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

時間:2022-02-13 03:10:52

導語: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

摘要:基于信息化潮流的涌現,我國電子商務領域逐漸發展起來,而電子商務貿易交流主要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虛擬性、全球性、隱匿性、無紙化的交易,繼而使貨物交易更加便捷,且突破了時間和空間因素的限制。但在電子商務交易期間,其稅務流失管理難度隨之增大。因此,當代政府機構,在電子商務稅務管理期間,應結合其隱匿性特點,不斷優化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由此控制稅務流失問題。本文從電子商務稅務流失概述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其治理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務流失;治理措施

電子商務的全球性、便捷性特點給傳統貿易活動帶來了沖擊,因此,為了保證國家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應盡快落實電子商務配套的稅收管理工作,并在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工作實施期間,不斷完善相關稅收法律和征管環節,最終在科學的稅收政策指導下,做好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工作,避免稅務流失問題的發生。以下就是對電子商務稅務管控等相關問題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稅收征管工作的有序展開提供有利參考。

一、電子商務稅收流失概述

從狹義角度來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即指在現行稅法參照標準的基礎上,沒有繳納或者少繳納的,都屬于稅收流失。例如,抗稅、漏稅、逃稅、騙稅等違法行為等。而從廣義電子商務稅收流失角度來看,其在包含狹義中漏稅、逃稅、避稅、騙稅等稅收流失內容的基礎上,也包括當前存在爭議的經濟行為。如,節稅行為等。即不管是狹義角度還是廣義角度,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均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1)如若電子商務稅收存在流失現象,那么國家財政收入將相對減少。即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電子商務作為新興商務模式,若打破了現行稅收征管的平衡,將影響國家稅收收入的穩定性、及時性、可靠性,同時,帶來大量的稅收流失,促使國家失去財力保障;2)由于電子商務屬于隱性經濟,并擁有免稅政策和沒有店鋪租金的優勢,因而,電子商務所銷售的同類產品將比傳統商務模式低,因此,將破壞市場環境的公平性,甚至造成部分傳統商務企業破產,這樣會進一步加劇稅收流失問題[1];3)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政府收入分配調節效果逐漸被削弱。如,無法對電子商務隱性收入進行稅收調節,最終造成了收入的不平衡,且促就政府公信力逐漸降低,并由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引發社會效應問題。

二、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原因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涉及到了虛擬化、數字化、隱匿化等新型技術的應用,因而,在稅收征管期間,加大了交易地點、交易服務提供者、交易產品的判斷難度。同時,在電子商務中,跨國公司可借助智能服務器,進行跨國的數字化產品交易,而服務器無法進行營業行為的統計,最終產生了收入來源稅收征管爭議問題。除此之外,由于電子商務逐漸打破了傳統商務貿易中“住所”、“控制中心”、“管理中心”等納稅人居民身份判斷依據,其納稅主體趨于邊緣化、模糊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因而,造成了電子商務稅收征管作業無法得到落實[2];2)在電子商務交易中,注重借助一套通用的標準格式,讓貿易伙計在通信網絡傳輸環境中傳遞經濟信息,繼而以計算機間數據交換形式,達到交易目的。但此種“無紙交易”模式,使海關、保險、運輸、貿易等信息逐漸模糊化,就此為跨國公司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逃稅手段。例如,通過虛擬貿易公司的建立方式,逃避所應繳納的電子商務稅收款項,造成國家稅收流失[3];3)不同國家稅收管轄存在沖突也是造成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需在稅收征管工作實際開展期間,控制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

三、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治理措施

1、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制度

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為了做好稅收征管工作,需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制度。首先,在電子商務稅收制度建立過程中,應結合其虛擬化特點,確定納稅人義務適用范圍。即電子商務中納稅義務人應包括從事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和人,同時,在我國從事電子商務的境外企業和個人,還有,境外企業和個人均應界定為納稅義務人。然后,在納稅義務人明確界定的基礎上,應由稅務部門和工商部門負責通過實名制方式,登記納稅義務人經營項目、稅種等信息,就此控制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其次,在電子商務稅收制度制定過程中,為了應對課稅對象模糊問題所帶來的挑戰,應注重采集電子商務交易中數字化信息,如若其商品沒有特殊權利,則認定為銷售商品。例如,在某一款軟件銷售過程中,由于其貿易期間所傳遞的數字信息無法判斷商品屬性,那么在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時,應分析軟件接收者的權利。即若軟件接受者僅具有使用權,那么則認定該軟件為銷售商品,應進行商品納稅。再次,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由于其交易地點較為廣泛,且隨意性較強,因而,應依據網絡交易者是否已經在地方稅務機關、網站營業執照注冊地稅務機關或者網站稅務機關登記來判斷納稅行為,最終從根本上避免偷稅、漏稅、騙稅等行為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2、實行稅收電子化

