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對社會信息的啟示
時間:2022-01-06 03:40:13
導語:電子政務對社會信息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促進資源共享,提高了社會信息福利水平
信息資源共享是一個互利的行為,對于原有均衡而言是一個帕累托改進,信息資源共享拓展了信息用戶的信息消費能力,增加了信息福利。政府門戶網站是政府資源共享、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政府與企業之間和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資源共享,主要就是政務公開,讓企業和公民能夠便捷地在網絡上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隨著我國電子政務的深度發展,資源共享的數量和信息公開的水平逐步提升,從數量上保證了社會信息福利的總水平的逐步提高。然而,實際操作中的信息資源共享并不是一種無約束、無成本的共享,相反,共享成本的引入肯定會帶來相應的成本約束,也就是當共享成本超過某一閾值時,無論采取怎樣的共享策略,都至少會有一方無法達到共享前的效用水平。社會信息福利也會隨著共享成本的變化而變化。具體到政府網站建設上,主要表現為硬件設備、辦公條件、應用軟件、人員培訓以及政府內部的溝通、辦公效率,這些共享成本都將成為提高社會信息福利的制約因素。因此,作為政府部門,應當重視共享成本的投入,加大對邊遠地區、基層政府的關注,努力減少因共享成本而導致的資源共享不順暢,縮小信息貧富差距,提高社會信息福利總水平。
二、一站式服務,增強了獲取社會信息福利的便捷性
一站式服務是電子政府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減少政府規模的一種有效手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只有通過模式創新、理念創新,才能讓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與時展相適應,與市場經濟發展相吻合。而電子政府一站式服務就是這樣一種途徑,能夠增強政府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職能,從傳統的以自我職責為中心的管理型政府向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型政府轉變。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在國家“十二五”發展期間的“一站式服務”建設將會更多地體現這種全方位服務的理念,政府職能轉變與組織重塑也將以其全方面的創新發展,有助于政府部門“又快、又好、又省”地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型。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提高社會信息福利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大勢所趨。
三、監督機制,保證了社會信息福利的質量
政府“信息福利”監督機制是指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由各種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和個人對政府信息服務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將意見反饋給政府,這既是政府“信息福利”持續進行的基本條件,也是考察政府“信息福利”效應的依據。政府網站讓政府的諸多政務數據公開在公民和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之下,能夠讓公民和國家權力機關隨時對政府的動態進行監督管理,從而有效地保證了社會信息福利的質量。在此監督機制下,政府的政務活動相對透明,信息公開內容真實有效,有效保證了公民和企業等在獲取社會信息福利時的公平公正。從2004年起,由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聯合新浪網、人民網等啟動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工作,至今已經第十二屆了。評估范圍包括:部委網站,省級政府網站,地級市以上城市政府網站以及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對各級政府網站的績效進行監測和評估,從而達到“十八大”關于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加強社會建設的戰略部署,進一步發揮我國服務型政府網站在構建和諧穩定、公平正義、民主法治中國進程中的作用,提升網站服務民生和企業的能力的目標。各級政府網站積極響應號召,努力提高績效水平,提高了公眾獲取社會信息福利的水平,保證了獲取社會信息福利的渠道。
本文作者:楊杰工作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宋茶文化的建茶及建盞
- 下一篇:電子實踐教學與設計競賽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