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應用電子教學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01-06 02:53:08
導語:論應用電子教學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教學中很少安排實踐環節;實踐教學內容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實驗室軟硬件環境差,實驗教師隊伍薄弱,大大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正常、高效開展[1]。
2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相關研究
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子系統構成的有機體。近年來,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問題。全衛強等(2005)認為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應以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而建立一套模塊化、進階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將實踐教學內容劃分為基本技能、專項技能、專業技能、綜合能力訓練四大模塊。朱慶歡和趙永泉等(2005)提出應以學習單片機和EDA技術的應用開發為主線,構建了由課程實踐和集中實踐兩大部分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2]。任國燦和汪宋良(2010)認為實踐教學體系的確立是一項系統工程,實踐教學內容的核心體系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及職業技能四個方面,并通過實施項目訓練、崗前訓練、頂崗實習、畢業綜合實踐等活動,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3]。尚亞蕾和楊彬(2012)建立了以專項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為核心的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4]。戚淮兵和肖順文(2012)構建了“職業+技能”兩面并重、“課內+課外”二環節緊密相結合“、基礎+綜合+創新”三層次有機銜接的“223”立體型實踐教學體系[5]。賈艷麗(2013)通過企業崗位調研與職業能力分析,構建了三層遞進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6]。
3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學者們的相關研究,本文主要從內容體系和平臺體系兩個方面來探討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問題,其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是核心,實踐平臺體系是保障,如圖1所示。
3.1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高職院校電子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可通過分層訓練模塊來進行合理設計,通過實驗、實習、技能培訓、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來達到實踐教學的目標。通常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基本技能訓練包括電工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和PLC和微機操作等實驗。專業技能訓練包括電子CAD實習、音頻實習、視頻實習、SMT制程與維護、電子測量與應用實習、電工中級考核證書實訓和電路設計與仿真等。綜合技能訓練包括電子產品綜合設計、電子整機檢修調試、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以及各種電子設計競賽等。
3.2實踐教學平臺體系
實踐教學平臺體系包括校內專業基礎實驗室、專業綜合實驗室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實施的保障。校內實驗室包括電工技術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測控技術實驗室、EDA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電子綜合實驗室和創新實驗室等,為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專業能力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校內實踐平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學校整合校外企業、科研機構等資源而建立的穩定的實踐基地,目的在于使學生在畢業前能夠直接參與實踐工程項目,以縮小校內教學和實踐工作的差距,從而促進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更好地服務社會。通常,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可在校外實踐基地開展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
本文作者:曹小英工作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電子電氣工程系
- 上一篇:高校應用電子專業課程改革分析
- 下一篇:數字化用電技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