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證據應用標準
時間:2022-06-27 11:24:28
導語:電子證據應用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網絡時代已經悄然來到我們身邊,電子信息開始以各種方式滲入到社會關系中的每個角落,一方面給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對我們傳統的訴訟法學以及證據法學給與了巨大的沖擊。電子信息由于其虛擬性和不穩定性,使得我們在對相關的電子證據進行確認時,傳統的證據采用體系顯得有些難勝其職。在我們正在積極推進證據立法的今天,如何為電子證據的采用與確認設計出一套有效的標準體系顯得至關重要。
一、電子證據的概念與特征
(一)電子證據的概念
電子證據是指在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以及網絡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以數字形式保存在計算機存儲器或外部存儲介質中,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電子數據或信息。由于電子信息的便捷,大量傳統的社會關系中的載體如合同書、提單、作品、交易票據在現今都可能轉化為電子文件,并且在產生矛盾訴諸司法的時候并不以書證、物證等證據形式表現,很多時候提交給法庭的是電子證據。這里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電子證據要求是在計算機操作系統或者網絡信息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證據,并非所有和計算機或者網絡相關的證據都可以稱之為電子證據,只有當證據是以虛擬的形態存在于計算機或者網絡之中的,才能稱之為電子證據,如在計算機的office軟件中打印了一份合同,但其最終是以書面形式的,而非通過雙方電子確認的方式統一的,在此處,計算機或者打印設備是該書證,或者說是生成書面材料的一種工具。對于此類文字材料儲存在計算機里面的,其只不過是書證的一種儲存形式,但不是電子證據。
(二)電子證據的特征
電子證據較其他類型的證據相比,具有許多自身所獨有的特點。高科技性,電子證據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一種高科技的產物。無形性,電子證據不是肉眼所能觀察的,也沒有實物可以保存,其是存在于一定載體介質之上的。易破壞性,電子證據在高科技的作用下,容易被特定的技術掌控,從而毀滅或者篡改。客觀真實性,電子證據必須真實客觀地反映事務的本來面貌,應該作為合法證據的一種,具有真實的效力。此外,電子證據還具有可以大量快速儲存、保存簡便、信息量大、可以反復展示、簡便易操作等特點。
二、電子證據在證據法上的地位
我們證據法上明確規定了證據在法律適用過程中必須具備“三性”,即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電子證據只有滿足證據的基本屬性,才能具有相應的證明力,并且在法庭上被采納作為定案的依據。電子證據的客觀性。客觀性是電子證據在其適用上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任何電子信息,都是以二進制代碼的形式存儲于磁性介質(硬盤、軟盤或光盤等)中,所以電子信息本質上是數字化的信息,即以“0”或“1”這兩個數字的不同編碼來記錄的信息。作為數字化電子信息超過任何其他書面證據不穩定的特點,人們可以增加或減少通過各種手段的數字編碼和編輯,正是因為這一特點,電子信息在收集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損壞、丟失、甚至會出現篡改,偽造的現象。此外,計算機病毒,硬件故障,軟件問題,操作錯誤,網絡故障和突發情況,將影響電子信息的真實性。因而,為了滿足證據客觀性的要求,在電子證據的收集、證明力認定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嚴格的程序,防止電子證據出現偽造損壞的情形,使其能夠客觀地反映案件本來的真實面貌,具有完全的證明力。電子證據的關聯性。證據的關聯性,是指“證據必須與案件事實有實質性聯系并對案件事實有證明作用”。網絡運營商和一些其他類型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將在社會關系中的服務器使用,如電子信息的使用期限,記錄,存取數據的地址,數據sentsize。
在網絡上的每臺計算機都有一個獨特的可以被用來幫助識別用戶通過計算機網絡的物理地址(IP地址)。這是案件的事實證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電子證據的關聯性將在某一具體的案件中,經過司法審查判斷,來展示其證據的證明力。電子證據的合法性。我國訴訟法對證據的合法性以列舉的方式予以規定。但是電子證據屬于訴訟法中規定的何種證據種類在學理屆并未統一,具體而言有視聽資料說、書證說、區別說、獨立證據說等,在司法實踐中,當出現必須使用電子信息作為證據的時候,大部分都將其作為書證或視聽資料。當然這只是在電子證據具體屬于什么種類上的不一致,在電子證據是否具備法定證據的內在性質上都沒有爭議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因而,電子證據作為一種全新的證據手段,可以作為法院判斷案件的定案依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如何通過嚴格電子證據的使用,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揮出客觀真實的證明效力。
三、電子證據的運用
在肯定了電子證據的證據資格,并沒有解決所有問題,因為對于證據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對電子證據的運用采納體系。由于自身的數字化特征及其技術性要求,電子證據在被用于證明案件事實時,自然應較一般證據有著不同的要求。
(一)電子證據的獲取、提取和保存
