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帶動作用
時間:2022-10-22 11:35:05
導語:鄉村振興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帶動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帶動作用展開研究,首先闡述了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分析,其次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帶動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電子商務;發展前景
為了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能夠落實到實處,我國國務院及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大量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文件,我國報告中明確指出了農村電商在鄉村振興期間的重要帶動作用。隨著肺炎的流行,農村電子商務并未受到過多的負面影響,反而為我國農村電商發展迎來了良好機會。因此,若是能充分利用農村電子商務的帶動作用,則能有效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提升農村的就業率和經濟增長率。本文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的帶動作用展開分析,希望能對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幫助。
1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首先,我國報告當中明確提出了農村振興的發展戰略方針,地方各級政府都應當積極分析鄉村的電子商務發展情況和實際情況,以此提出符合鄉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保障策略,健全我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迎合我國電子商務的市場需求,進而通過營銷促銷等手段提升產品的價值。其次,我國地方各級政府應當以地方特色電商為契機,拓展農村的電商渠道和電商資源,構建相關的農村電商扶貧平臺并出臺相關的政策文件,提升地方農產品的營銷量,優化農村的農產品產業鏈,構建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物流渠道,加強城鄉之間的資源共享,確保農村電子商務能夠得到廣泛普及。最后,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產品種類在不斷發展當中豐富,2017年“雙十一”期間我國農村的電商零售額為912.09億元。由此可知,為了落實我國中央政府所的鄉村振興戰略,各級政府利用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展開相關的電商發展計劃,進而融入到目前城鄉融合發展當中。
2電子商務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帶動作用與影響
首先,電子商務能夠解決農村所面臨的就業難問題,我國農民在就業方面除了農業外,大多數都會選擇城鎮打工,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鎮的就業率隨之下降,大部分農民也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而電子商務的出現則能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其次,電子商務能夠解決農村所面臨的農產品滯銷問題。因我國城鄉之間的互動程度相對較低,因此我國農村所出產的農產品在營銷方面面臨著一系列難題,比如物流普及程度差、信息互動程度差等問題,而電子商務的營銷則需要建設物流設施,因此能夠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此類問題,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農產品的營銷量。最后,電子商務能夠形成產品鏈,加快農產品產業鏈的整合,比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電商營銷模式,從一定程度上能夠突破傳統銷售對農產品的限制,大量的時蔬農產品也能得到更好的宣傳和營銷。
3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3.1物流配送問題嚴重。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雖然農村的網絡營銷手段在不斷創新,并且有政府政策文件的扶持,但物流配送問題仍然是限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大部分的農村因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因此并不具備物流配送中心為其輸運農產品,因此在進行電商營銷期間會面臨著配送困難的問題,此類問題會導致農村的新興產品和加工產品難以通過穩定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進而對整體的產業鏈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目前,我國農村電商大部分與郵政、申通等快遞公司有合作,但在實際電商發展期間,因物流發展不完善導致部分時蔬產品無法做到“保鮮、保質”出售,比如陜西某市區的酥梨出現嚴重的難銷現象,導致上萬噸酥梨無法托運,這也代表了我國農村在物流發展建設方面并不完善,并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3.2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產業鏈的信息不對稱,所謂的產業鏈也即是指個體農戶與農產品市場之間的關系,而產業鏈的信息不對稱會導致農戶難以了解到農產品市場的具體價值浮動,因而,若是農產品市場價值突然浮動則農戶自身缺乏判斷信息真偽的能力,因而對農戶的農產品營銷造成惡劣營銷。比如近幾年獼猴桃的市場價值持續上升,大多數農戶都選擇跟著市場一起提高市場價格,但最終卻因獼猴桃的市場需求量滿足,從而造成了大量的虧損滯銷現象。