在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實現稅收電子化模式可高效管控稅收流失問題。而在稅收電子化實際實行過程中,應首先完善電子納稅申報方式,即允許納稅人通過電話、計算機等網絡系統,將申報資料傳遞給稅務機關管理中心,然后,由稅務機關依據申報資料,扣除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4]。此種納稅申報方式,要求納稅人必須進行電子稅務實名登記,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納稅人自覺納稅意識,并更好的適應“無紙化”、隱匿化、虛擬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且縮短納稅申報時間。其次,在稅收電子化推廣過程中,也應啟用電子商務交易專用發票,同時,其專用發票信息應由稅務機關預先填寫,然后,在納稅人接到電子發票后,傳給交易方,并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電子發票備份發給銀行,就此實現對電子商務稅收的全面征管,避免稅收流失問題。除此之外,在稅收電子化實行過程中,為了避免稅源流失,也應逐步完善支付監管體系、網上稽查制度等,以期實現對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嚴格把控。

3、加大避稅監管力度

在電子商務領域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為了實現對國際避稅。例如,偷稅、漏稅、騙稅等稅收流失問題的控制,我國政府機構逐漸完善了國際稅收概念的補充,并編制了科學的轉讓定價規則,就此滿足了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需求。但在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實際作業開展期間,為了擴大避稅監管力度,要求國家政府機構應逐步完善處罰規章,同時,加強國際間的合作[5]。例如,當避稅案件涉及到兩個以上國家時,可依據稅收協議,賦予各個國家相應的權利,且在國家逃、避稅案件處理時,由國家稅務機關負責跨國納稅人經營活動的調查,同時,以互聯網形式通報納稅人,并對納稅人形成遠程監控,最終有效防治逃稅、偷稅、騙稅等非法行為,避免電子商務稅收流失。

4、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在電子商務貿易發展中,由于其具有全球性的貿易特點,因而,在電子商務稅收流失治理工作中,需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首先,在稅收征管作業期間,應探索服務器或者供應商管轄權模式。例如,當甲國為消費者、乙國為服務器所在地、丙國為銷售系統所在地、丁國為銷售管理中心時,甲國應借助互聯網平臺選擇商品、確定購買、付款,而乙國需負責將相關信息傳輸至丙國服務器,然后,由丁國接收電子貨款。同時,在此種模式下,應賦予乙國和丁國稅收管轄權,而甲國為二者的納稅義務人,繼而通過服務器管轄權模式的明確界定,規范國際電子商務貿易中,稅收征管工作內容[6]。其次,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因而,在我國跨國電子商務征稅管理期間,應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和居民稅收管轄權并重的形式,維護我國稅收權益,且更好的參與國際競爭。除此之外,在電子商務稅收問題治理中,也應不斷補充國際稅收原則、征管、立法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在網上建立國際稅務監控,以期實現對稅收流失問題的及時制止。

四、結論

綜上可知,電子商務稅收流失與國家財政收入水平息息相關。因此,在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工作開展期間,為了控制偷稅、漏稅、逃稅、騙稅等違法行為,應在實際稅收征管作業中,結合電子商務隱秘性、虛擬性、模糊性等特點,優化稅收征管流程,同時,從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大避稅監管力度、實行稅收電子化等層面入手,提高電子商務稅收管理水平,且有效防止稅收流失現象。

作者:田金瑩 韓嘉欣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謝敏紅,朱磊.新時期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措施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4,30(20):274.

[2]張陽.基于中國稅收制度分析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1(04):86-89.

[3]陳兵,程前.《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下網絡交易稅收征管問題解讀——以第三方平臺管控為中心[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5,13(04):101-112.

[4]陳兵.論全球化視閾下我國稅收征管法律模式改革理路——以網絡交易稅征管為中心的解讀[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06):171-186.

[5]陳素鴻,劉江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流失問題及其治理對策——以A電商企業為例[J].商,2016,40(32):134.

[6]邢凱,鹿楹鑫.探析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流失問題[J].經營管理者,2011,14(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