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建構透析

時間:2022-02-14 03:36:00

導語: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建構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建構透析

摘要:本文從我國違憲審查對象出發,分析我國現存違憲審查主體制度存在的問題,結合中國目前憲法制度現狀,提出完善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違憲審查主體制度憲法國家權力

人類立憲的目的在于以憲法來規范和約束國家權力,防止權力濫用并最終實現對人權的保障,但不能有效實施的憲法是無法完成保障人權的使命的。人類的憲法發展史告訴我們,憲法的生命力不僅體現在憲法體制的合理安排,更體現在憲法價值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因此,憲法保障制度是保障憲法實施的根本制度。在憲法保障制度中,違憲審查制度無疑是最重要的保障憲法實施的制度。本文正是試圖從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建構角度出發,列舉國外相關制度,分析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力求為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論上的支持。

一、通過違憲審查的對象分析中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存在的問題

中國學者在論及中國違憲審查的對象時,通常將所有的普通性規范(如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以及法律解釋)都網羅于其中,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中國違憲審查所面臨的理論和制度障礙,恰在于現行憲法確立人大主權的憲政價值和制度,而要審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必將遇到重大的障礙,這些障礙有觀念和心理的。但是,我們應當意識到,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在數量上并不構成法律體系的主體,在現實生活中調整公民生活和國家權力運作的主要不是全國人大的立法,而是一些低位階法規范。現實生活也表明,在這些低位階法規范中,存在大量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現象,它們才是需要進行審查的對象。但是,對它們的審查都是屬于違憲審查的范圍嗎?當下學界基本上持有肯定的觀點。這種觀點,對于中國違憲審查的建設,并不是福音。因為違憲審查必然涉及到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的審查,而對之進行審查因目前存在難以逾越的體制和觀念障礙變得不現實。由于學界總是試圖建立一個統一全面的違憲審查機構來全面集中地處理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和其他低位階法規范的審查,因此,將這些低位階法規范的審查置于違憲審查的對象之中,只會將前述障礙順帶地轉移到對低位階法規范的審查上。結果,一步不能進,便全盤原地踏步而不可進。

二、完善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建議

我國現行的違憲審查機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憲法確立的這一違憲審查制度,有學者評價說:“如果我們敢于正視憲法監督的現狀,并決心走向法治的話,就應該有勇氣承認,我國現行的憲法監督模式是不可行的”。這一判斷符合中國違憲審查的現實,也是基于這一判斷,學界對中國違憲審查的問題進行了長久的研究,并開出了各種各樣的藥方。這些方案,不外乎推倒現有制度設計,一切從新從常計議。這固然表達了一種急切的心理,卻也內藏著根深蒂固的理性設計的圖謀。這種圖謀,是以犧牲現有制度資源為代價的。我們可以預測,其設計的制度命運,與我們現有制度的命運并不會有本質的區別。而且,就目前的憲法制度現狀而言,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如果被排除在違憲審查主體的范圍之外,在理論上不具有說服力,在實踐中也容易引起混亂。總之,我認為,現行制度的缺陷的客觀存在,并不構成從新設計爐灶的理由,充分認識這些弊端及其產生原因,提出務實的改進方案,這才是中國法治憲政建設所渴望的。

根據以上分析,無論是違憲審查還是違法審查,我國均確立了分散的審查模式,而且無必要的程序來啟動這些審查。改革中國違憲審查制度,正是要實現違憲審查權的統一和集中,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啟動程序。我認為,在違憲審查制度改革中,應當將審查權逐漸集中到法院手中,但同時要防止分散審查模式審查效力不確定的弊端。因此,可以由法院行使實質審查權,由國務院行使形式審查權(國務院當然可以自行審查并作出決定):在違憲審查權的統一與集中化建設中,應當關注當下已經存在的法規備案審查機構,在時機成熟時將之升格為全國人大領導的違憲審查機構,將違憲審查權逐步集中到這一機構手中。我國違憲審查的改革,應當確立從法規備案審查邁向憲法審查的道路。

三、結語

總之,在理論和制度上確立違憲審查主體,并進而通過法律確立科學和合理的違憲審查主體制度,可以有效地推動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建立和發揮其在維護憲法權威、保證憲法實施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可以有效地改變長期以來在我國存在的有違憲審查制度,卻沒有違憲審查實踐的不正常現象.只有通過違憲審查主體的明確,違憲審查機構在行使違憲審查權時才能有的放矢,否則,如果在法律上和制度上對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繼續持暖昧和不明確的態度,就很難真正地推動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發展,健全憲法實施的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