實踐技能再進行強化訓練,避免在實驗當中,由于基本技能不過關影響綜合技能項目的順利進行。第二步,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以放大電路為例,介紹設計性實驗進行的步驟和要求,實驗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成績評定的方法和標準。并提供給學生自編的實驗指導書。設計性實驗,應該包括這幾方面的內容:設計題目、設計任務和要求、電路設計、安裝調試和測試、小結。其中設計任務和要求,要交代清楚電路要實現(xiàn)的功能和達到的具體指標;電路設計要有具體的設計方案,原理框圖,具體電路的設計中要交代清楚元器件型號參數(shù)選擇的依據(jù),對于要編程的電路,要有程序流程圖。在調試測試階段,要記錄下實驗數(shù)據(jù)。
2.2設計準備階段
實驗內容的選擇分四個大類:線性電路、非線性電路、數(shù)字電路、綜合性電路。每個大類都必須選擇,大類里的具體電路就有學生自己確定。學生自由組合,兩人一組,按照自己確定的實驗內容,查資料,完成原理款圖、電路原理圖的設計,填寫元器件清單(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shù)量等),以班級為單位由學生代表去采購元器件。實驗室提供配置有面包板的實驗箱,以及穩(wěn)壓電源、信號源、示波器等儀器設備。
2.3實際操作階段
學生的設計方案給指導老師檢查無誤后,利用面包板和實驗設備完成電路的安裝、連線和調試。實驗過程嚴格考勤制度,學生進入實驗室要進行登記,每個實驗實現(xiàn)了功能和指標需經(jīng)老師認定合格進行記錄后,下次課才能進行下個一個實驗內容。每次實驗過程,學生要注意實驗安全,遵守實驗規(guī)程,實驗完成后,學生要拆除實驗所用的元器件,將儀器設備復原,保持實驗室的整潔,回去書寫實驗報告。實驗成績的評定分五個等級: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實驗內容完成8個以上的評為優(yōu),7個為良、6個為中,完成5個及格,完成5個以下的不及格。
3教學效果和體會
通過開設《電子綜合技能訓練》課程,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科之間的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訓,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電路設計能力得到訓練,并積累了一定的綜合實驗經(jīng)驗。實驗內容層次多樣化,內容豐富,知識覆蓋面廣。實驗形式使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具有自主性,可根據(jù)自身能力的差異選擇不同的實驗內容,量體裁衣,增加學習的信心。綜合訓練的過程,不僅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實踐能力的綜合訓練,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查資料、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培養(yǎng)求實的實驗作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安全意識、工程意識,最終也是培養(yǎng)擔負社會責任的意識。
4結束語
由于《電子綜合技能訓練》課程在大二下學期進行,學生學習的專業(yè)課程尚少,譬如《單片機原理》還未修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實驗內容的設計和實施。同時這門課程對指導老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要求比較全面,指導老師自身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才能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這些不足可以通過調整實驗時間的安排,比如可以把課程安排在下半學期進行,利用假期對老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由學生在實驗過程的表現(xiàn),表明這門課程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學生是經(jīng)常到下課時間了尚未完成功能指標的測試會主動延長實驗時間。有了這門課程的訓練,學生在后續(xù)課程進行較大電路系統(tǒng)的設計做到了心中有底,訓練有數(shù),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確實的提高。
本文作者:楊端陳錫華工作單位: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
- 上一篇:自動化在應用電子的作用
- 下一篇: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的特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