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電子商務發展路徑探究

時間:2022-11-15 03:38:17

導語:“一帶一路”電子商務發展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電子商務發展路徑探究

摘要: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我國電子商務業務獲得了良好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總體發展成果顯著、特點突出,區域性特點明顯,金融化、科技化、普惠化成為電子商務發展新趨勢。在國際市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模逐漸擴大,且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獲得許多機會。但是,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一帶一路”市場挖掘不夠以及對外依賴性強等問題仍然制約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國際貿易,本文據此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對外開放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加深對外經貿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全球化浪潮下我國電子商務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全球化浪潮驅使生產要素互相流通,生產資源開始重新流通與配置,區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起來。全球化的本質是生產要素跨國界的流動(余永定,2002),國外要素流入我國能夠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同時我國生產要素出境參與國際競爭,也將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發展層次,我國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主動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對外貿易往來的深度。2013年, “一帶一路”倡議被提出,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正式。“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能夠實現“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是“一帶一路”對外合作戰略的重點(鄒嘉齡等,2015);“一帶一路”倡議與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具有內在一致性,“一帶一路”倡議是延續我國對外開放精神的重要體現。實踐證明,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經濟發展客觀規律,是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途徑(魯曉璇、張曙霄,2018)。在我國“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企業走向海外的步伐更加緊湊,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越來越多,而且在國際競爭中的主導權逐步增強。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電子商務(“電商”)企業迎來全新的發展時期,電子商務本身依托于互聯網技術,而互聯網的無界性特征又與國際貿易原理相似,這就使得電子商務能夠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取得更大發展。雖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但存在行業發王煜洲1副教授吳剛2教授(1、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運輸工程系成都6111302、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成都610031)中圖分類號:F713文獻標識碼:A展規范缺失、市場定位模糊不清、綜合服務能力薄弱、平臺缺乏系統規劃和建設等問題。因此,應厘清問題成因,確立品牌化發展、供應鏈管控、服務縱深化的發展路徑(呂雪晴、周梅華,2016)。從國際貿易理論角度來看,古典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在任何產品上均有優勢的一國專門生產其相對優勢最大的產品,而另一國生產相對劣勢較小的產品,“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正是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重要途徑。新古典貿易理論認為生產要素稟賦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有了生產要素跨國界流動的提法,“一帶一路”倡議為生產要素跨國界流動提供了機會。我國“一帶一路”正處在建設時期,因此電子商務企業如何利用“一帶一路”的良好環境開展國際貿易有待做全面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利弊也需要深入研究。

我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發展現狀

(一)電子商務發展成果分析。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成果顯著且特點突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晚于歐美國家,但發展勢頭明顯優于歐美,自1998年3月我國第一筆互聯網交易正式開始以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取得了蓬勃發展態勢,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為典型代表的企業正引領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未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電子商務走向海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以渠道拓展與市場份額的增加引領貿易和投資的發展(杜永紅,2016)。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十分迅猛,商務部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11.7%,達到29.16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2.2%,約占全球的50%;電子商務服務業營收規模同比增長19.3%。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業已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動向,成為外界重新審視我國市場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區域性特點明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由幾家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引導而形成規模化經營。我國電子商務最為集中的地方是浙江,其擁有我國電子商務體量最大的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其業務范圍已經擴大到金融(螞蟻金服、支付寶、芝麻信用等)、交通(ofo小黃車、滴滴等)、傳媒(大魚號、蝦米音樂等)、醫療(阿里健康、未來醫院等)等諸多領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我國的商業生態環境。表1和表2分別統計了2014年全國各省區市“電商百佳縣”數量和2016年我國“電商百佳縣”排行榜(部分),從中可以了解我國電商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區域性特點。根據阿里巴巴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浙江義烏網商指數為56.398,網購指數為42.307,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為49.352,綜合排名第一,連續四年蟬聯電子商務百強縣第一(見表1、表2)。整體而言,浙江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最為集中,也是最為發達的地區,有著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和基礎,同時也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重要地區。金融化、科技化、普惠化成為電子商務發展新趨勢。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數字經濟、普惠金融等新理念逐步形成,金融科技發展十分迅速,金融化、科技化、普惠化逐步構成現代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所謂金融化即企業在投融資模式上的創新,對金融資源的外部依賴逐步轉為內部依賴,金融業務甚至成為一家電子商務企業的重要支撐性業務板塊;所謂科技化即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對科技非常依賴,集中表現為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依賴,沒有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進步就沒有電子商務業務;所謂普惠化即電子商務讓更多的消費者擁有了多樣性消費的可能,同時通過金融化的過程讓更多客戶能夠獲得更加廣泛的金融服務。其中,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也在電子商務領域運用最為廣泛,并逐步滲透到其他領域。金融科技的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企業具備了提供金融服務的能力,可以服務于金融市場中的“長尾”部分,契合了當前廣為提倡的“普惠金融”理念。以數字經濟為典型支撐的金融化、科技化、普惠化發展模式正逐漸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也正是因為這種金融化、科技化、普惠化的發展模式,使得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具備了深入開展國際貿易的能力,具備充分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的能力。

