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權益保障法律機制探索
時間:2022-09-28 04:32:28
導語:軍人權益保障法律機制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碩工作單位: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博士研究生,上尉軍銜。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一度陷入政治與經濟困境,無暇顧及軍人權益保障立法,直接導致軍人福利待遇和軍人地位下降,影響了軍隊戰斗力。俄羅斯意識到,為了加強軍事力量建設,必須改變被動局面。從1993年開始,俄羅斯在軍事立法時注重了軍人權益保障法制建設,逐步提高了軍人的社會地位,促進了軍隊戰斗力的提升。
一、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法的主要內容
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法層次分明,既有俄聯邦議會制定和通過的法律,又有俄羅斯聯邦總統和政府通過的軍事行政法規,內容豐富,涵蓋軍人權益的各個領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規定了軍人地位的內涵以及軍人權益保障的基本原則。《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明確了軍人的地位,即軍人的地位系指法律規定并由國家予以保證的軍人權利、自由、職責和責任的總體概括。該法總則闡明了軍人權益保障立法的依據、適用范圍和應該堅持的原則,如軍人地位法定原則、合同制軍人與應征服役軍人地位同等原則、優惠原則、法律保護和社會保障原則等。二是規定了軍人、退役軍人及其家屬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軍人的自由、榮譽和尊嚴的保護;自由調動和選擇居住地的權利;有限制條件的信仰和信教自由;參與社會和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勞動權利;工作時間和休息權利;獲得薪金和各項補貼的權利;住房權、醫療保障權、財產所有權和稅收優待;對軍人實行保險和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受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權利;乘坐交通工具與寄送郵件的權利;軍人控告不合法行為的權利;公民退出現役和勞動就業權;喪失養育人的軍人家屬的社會保障權等。三是規定了軍人的職責和責任。這包括軍人的一般職責、崗位職責和特殊職責。在一般職責方面,俄聯邦《國防法》、《軍事義務與軍事勤務法》以及《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具有一致性。《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界定了軍人職責的實質。軍人的崗位職責與特殊職責及其執行程序,由有關的規章、軍事條令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軍人的責任主要是軍人對違法行為承擔的責任。在對軍人進行訴訟的程序中,軍人享有依照俄羅斯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辯護的權利。而軍人履行職責是享受前述權利的條件。
二、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法的特點
(一)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蘇聯解體后最初幾年,俄政局動蕩、政府更迭頻繁、經濟衰退,受此影響,俄羅斯在有關軍人地位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立法一度嚴重滯后,軍隊建設受到極大的沖擊,俄軍人待遇低下,兵員嚴重短缺,導致第一次車臣戰爭慘敗。普京執政后,把提高軍人待遇、保障軍人權益視為保持軍隊穩定、實現質量建軍的重要環節,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制度提高軍人的經濟政治地位。經過不斷調整,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法的體系基本形成,即以《俄羅斯聯邦憲法》為統帥,以《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為主干,以《俄羅斯聯邦軍人保險條例》、《服過役和在內務機關服過務的人員及其家屬退休金(撫恤金)保障法》、《軍人、應召參加軍事訓練公民、俄羅斯聯邦內務機關普通工作人員和主管人員、聯邦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生命與健康的國家義務保險法》、《老戰士法》等單行法律及各種規章命令為主要內容的比較系統的軍人權益保障法律體系。
(二)體現了權利與義務一致性原則
《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規定,鑒于軍事勤務的特殊性,俄羅斯軍人地位法及俄羅斯聯邦其他法規對軍人享有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做了某些限制。但通過實行優惠待遇,對此予以補償。在廣泛規定軍人權利的同時,對享有這些權利的范圍和條件進行限制,這種限制基于軍人的特殊使命,往往是超出普通公民的。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禁止軍人參加罷工。第二,軍人無權以宗教信仰為由拒絕履行軍人職責,并不得利用職權進行宗教宣傳。宗教的象征物、宗教讀物和崇拜物,只能作為軍人的個人物品加以使用。不允許在部隊內建立宗教團體。第三,“軍人在服役時不得在企業、機關和團體內兼職,但可從事不妨礙履行軍人職責的科學、教學和創作活動。軍人禁止利用職務之便,協助自然人和法人從事經營活動,以及從中收取報酬和好處。”為了體現權利義務一致性原則,對于這些限制,必須予以補償。俄羅斯法律規定,俄羅斯聯邦各共和國、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州、莫斯科和圣彼德堡市的國家權利和行政管理機關、地方自治機關,企業、機關和團體可對軍人和退役軍人及其家屬的優惠作出補充規定。由此可見,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法有其特殊的法律意義,它是軍人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體。如果說《俄羅斯聯邦國防法》主要是義務法的話,那么,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的立法則是權利法。《俄羅斯聯邦國防法》主要規定國家權力機關和管理機關在國防領域的權力、俄羅斯聯邦的企業、機關組織及公民在國防領域的義務,還規定了俄羅斯武裝力量的使命、體制與構成。對于軍人個人來說,主要是作為普通公民和作為武裝力量一員應承擔的義務。在《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中,“軍人和退役軍人及其家屬的權利”放在第二章,位置靠前,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規定了軍人的職責和軍人的責任。軍人權利的內容占全部內容的80%。
