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創新分析

時間:2022-02-01 10:46:18

導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創新分析

1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的重要價值

在我國大力實施“互聯網+”戰略的形勢下,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活動已經受到極大的關注,不僅相關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而且外貿企業也越來越重視運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活動,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國際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外貿企業創新國際貿易發展模式提供重要平臺和載體,通過電子商務的科學和有效應用,外貿企業可以在特色貿易伙伴、開展咨詢洽談、網上訂購支付、企業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也是電子商務給外貿企業帶來的巨大優勢。此外,在國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外貿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還能夠極大地降低成本,傳統的國際貿易交易模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站式”“一鍵式”“關聯式”交易活動在國際貿易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這同樣是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作用。

2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制約因素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國外貿企業普遍重視電子商務體系建設,都在積極探索和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國際貿易活動,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很多外貿企業通過運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活動,不僅實現了方便快捷、隨時隨地的目標,而且也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方面獲取了巨大的收益,因而企業應當比任何時候都要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創新。但當前我國一些外貿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活動的過程中,盡管也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建設,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一是信息化水平相對還比較落后。運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活動,要求外貿企業必須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下功夫。但當前我國很多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外貿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還比較落后,無法適應國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要。比如個別中小型外貿企業盡管積極推動信息化建設,但更多的是重視內部信息化建設以及財務會計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平臺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再比如盡管很多外貿企業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但缺乏對自身企業、自身產品、自身品牌以及企業文化的宣傳,其影響力相對較小,在國際貿易中無法發揮更有效的作用。二是企業信用管理能力比較薄弱。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活動,已經由傳統的“面對面”變成了“鼠標鍵盤”,因而外貿企業信用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當前我國很多企業還沒有深刻認識到信用管理在國際電子商務方面的重要價值,有的不重視外貿企業自身信用管理工作,違約失信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不重視對交易對象的信用管理工作,上當受騙的現象也比較突出。特別是由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活動,基本上都運用電子支付系統,個別外貿企業不重視支撐風險管理,同樣會對外貿企業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需要引起外貿企業高度重視。三是電子商務人才無法滿足需要。外貿企業在開展國際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必須有一批專業化的人才。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制約我國國際貿易科學發展的因素也包括電子商務人才無法滿足需要。某地通過對1000家外貿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外貿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活動的過程中,最短缺的就是國際電子商務人才,缺口高達60%,從這一點來看,國際電子商務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重要瓶頸。盡管很多外貿企業都采取高薪的方式吸引國際電子商務人才,但由于我國既懂國際貿易、又懂國際電子商務的高端人才十分匱乏,同樣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四是國際電子商務環境有待優化。促進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科學和健康發展,必須有良好的環境。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持續深化,我國在營造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相關政策體系以及扶持措施越來越多,但仍然無法滿足我國國際貿易的需要。當前我國很多外貿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活動過程中,盡管已經開始廣泛應用電子商務,但與之相關的配套政策不夠完善,國際物流體系仍然無法滿足外貿企業的需要。此外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的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外貿企業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無法受到我國的法律保護,因而在出現國際貿易爭端之后,我國的法律無法更好地保護我國外貿企業的利益,我國應當盡快制定相關法律。

3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創新路徑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國際貿易創新,特別是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國際貿易活動,通過推動“互聯網+國際貿易”模式,努力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針對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存在的各方面制約因素,應當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積極推動國際貿易模式創新。一是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外貿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要適應國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進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水平,為創新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模式提供載體。這就需要外貿企業要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力度,除了要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網站之外,還要對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科學設計,提高電子商務網站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外貿企業還要進一步拓展信息化建設領域,將信息化納入到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方方面面,形成“價值鏈”管理體系,確保能夠與電子商務系統形成協同性。國家還應當加大對國際貿易信息化建設特別是電子商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大國際電子商務平臺的研發工作,特別是要發揮外貿企業的積極作用,通過共建、共享、共用、共贏的模式,提升電子商務平臺的系統性。二是加強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外貿企業要進一步加強信用管理工作,特別是要將信用管理工作納入到國際貿易經營、管理體系當中,通過科學設計信用管理機制,有效防范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風險。一方面,要高度重視自身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外貿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按照我國法律乃至國際法律的要求和規定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通過自身信用體系的完善,努力贏得更多的客戶;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交易對象的信用體系建設,特別是要從防范信用風險的角度出發,加強對交易對象生產、經營、管理情況的調查,并且賦予相應的信用等級,根據不同的信用等級開展對應的國際貿易活動。總之,外貿企業一定要從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出發,高度重視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最大限度防范電子商務環境的國際貿易信用風險。三是大力培育國際電子商務人才。外貿企業要把國際電子商務人才建設作為推動國際貿易的重要戰略性舉措,切實發揮“人”的主動能動性,加大對國際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外貿企業要對現有電子商務人才進行培訓,使電子商務人才能夠具備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經營管理以及創新發展等諸多方面的能力;外貿企業還要高度重視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引進,要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吸引全球優秀的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人才。國家應當進一步加大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特別是要從外貿企業的需求出發,建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各級各類高校也要適應國際貿易步入“新常態”的需要,加大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努力為外貿企業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創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國家和各級政府要為外貿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努力使外貿企業更加適應國際電子商務環境。比如政府應當從我國電子商務法律體系不夠完善的實際情況出發,著手研究、制定和頒布有關電子商務規范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將其納入到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當中,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加快我國電子商務“行業標準”建設,建立符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需要、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級“技術標準”,比如在客戶識別、身份驗證、支付領域等都應當制定國家標準。國家還應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國際電子商務的相關政策體系,并且加大與國際電子商務相關的運行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建立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國際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等,為外貿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提供基礎和保障。

綜上所述,在我國國際貿易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特別是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我國國際貿易將迎來新的春天。這就需要企業要適應國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要,積極推動國際貿易創新,特別是要著眼于解決當前存在的信息化水平相對還比較落后、企業信用管理能力比較薄弱、電子商務人才無法滿足需要、國際電子商務環境有待優化等制約因素,切實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等方面的積極因素,推動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改革和創新,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科學發展,提升外貿企業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海霓.基于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及模式創新[J].現代商業,2017(15).

[2]聶純.電子商務影響下的國際貿易創新探究[J].中國商論,2016(29).

[3]布仁門德.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國際貿易經濟的發展研究[J].市場研究,2016(10).

[4]陶俊.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創新策略探索[J].中國商論,2016(17).

作者:張倩 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