(二)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基本概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規模逐漸擴大。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日漸提高、作用日漸提升,逐步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此有利背景下,我國電子商務迎來了巨大發展機遇。如表3所示,2012-2017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由1.86萬億元增長到6.3萬億元,增長了近4倍;在亞太地區,2014年亞太區跨境B2C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到全球的30%,這一比例在2020年預計將上升到48%,我國有望成為發展的主導國(朱妮娜、吳莉,2015);另有研究指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將達到12萬億元,將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約為37.6%。“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潛力巨大。“一帶一路”地區涵蓋亞太、歐亞、中東、非洲等,包括65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4億,占全世界人口的63%,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30%,這些國家大多數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普遍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期。歐美市場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我國電子商務企業進入難度大,可分配的份額小,且不具有主導權,而擁有44億人口的“一帶一路”地區卻能夠提供更多的市場,能夠為我國電子商務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應當成為我國電子商務企業重點發展的區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網的普及為發展電子商務提供了便利。“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和地區互聯網技術相對落后,互聯網普及較歐美地區低,本身不利于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但近年來這些國家和地區大力普及互聯網技術,其互聯網滲透率已經達到40%左右,具備了廣泛開展電子商務的技術基礎。此外,“一帶一路”沿線智能手機普及率約為50%,電子錢包普及率不超過10%,信用卡普及率為19%,相較我國還存在巨大差距,但這同時也是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業務的良好時機。近年來,國內諸多電子商務企業開始向“一帶一路”沿線布局,逐步打開了市場,如阿里巴巴2016年收購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的Lazada,京東在2015年11月成立京東印尼站等。

我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高科技產品占比極少。我國出口產品多以技術含量低的產品為主,高科技產品出口占比較低,而進口比例較大。如表4所示,2017年我國出口產品以生活用品為主,雖然3C電子產品占比為20.8%,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屬于加工產品,并非我國技術原創型產品。這種產品構成在短時期內能夠快速占領一部分國際市場,但從長期看具有不穩定性,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由于在技術創新上能力欠缺,因此在國際高端市場上很難看到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身影,從2018年上半年的“中興事件”可以明顯看出科技的重要性,對高端技術掌控的缺失勢必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弱點。第二,在我國電子商務對外貿易中,“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占比不多。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并實施的時間較短,因此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大范圍貿易活動還存在不足,目前相關基礎設施還在建設當中,因此尚未出現規模化對外貿易活動。如表5數據所示,2017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重點分布在美國、俄羅斯、法國等歐美國家,“一帶一路”沿線中印度占比1.6%,2014年對印度出口額為542.17億美元,進口額163.59億美元,相較于歐美國家進出口總額而言占比較低。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國電子商務在該區域的發展將會有一個新的格局。第三,對外依賴性強,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較強,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在開展對外貿易活動的過程中,既要充分挖掘國際市場,同時還應該注重國內市場的開發。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時,由于這些地區和國家經濟不發達,甚至當地的政治局勢不穩定,很容易給正常的經濟貿易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合理評估國際貿易風險,靈活調整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

推動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發展的建議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對促進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針對目前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通過多種措施加以解決。推動我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的發展,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第一,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始終不能停止。在高端技術的制約下,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很容易遭到不公正待遇,在國際競爭中也極容易因技術方面的問題導致失敗,因此科技創新成為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站穩腳跟的根本出路。第二,深挖“一帶一路”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居民對優質產品的需求量大,如果能夠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我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將能夠利用本次機會獲得良好發展。第三,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并重。電子商務企業不能完全依賴國際市場,在深挖“一帶一路”市場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國內市場的開發,以防范隨時可能出現的國際貿易風險。

參考文獻:

1.余永定.從中國的角度看全球化:全球化與21世紀[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2.鄒嘉齡,劉春臘,尹國慶,唐志鵬.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格局及其經濟貢獻[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5)

3.魯曉璇,張曙霄.對馬克思主義國際貿易理論和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及其關系的思考[J].經濟學家,2018(1)

4.呂雪晴,周梅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路徑[J].經濟縱橫,2016(3)

5.杜永紅.“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6(6)

6.朱妮娜,吳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潛力及趨勢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5(12)

7.張雅靜.“一帶一路”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創新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2)

作者:王煜洲 吳剛 單位:1.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運輸工程系 2.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