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探討
時間:2022-01-10 09:24:17
導語: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大學生自主創業,一方面可以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為其他學生提供就業的機會。從整體來說,大學生自主創業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其中創業法律風險就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關于創業法律風險,本文對此進行過了具體地分析,并在經濟法視閾下對大學生如何規避創業法律風險,如何防范此風險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經濟法視閾;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風險防范
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是大學生就業途徑的一種選擇,同時也是萬眾創業嘗試的新開端。針對大學生的自主創業,高校紛紛開展了創業教育,增加了大學生的創業知識積累。但創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只有理論知識就可以創業,創業中的方方面面對創業是否成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法律風險的存在是危害性比較大的,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創業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做到法律風險的規避。鑒于這樣的情況,對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風險防范對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當前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出現的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缺乏基本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我國實行的是依法治國的道路,法律在我國各行業中都有其崇高的地位,法律的權威性是不容侵犯的。在經濟市場中,所有參與到經濟市場中的企業、個體等,都需要遵循經濟法的法律制度,一旦違反法律,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說,在目前的企業、個體經營戶發展過程中,企業領導等都對法律規制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因為其缺乏經濟閱歷,而且求勝心切,所以在初期創業過程中,大學生會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獲取經濟利益方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就很有可能忽視法律。大學生在選擇創業項目的時候,很少有大學生會對項目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大多數大學生都只注重經濟利益,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創業項目的選擇存在法律風險。在創業過程中,有些大學生會選擇與其他人合伙創業,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往往考慮的是人情,并沒有在共同創業過程中擬定具有法律效應的協議文件。當大學生所開創的企業或者是個體經營過程中受到權利侵犯的時候,大學生不會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正是因為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從而導致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著法律風險。(二)與大學生創業有關的法律制度缺失。在對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創業過程中因為相關法律制度的缺失,從而導致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沒有相關的法律可以參考,進而導致其創業法律風險較大。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家鼓勵并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但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有關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條文內容比較少,并沒有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法律制度,僅在《高等教育法》、《就業促進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法律中有所體現[1]。在這些法律中的體現是籠統的,系統的,并不具體。這樣就導致了大學生在實際創業過程中,找不到具體的法律制度作為參考。(三)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涉及的法律內容較少。在高校大學生創業之前,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高校會開展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在大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師注重的是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師為學生講解了很多企業管理、企業投資等方面的知識,但忽視了創業法律內容的講解。這樣的創業教育,使得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認識不到法律風險的存在,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自然就不會防范法律風險。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一旦遇到法律風險,大學生的創業就陷入了一個艱難的困境中,想要從中順利的脫身十分的困難。
二、經濟法視閾下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對策
(一)強化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意識對行動的開展有著指引作用,良好的意識有助于行動的積極化,有助于促使行動落實到具體中。因此,想要提高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水平,就應對大學生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進行強化。在意識強化過程中,國家以及高校應發揮各自的作用。首先,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應多開展有關的法律教育,在校園期間就對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進行培養。其次,在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入社會中創業的時候,國家應發揮作用。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當地政府部門應為大學生開設免費的法律培訓,將民商法、知識產權法等與創業有關的法律講解給大學生,讓大學生能夠具備基本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2]。(二)構建健全的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法律風險的存在是必然的,為了幫助大學生有效地防范創業法律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率,就應構建健全的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在法律風險防范體系中,最基礎的就是完善的法律內容。因此,國家應針對大學生創業,制定專門的法律,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在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也應給予大學生自主創業相應的政策支持,在大學生實際創業過程中提供法律指導,這樣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在創業過程中發現法律問題,能夠有能力規避法律風險[3]。另外,在大學生創立的企業運營過程中,大學生需要依據法律維護自身的權益,在這一過程中,相關部門也應給予大學生法律咨詢支持,為大學生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提供幫助。(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法律化的創業環境。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創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對大學生的創業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鑒于這樣的情況,為了幫助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更好地防范法律風險,就應為大學生創造一個法律化的創業環境。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市場的法律管控,凡是發現存在違法行為的企業,應立即給予嚴厲的處罰,減少經濟市場中觸犯法律行為的出現概率。同時,針對一些擔保、金融租賃等公司,政府部門還應加強對其信用體系的建設,與金融部門強強聯合,共同整治金融市場,為大學生創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四)構建大學生創業法律服務平臺。在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為了在大學生遇到法律風險的時候能夠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應構建大學生創業法律服務平臺。在此服務平臺中,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些法律方面的政策引導。在此平臺建設中,各地域的律師協會、法律援助社團等可以參與到其中,為大學生正確的應用法律維護自身的權益提供幫助。同時,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創業園以及孵化基地也應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基地中國設立法務部,通過此法務部為大學生法律風險的防范提供幫助。另外,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還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法律咨詢、企業法律顧問推薦等,以此來促使大學生能夠在法律方面得到有效地服務,為大學生更好地防范創業過程中的法律風險提供幫助[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中的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大學生就業的競爭變得更加的激烈。而且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幾十個人,甚至是幾百個人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而一部分工作崗位則找不到人的情況,導致此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受大學生的虛榮心、從眾心理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工作競爭,有些大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后,會選擇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在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對其創業結果產業影響的最大因素就是法律風險。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法律風險,若是不能對風險進行有效地防范,那么后果是十分嚴重的。鑒于這樣的情況,大學生就應在創業過程中增強自身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積累更多的法律知識,為創業的成功增添一份助力。
【參考文獻】
[1]朱文勝,呂中國.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研究——以高校創業法律教育的完善為視角[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版),2013,(3):66-70.
[2]呂中國,王常才,承友明等.土木行業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源辨識及防控體系構建[J].雞西大學學報,2017,17(4):115-120.
[3]司陽.基于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視角的創業法律風險問題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3):128-128.
[4]孫蕾.以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為視角談創業法律風險防范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78-79.
作者:何軍 單位: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
- 上一篇:立法能力生成現狀研究
- 下一篇:電力企業法律事務管理效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