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應用電子論文

時間:2022-09-03 08:11:29

導語:高職應用電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應用電子論文

1第二課堂指導方法

(1)建立組織機構,提供場地。應用電子專業課程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離開了必要的實踐,許多內容學生就很難學懂、學好。而學校配合課堂教學所開設的實訓實踐課,往往受學校經費條件的制約和學時數的限制,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我們的專業教師感到迫切需要一種組織形式,把學生分散的實踐活動集中起來,既便于他們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互幫互學,也便于教師在必要的時候給予指導。

(2)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光有組織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讓更多的學生自愿自覺參與,并持之以恒地開展活動。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只有具有濃厚的興趣,才會使人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并積極參與,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通過電子創新協會把新成員和老成員形成一對,有能力的老成員手把手地教新成員如何理解電子組件,學習如何使用儀器來檢測壞的電路板,進行簡單的設備故障診斷和維修。找的都是些比較簡單,能一學就會的項目。獲得收獲的新成員很快就能消除對電子技術的畏懼感,增加了學好專業知識技能的信心。然后,增加難度,讓學生學習一些常見的電子產品原理,維修一些小家電,如吹風機,電磁爐,收音機,空氣凈化器,熱水器等,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專業的能力,進而體會到的成就感。此外,根據學生在協會中顯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也作為選拔進入各種技能比賽的參考。由于參賽是對學生技能和能力進一步提高很好的一個平臺,也是招聘單位看重的內容。學生為了能夠參賽就得更加努力,這樣也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

(3)培養骨干,以帶動其他學生。在第二課堂中,學生自己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教師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從第一課堂觀察學生選擇對象,到第二課堂有意識地培養一批組織能力強技能水平高的學生骨干顯得非常重要。通過骨干引領學習可能達到比老師講授更好的效果。

(4)建立產品意識,深化實踐內容。建立產品意識,這是對學生在實踐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每完成一個項目設計,就要求學生思考,如果把自己的設計或創意轉化為產品,這要經過幾個哪幾個方面。其中哪些部分由社會力量來完成,哪些方面應該通過學生自己完成。我們鼓勵學生主動去了解當地的工業環境和就業崗位,當地工業的技術水平,也使學生了解還有哪些相關學科和基本技能要學習掌握。這樣做是使學生在第二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需要。總之,開展第二課堂的建設,你應該先建立一個組織為學生提供一個場所,它是讓這個活動可以進一步,持久的繼續進行的前提,而框架搭建后,教師主要作用是起到啟發、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主動安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第二課堂具體實施過程和效果

(1)組織建立對電子技術有濃厚興趣的電子創新協會,選拔一批不錯的大一新生,利用課余及晚自修時間,制作項目,每周三下午老師輔導,請專業老師,授課內容主要學51單片機編程和項目設計。以模擬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的形式分組。每組3~4個人,1個人負責編程,一個人負責電路設計,一個人負責文檔,這樣能鍛煉他們的默契度和團隊合作能力。同上一樣選拔一批不錯的新生,分幾個小組。每個小組3~4人。做項目不提供項目相關的任何資料。每組發一個題目在一定的期限內完成上交實物可以上網查資料。另外,可以每組選一個組長(主要分配組內工作和知識點整理)。電子創新協會以“要做事先做人,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基本理念,以“普及電子知識,開展科技活動,激發創新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實現零距離就業”為宗旨,以“培養一專多能的技術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采用“自學為主、指導為輔”,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學習方式,全力促進成員高素質、高能力的成才。通過電子創新協會組織的活動,我們可以培養學生電子創新能力,通過協會活動方式的第二課堂為學生專業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

(2)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利用第二課堂,召集五六位基礎較好且學有余力的學生,給他們提供有關資料,并為他們解答了一些難點問題之后,把一部分第一課堂的講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如在《電子電路分析與實踐》課程的電源電路、放大電路、振蕩電路等中挑幾個擴展內容的實訓任務讓學生講解,每個任務由一位同學擔任主講。由學生給自己的同學講課,其效果有些比老師講課的還好。這種講課方式的學生事后都深有體會,一些人表示通過準備為同學準備講一次課所獲得知識進比聽課多多了。通過這種活動,一批第二課堂的骨干隊伍便自然形成了。受到鍛煉的學生大大提高了專業學習的興趣,平時都去注意了解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新的動態,主動地收集在課內外實踐活動中的心得與經驗。從這些事實可以表明,第一課堂中讓老師和學生十分頭疼的專業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應用,通過第二課堂可以很好的解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而主動學習的要求和能力不斷提升。

(3)針對生活中某一電子產品的功能要求讓學生完成一個具有同樣功能完整的,可銷售的,有經濟效益的產品。讓學生在第二課堂中體會到完成一項產品開發到成品銷售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哪些知識技能。學生通過第二課堂的時間去做調查研究,他們可以發現做一個真正的產品并產生效益,不僅要學習專業的電子電路基礎知識,還要學習供應鏈管理理論,也要掌握電子CAD,基本的網頁制作,圖片處理等技能,連平時應用電子專業教學計劃中不可能涉及的機械和模具知識技能等也顯得非常重要。通過這些實際的調查了解,學生知道了針對專業涉及崗位能力的要求,也有了目標和動力,自主學習的學風很快形成了。

3總結

基于應用電子專業課程的學習階段需要第二課堂的輔助學習,經過第二課堂磨煉的學生不僅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本領和社會適應能力,他們一出校門很容易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情況遠遠好于其他學生,甚至很快被用人單位委以重任。只有安排好輔助專業課程的第二課堂學習,才能使高職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滿足高職生培養目標的需求。

作者:徐迅成葛海江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電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