由于電子證據的不穩定性,因而為了保證電子證據的可靠,因而在收集、提取和保存上必須要有嚴格的標準。一般在民事案件中,對于當事人來說,公證應該是提取相關的電子證據最優的方式。特別是在刑事案件的辦理過程中,電子證據尤其需要專業的計算機操作人員在法定的程序下,進行收集、提取和保存。如果網站能不能成為記憶調查中,它應該是由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拆除,搬運,組裝的電腦系統。在一些技術性很強的情況下,辦案人員無法滿足技術要求的,也可以委托專門的技術人員。當然,在對外委托取證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守程序的規定。在對一些關鍵電子數據的操作過程中,應該以防止損壞或修改的基本原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電子證據的收集保存過程中,電子證據的提取必須要注意其所儲存載體介質的安全性,防止因為一些硬件的損壞導致電子證據數據丟失的情形。
(二)電子證據的審查判斷
在具體的法律程序中,當事人或檢察機關提交到法院的電子證據資料是否具有相關的證明力,仍然需要進行審查判斷。一般而言,電子證據證據能力的審查判斷與一般證據的審查判斷并無實質區別,仍是通過法庭審理的方式,嚴格查證并核實提交的電子證據資料是否符合證據的三性即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關聯性。對電子證據的審查必須滿足對證據的關聯性要求,也就是說要判斷電子信息是否與所涉及到的案件之間到底有沒有實質聯系。只有經過初步的審查,認為電子證據與案件之間是有有實質聯系的,才能進一步審查其他問題,如果兩者之間沒有聯系的,則應當直接予以排除。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電子信息是對案件中的什么事實有證明力的,然后把該電子證據能夠證明的事實與該案中的爭訴問題之間建立起實質性意義,既可認定為符合案件的關聯性。客觀性。對于電子信息而言,只有客觀真實的電子信息才能成為證據。在對電子證據客觀性的審查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是審查該電子證據的來源,因為來源直接關系到真實可靠程度和證據的證據力;另一方面要審查電子證據的相關技術內容,這就涉及到專業的計算機應用知識能力,要著重審查電子證據的在產生完成的過程中是否真實,有無全部或部分的刪除、剪輯、篡改或拼接的情況。還有要重點關注儲存、收集、提取電子證據的相關載體是否是否符合標準以,還包括獲取電子證據的人員是否具有合格的操作水平等。由于電子證據的不穩定性、無形性等特點,導致其在客觀性的認定上需要對電子證據是否受受到相關的篡改進行嚴格的辨析明確,才能作為定案證據。合法性是電子信息獲得證據資格的關鍵。對合法性應從以下方面來審查:在主體上,證據是否為法定人員收集、提取;在程序上,電子證據的收集、提取和保存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一般來說,只要符合以上兩點的要求,便可認定電子證據之合法性了。
(三)電子證據的采信
上述三大證據基本屬性,作為電子證據必須同時符合,在這個前提下,電子證據就可以當做定案依據,此時要考慮法官可以在大多程度上認同電子證據的證明力。同樣,由于電子證據無形性、不穩定性等一系列特點,其證明作用或證明價值的大小是一個在法庭證據采納上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在滿足了證據的關聯性、客觀性和合法性之后,電子證據證明力的大小還取決于可靠性,即電子證據的采信。對電子證據可靠性的判斷要建立在對電子證據產生、處理的全過程的自由裁量基礎之上,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嚴格審查電子證據的生成環境,即包括運行程序、操作系統、網絡系統等是否穩定可靠,特別是要重點關注電子證據是否與電腦病毒有過接觸,如果有此,則電子證據就無法得到采信。因為,這些是決定電子數據能否使用的最重要因素,很多數據稍微的修改,就很有可能產生與電子證據產生完全相反的證明效力,從而大大削弱了電子證據的證明力。其次,要審查電子證據生成時的硬件環境。諸如電子證據的設備狀態、載體介質,特別是可能會影響到電子證據形成的如硬件兼容性、操作系統等是否穩定。這些客觀因素往往對于電子證據的真實性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也影響著電子證據的證明力的大小。再次,要重點關注操作者與電子證據之間的關系。這其中又有三個重點要關注的內容:一個是計算機操作者本身的資質問題;二是計算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三是計算機操作者的操作程序。資質問題直接關系到操作者是否適格的問題,無操作資質的人員提取的電子證據肯定難以保證其證明力。不同的電子證據有不同的提取方法,操作方法則具體的影響某一個案件中某項電子證據的可靠性如何。操作程序是指是否按照合乎法律規定的辦法提取電子證據,哪怕是具有資質的操作者,在某一次操作過程中所實施的相關操作方法在其自己看來是正確的,但是如果這種操作沒有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則從外觀上看,法官就有理由認為該電子證據可能存在不恰當的收集、提取和保存,該電子證據就欠缺科學性,被篡改、破壞的可能性越大,那么該電子證據的證明力就會趨小。一般而言,由法定的有權機關、專業的科研機構或者第三方公證機關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提取和保存的電子證據就較一般的電子證據的證明力大的多。最后,審查電子證據的內容,以判斷電子證據是否真實可靠,此時可結合一些其他證據綜合判斷該電子證據有無剪裁、拼湊、偽造、篡改等,對于自相矛盾、內容前后不一致或不符合情理的電子證據,應該排除其證明效力。
- 上一篇:工商分局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下一篇:質監分局信息公開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