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原則在商務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12-26 10:51:42
導語:近體原則在商務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劉淑紅工作單位: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公共教學部
國際商務處于多元文化之中,因此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培養他們對異域文化的敏感性是個十分迫切的任務。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對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情風俗等,都應當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來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而空間近體原則需要把教學內容與學生實地距離拉近,因為空間距離越近,越能讓學生學之有味,有身臨其境之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空間近體原則在商務英語教學上的運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以網絡技術為平臺,Internet上的虛擬世界能為教學提供一個“完全真實”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全方位接觸外語語言與文化的機會。這也就要求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盡可能多地選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以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匯、視聽并用的現代教學手段,把教學內容和任務、角色分工及作用融入創設的商務環境中,形成一種仿真的教學組織形式,使語言和使用環境相融合,滿足情景教學,完成教學目標。如在教授“處理投訴”(Dealingwithcomplaints)這一章節內容時,就可以從互聯網上下載相關視頻,讓學生有種參與其中的感覺。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如果再能結合當地的產業發展,瞄準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精心挑選、引用適合學生當地特點的商務素材,讓學生置身于素材案例之中,思考如果自己處于類似的環境中,自己應當如何去做?如講授“廣告”(Ad-vertising)一章節時,教師可找出相關的英語廣告視頻,讓學生感受英語廣告及其廣告詞的魅力。在教授商務英語廣告的內容和特點后,就要求學生查找在本地區各大公司的廣告,讓學生觀察這類廣告的特點,并就某一種當地的產品進行廣告設計。通過這種虛擬實踐,來縮短教學內容與現實問題的空間距離,則更加容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進教學雙方的互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思維與問題情景的距離拉近了,學生可以設想問題涉及的具體情境,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享受學和用的樂趣,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既實踐了言語能力,又提高了思維能力。這對于改進傳統商務英語教學模式,推進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是十分有利的。
心理近體原則
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成果,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進行集體認知活動的過程。這一過程除了以知識交流為主線,還伴有一條情感交流線。唐代詩人白居易于《與元九書》中論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能打動人內心的沒有比情誼更有效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對待學生,加大對學生的感情投入和人文關懷,不能只把學生看成是機械的知識的容器,要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如果師生彼此雙方心意相通,就容易使學生產生情感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便較易完成教學目標,否則,只能使學生產生冷漠的學習態度。針對商務英語專業課詞匯的詞義面較窄、大量縮略語的使用,及新詞匯的出現,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無味,容易出現厭煩,拒絕接受的心理,為此有必要在教學中實施心理近體原則。心理近體原則是教師從實際出發,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運用各種有效手段設計創造性的課堂氛圍,引出學生最關注和最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認同感,從而深刻理解,樂意接受并化為行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根據心理近體原則,通過案例分析教學法教學,讓學生把自己放在決策者的角度來思考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實際應對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在教學中選擇他們最關注、最好奇、最感興趣而又似懂非懂、亟待解決的問題,要熱衷于熱點商務話題的討論,這樣就能強化學習動機。如商務英語無論教材內外,都會大量涉及商務精英人物(Busi-nesselite)、商務活動實例(Businesscase)、商務語言詞匯(BusinessEnglishvocabulary)等等,教師應當善于隨時發現和提取這些內容中對學生的激勵因素,幫助學生激發學習動機,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自我意識。如在講授商務道德(Businessethics)內容時,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收集因違背商務道德而使企業倒閉的案例,然后幫助分析商務道德的內涵及意義和重要性,讓學生對商務道德有個全面的認識。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不斷拉近與學生心理的距離,試著去觸及學生的所思所想,既能開闊教育空間,恰如其分地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又能有利于教學相長,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活動近體原則
克拉申在《第二語言》一書中指出:“教學第二語言實際上為學生創造部分或全部的所學語言的環境。”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培養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既懂外語又懂商務的實用型人才。而活動近體原則是指教師適時地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中尋求發展,在實踐中去進行體驗和回味,真正實現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因此,把活動近體原則完美地運用到商務英語教學中去,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能力。學生學習商務英語知識本身不是目的,學習書本知識的根本目的在于學會應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以商務專業課程實踐環節為例,在實訓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地實施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體驗、操練和實踐。比如在實訓中,要求學生設置商務情景,模擬商務談判中的不同角色,完成從業務聯系(Businessconnection)、報盤(Of-fer)、還盤(Counteroffer)、付款條款(Termsofpayment)、簽訂合同(Signacontract)、交貨(Delivery)等整個商務環節的演練,使學生能將所學的語言及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己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認識,來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貴在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巧妙地運用“近體原則”進行教學,有利于讓學生體會商務英語的魅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感知渠道,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商務溝通技能,實現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 上一篇:商務男裝形象差異化綜述
- 下一篇:商貿英語的教學與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