第二,買家與賣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因目前“打著農產品”品牌價值的果蔬營銷商過多,并且其所營銷的農產品在質量方面難以保證,比如較為常見的農藥催熟等新聞令農產品的信譽程度不斷下降。而農村農戶則難以確保買家與賣家之間的信息共享,無法對自身農產品的質量作出保證,因此營銷量相對較低。3.3人才問題嚴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較慢的原因可以歸結為電子商務利用率較差,因大部分的農戶在銷售觀念上相對較為傳統,難以接受電子商務的營銷概念和營銷手段,缺乏規劃性的市場普查與市場分析。因此,人才問題是影響農村電子商務帶動效率的關鍵因素,若是想要靈活使用電子商務營銷手段,則需要鼓勵返鄉創業的年輕群體通過電子商務培訓的方式,將電子商務與農村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以此帶動農村的整體經濟發展,但在實際發展期間,大部分的年輕群體對農產品并不感興趣,并且因創業困難、資金匱乏等問題,最終無法形成新型的職業農民群體。
4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的帶動策略
4.1加強物流配送網絡建設。第一,地方政府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結合農村地域的實際情況,通過農村電子商務的大數據流向對農村產業鏈進行整合,并通過政策文件等方式進行招商引資,在農村地區建設大量的物流配送中心,確保農戶能夠具備充足的物流資源發展電商。同時,地方政府應當大量撥款在道路建設方面,確保道路的通暢性,以此提升農村地區的物流資源情況,提升農產品的流通量。第二,農戶方面也應當通過自配送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配送能力,若是地方物流建設并不完善,農戶可以租借車輛進行物流配送,要充分利用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解決物流配送難的問題,加強與城市電子商務的接軌。4.2建立信息交流平臺。電商不光是要將農產品通過互聯網的渠道進行銷售,同時還要整合農村的農產品供應鏈和產業鏈。因此,本文認為農戶可以構建小型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與阿里巴巴、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的方式,通過自媒體拍攝手段將自身農產品從播種到收獲的整個過程進行媒體記錄與播放,買家可以通過觀看直播的方式了解到農產品的綠色價值,以此達成城鄉之(上接第20頁)間的信息對稱,確保城市買家能夠放心購買農戶的農產品。因我國在農產品生產期間是以家為單位,該生產模式的生產規模較小且缺乏合作,而該信息交流平臺的存在則能夠在農戶自愿互助的前提下形成經濟合作體與產品集群,進而構成新型的農產品產業鏈,縮小農戶在農產品生產期間投入的各項成本。4.3完善人才培訓制度。為了確保電商對農村的帶動作用,本文認為地方政府應當完善現有的人才培訓制度,具體如下:首先,地方政府應當通過鼓勵的方式進行農村電商宣傳,鼓勵大學生等青年群體回鄉創業,并且通過一系列政策福利扶持大學生的創業工作。其次,地方政府需要提供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以電商知識為培訓內容,在培訓手段上要以實踐為主,提升青年群體的實踐經驗,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當中,并通過不斷的實踐來積累經驗。最后,地方政府需要結合農村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特色,并利用阿里電商和蘇寧電商等電商資源打造具有農村特色的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為青年群體提供更多的資源與鼓勵,以此來加強農村電商的帶動作用,留住更多的青年群體,形成新型的農村高素質創業人才群體。
5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得出,目前我國在肺炎的影響下,鄉村振興戰略的腳步受到了影響,但電子商務的存在卻能繼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并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基礎保障。因此,本文針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中尋找到所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主要分為人才、物流和信息共享三個方面,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完善人才培訓制度、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和加強物流配送建設的對策,本文認為地方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其所具備的主導地位,以此確保農村電商能夠起到應有的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凌娥.縣域及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探析[J].中國商論,2020(15):38-39.
[2]鄧霞.農村電子商務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思考——以廣東省云浮市為例[J].廣東經濟,2020(7):84-89.
[3]鐘懿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階段劃分與關鍵因素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20):113-115.
[4]姜英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規制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20(7):135-137.
作者:孫偉 吳淑芳 張安梅 張文斌 郝金鎮 單位: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電商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 下一篇:電子商務環境下茶葉貿易策略研究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