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設備事故的原因及策略綜述
時間:2022-03-26 02:32:37
導語:機電設備事故的原因及策略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煤礦生產采掘設備在品種方面較少,同時生產的質量較差,難以滿足目前的發展需求。我國許多煤礦生產設備都是在引進外國技術的基礎上得以完成的,在引進的過程中,需要對我國煤礦工業的現狀及發展進行了解與適應。同時,在機電設備選型方面,對設備的要求較高,尤其對操作人員的個人素質以及管理者的水平均有較高的要求。若實際情況和設備本身所具備的條件出現偏差時,則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調整與適應,在此段時期內,有可能出現機電事故。這樣的例子在我國煤炭業有很多,西山煤礦公司屯蘭礦安裝的第一套國產智能化綜采設備就是其中的一例。西山煤礦公司對設備進行選型時,與實際情況有所偏差,導致設備選型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難以與該礦的地質條件、管理能力及運輸條件等因素適應,使得設備只發揮了部分功能,嚴重影響了煤礦的生產能力和安全性。煤礦行業對于設備的檢修和檢測要求很高,而目前我國國內普遍存在對采掘機設備檢修不精確、不到位的現象。目前我國大多數正規煤礦已經逐漸將整套的采掘機、支架運輸機等先進的設備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使得煤礦機械化逐漸發展轉變為煤礦自動化。但是在設備的日常運行工作中,職工多會難以避免因大意或操作失誤等因素,對設備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所以后期在對設備進行檢修時,一定要細致、精確和全面。現階段,我國多數煤礦職工的技術水平均較低,所以在操作中會有較大的失誤率,同時機器本身也存在老化的現象,所以需要較大的維護量,若在檢修的過程中,單純在對表面問題進行處理,不進行整體的檢修與維護,很難達到預期的水平。據相關數據統計,在煤礦生產中,導致采掘機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為員工失誤與檢修不全面引起的。采掘機所使用的零部件質量及其規格難達標準,是生產中采掘機發生機電事故的又一原因。隨著科技的發展,煤礦采掘的自動化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對各配件的規格和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國還未形成專業的煤礦設備的配件企業,導致配件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規格上都難以做到完全匹配。不同廠家生產的配件質量也存在顯著的差異,甚至部分小廠存在著偷工減料的情況,給采掘機電設備的運行和安全檢修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緩解煤礦綜采機電設備事故的重點是要對此類采煤工種的特殊員工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在煤礦中,采掘機的運行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具有較高的要求,各個崗位的職工都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工人不但要在思想上給予重視,還需要全面的技術。同時對于臨時工,應該對其加強技能的培訓與管理,若無必要,盡量減少臨時工的使用量。在無特殊情況的前提下,盡量不要更換特殊工種的工作人員,并且要對發證制度進行嚴格的考核,要求特殊工種職工持證上崗。在實際的采礦挖掘操作過程中要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促進其安全責任意識的提高。要時刻對員工進行各種形式的引導教育,使員工明確一旦發生事故的危害性,從根本上消除員工的安全僥幸心理,促進其安全意識的提高。學會引用典型的采礦事故案例對員工定期進行思想引導,專門組建典型采礦事故案例教育展廳,全日制對職工進行開放,要運用真實的案例來教育引導職工。要綜合采用傳統的說教方式讓職工們理解“三違”的危害,增強職工安全預防意識。此外,專門成立科室加強對職工思想和生理狀態的了解掌握,對各個職工進行有區別、有重點的監護,預防因不正常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發性事故發生。在實際操作和工作過程中,要定期地對職工在安全意識與技能方面進行培訓。同時在崗位安排方面,應該對每個崗位進行合理的安排,以崗定人,規劃員工數量,減少冗余,將管理人員與工人職位進行劃分,同時針對不同崗位進行培訓。按照崗位技能實施層次工資,并對工資階段進行劃分。通過對職工進行引導與刺激,使其主動地學習相關的安全與業務知識;并可一定時間內在職工間舉行技術安全知識方面的比賽,針對表現優秀的職工給予獎勵,以便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要想減少事故發生,真正達到安全生產,還要對礦井質量實施標準化管理。在煤礦中,質量標準的礦井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保證礦井質量的標準化,不但能提高效益,還能增加生產中的安全度。所以在礦井采掘業中,礦井質量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常規工作,從靜態達標逐漸實現為動態達標,由結果性向過程性轉變,實現產出總過程達到預定標準。從管理角度講,要加強對安全工作的管理,并且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實踐證明,若要安全工作完善,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監理管理制度,避免違章現象的出現。若安全監督只是一種形式,難以發揮其本質作用,可引發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監管制度,發揮監管工作的最大作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產業的延伸,采礦行業作為重要的工業產業支撐著經濟命脈,也對其他產業有深遠的影響,而采礦業事故的屢次發生提醒我們緩解煤礦綜采機電設備事故,加強安全生產對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文作者:王建龍工作單位: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城候甲煤業有限公司
- 上一篇:總承包模式中機電管理初探
- 下一篇:企業工會怎樣幫扶困難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