(三)注重原則性規定和操作性規定的結合與配套俄羅斯《國防法》和《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及其家庭成員的權利、義務、優惠、社會保障等,但總的來看,主要是原則性的。如何使這些權利和義務轉化為現實的法律秩序,讓相關人員切實享受到權益并履行義務,還需要具體、明確的規定。這些內容主要通過聯邦政府文件或者軍事行政法規進行比較細致的規定,這就增強了法規的可操作性,確保了軍人在保險、養老金保障、優撫優待、退役安置方面的合法權益切實落到實處,進一步減少了軍人的后顧之憂,提高了軍人的社會地位,對提高軍隊戰斗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立法,除了重視法律的初始創制外,還十分重視對相關法律的修改。根據國家和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的內容、程序和方法也在進行相應改變,以適應新的情況。例如,2006年修改了《俄羅斯聯邦軍人地位法》第22條,進一步加強了對退出現役軍人勞動就業權的保障。
三、對我國軍人權益保障法律制度構建的幾點啟示
俄羅斯軍人權益保障法制建設并不具有世界典范的特質,甚至可以說還有許多缺陷,但是,俄羅斯在經過“突變性”的社會轉型之后,能夠很快穩住陣腳,進行軍人權益保障制度重構,其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一)不斷完善軍人權益保障制度,形成配套
體系一是增加軍人權益保障立法供給,促進相關法律制度供需均衡。根據法律經濟學原理,法律制度供給存在一定的約束條件,這往往導致法律制度的需求缺口,從而引發稀缺性。相對于發展的市場經濟對軍人權益保障法律制度的需求而言,我國相關法律制度供給總是相對不足。例如,軍人住房保障、軍人保險、軍人家屬醫療保險等方面,就存在法律制度缺位,不能與市場經濟環境相適應。因此,需要各級立法機關加快立法步伐,早日形成軍人權益保障法律制度體系。二是制定軍人權益保障基本法律。建議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權益保障法”,作為從總體上調整軍人權益保障權利義務關系的主干法律,通過主干法律明確軍人權益保障的適用范圍、基本范疇、基本原則、保障內容、執行機構、法律責任等。三是科學設計相關配套的法規、規章和制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權益法”為核心依據,分別制定有關工資、福利、轉業就業、住房、醫療、養老、補償等方面的具體規章制度,以滿足隨著經濟增長而逐漸增加的軍人待遇需求。同時,要突出軍人權益保障制度建設的重點,抓好軍人工資、住房和軍人保險制度建設,做好軍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與國家法律和法規(狹義)的銜接,增強軍人權益保障法制建設的科學性。把握執法環節,使軍人權益保障法律制度落到實處。
(二)進一步體現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
法是規定權利與義務的社會規范,法律的主要內容和功能就是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是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特點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國家和社會側重對軍人犧牲奉獻的要求和精神弘揚,往往忽視某些軍人個體的利益,對軍人的民事權利問題重視不夠。實際上,過多強調履行義務,不注重權利保障,這對軍人是不公平的。今后一個時期,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軍人權益保障不充分的問題:一是重視軍人權利與義務的平衡機制,從總體上構建利益均衡的制度框架;二是重視軍人作為普通公民的權益保障,除非具有法定事由,不能限制軍人作為普通公民身份的法定自由和利益;三是建立對軍人權利限制的補償機制,明確特殊義務的相應補償條款,進一步明確軍人軍屬優待的具體內容和具體執行主體;四是建立軍人權益保障的救濟機制,例如,在相關法律制度中明確規定,軍人退役安置糾紛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這樣規定,既可以減少退役軍人上訪案件,又能夠減少法院公平審理此類案件的阻力。
(三)把握基本國情,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首先,要把握基本國情。制度建設必須與國情相適應,與政治經濟發展階段和水平相適應。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時期,綜合國力雖不斷提升,但與客觀需求和世界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市場經濟水平和法治化程度有限,因此,對于軍人權益保障制度建設不能提出過高的要求。目前還有必要吸收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傳統經驗,在軍人政治待遇、工資福利待遇、軍人優撫、退役安置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其次,要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發揮市場機制在保障軍人權益方面的作用。在滿足利益需要方面,公民在服兵役和履行其他國防義務過程中,會在工資福利等方面提出與其他生活領域相均衡甚至更高的要求。這是符合市場經濟客觀形勢的,滿足這種正當要求有利于國防和軍隊長遠建設。所以,要順應市場規律,體現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使軍人權益保障在總體上與市場人力資源的價格相適應,避免出現軍地反差過大,軍隊與地方相近崗位待遇明顯偏低的現象。同時,一切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正常運轉與所在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尤其是綜合國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軍人權益保障制度也要適應基本國情。
- 上一篇:我國戶籍法律的改革探索
- 下一篇:俄羅斯的防控法律機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