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經濟法的重要作用

時間:2022-11-28 09:28:57

導語:市場經濟下經濟法的重要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經濟下經濟法的重要作用

摘要:經濟法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分子,具有法律的特點還具有經濟的特殊屬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經濟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參與、協調經濟生活中的活動主體的資源分配等,維持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運行。通過法律的形式來對國家經濟及其法律條文起到主導作用。在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由于市場體系不完善,導致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出現許多的漏洞,這就需要經濟法來進行干預,彌補政府干預過多和市場失靈的不足,共同促進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經濟法;作用

在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保證,是國民社會關系中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國對于經濟的發展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擺在重要的戰略地位。為了更好地對經濟發展進行規范和引導,國家制定了相關的經濟法律體系。中國的經濟法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法律保障,對于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變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雖然中國的經濟法起步較晚,但是,在中國的市場經濟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進步,逐步的形成了一整天比較完備的經濟法律體系,對于中國更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對于中國的市場經濟市場完善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市場經濟內涵及意義

1.市場經濟的概念。市場經濟是與計劃經濟相對于的一個詞語,其含義是在資源配置中市場發揮其主導作用,對經濟范圍內的各個活動主體的關系進行市場的調節,使得這些關系能夠相互明晰權責,有序運行。市場經濟與自由經濟是一個含義,市場經濟依據市場執法活動,依照價格的運動匯率為依托,對市場上的經濟資源進行合理的調節和配置,最大化地利用資源。2.市場經濟的意義。市場經濟是多元化主體的經濟,市場經濟是市場供求多方的經濟調節資源配置形式,涉及交易雙方的資源、權利、義務等,通過市場經濟的運作形式,使得多元化主體之間能夠明晰產權,進行有序交易。市場經濟能高效率的配置資源。他有別于以往的傳統的計劃經濟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進行配置資源,導致了資源的分配低效率。通過市場的配置,能夠實現資源的高效率配置,最大化地利用現有資源。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經濟形式。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通過價格圍繞價值的上下波動來對經濟關系進行調節,各個生產廠商之間進行公平的產品質量、價格和服務之間的公平競爭,能夠促進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優勝劣汰使得企業越做越強。

二、經濟法的內涵

經濟法是經濟領域內的法律體系,國家從經濟發展的全局出發來調節人們社會生活中經濟領域的行為。經濟的運行和發展都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就不能有相應的上層建筑。經濟法的產生對經濟的運行性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1.經濟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眾所周知,在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改革的進程中市場機制不完善,出現了許多的混亂現象。經濟法的出現有效地對市場經濟的缺陷進行了彌補,使得二者相互促進。經濟法是國家的經濟調控,是國家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進行的不違背市場規律的調控。使得生產廠商和商家的自主經營權利得到合法保障和消費者的權益得到經濟法率的保障。而傳統的計劃經濟雖然同樣也是國家宏觀調控層面,但是它不承認市場規律,只承認國家對資源的主導配置,企業的經營自主要國家分配產量名額等。2.經濟法是調整一定經濟關系的法律體系。經濟法的調控范圍是人們生活的經濟關系,他是通過法律的形式進行調節。經濟關系在內容上十分復雜,可以大致分為生產、分配、交換等關系。經濟法并不是對這些經濟活動的全部進行調節,而只是對其中的某些地方進行宏觀經濟調節。其前提還是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主導調節機制,不能違背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經濟法的調節范圍可能有所出入,但是總的來說經濟法調節主要是針對市場失靈的部分進行規范。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作用

1.對市場經濟進行規范和引導。經濟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組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體系,一定是要注重市場的整體秩序,不能出現大的混亂不堪的情況,否則就會對國家的穩定發展大局造成不利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經濟法的出現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的新興市場經濟秩序。經濟法是依據當時的實際經濟發展現狀而指定的法律條文,主要來防止市場中可能真實出現的一些市場風險。如果不通過經濟法的形式對此類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就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對經濟的運行進行自由引導的同時又要加以控制,需要經濟法進行調節。通過法律進行約束經濟,禁止一些非法的干擾市場秩序的不正當交易,嚴格處置違法行為,對于穩固新興的市場經濟體制有重要作用,為我國三十多年的經濟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開端和基礎。2.調節經濟活動實現公平市場競爭。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可以發現,市場經濟觀念的影響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自身的經濟利益,對于道德等其他方面的輕視,直接導致了許多的經濟犯罪、不正當交易等惡劣現在的發生。經濟法是法律的一部分,具有法律的權威,通過這種形式,對某些不正當的經濟行為給予嚴厲的打擊,規范不法商人的經濟活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經過一些嚴厲的法律制裁之后,有力地維護了市場的秩序,塑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所以,經濟法對于市場經濟活動的調節約束,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維護公平競爭環境。3.約束政府調控范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會從宏觀大局出發,對一些經濟行為進行行政性干預和指導,來控制經濟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現象。然而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隨著政府干預經濟的行為,導致了政府過多地干預經濟,超出了政府的管轄范圍,對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起到了抑制的作用,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那么如何既要保持對經濟的宏觀把控,又要防止政府過多的干預經濟呢?經濟法的出現給出了答案。通過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以經濟法律條文的形式對經濟活動進行調控,消除了政府干預過多的不利因素。這樣,能夠把政府的干預控制在原有的范圍之內,有利于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政府與經濟行為的過多糾纏容易引發一系列腐敗問題,把政治權利與經濟資源分開來是繼續解決的問題,政府可以宏觀指導經濟,但是不能過多地分配經濟資源,把權力與經濟進行權錢交易,經濟法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定的解決方案。通過法律的形式干預經濟,把行政命令與經濟利益直接分割開來。約束了政府的調控范圍,有利益市場經濟發展。4.促進市場經濟交易的信息互通。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深入,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實現了信息化的變革。在現代的市場交易中,經濟活動主體需要進行信息的交互,來實現快速成交,提高經濟的運行效率,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價值。由此可知,信息是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進入信息化社會,信息的作用更加的突出。而想要推動信息的互通,就需要在法律層面的支持,經濟法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信息互通的實現。而如果僅僅依靠市場來完成信息的互通,這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市場的逐利特性,追求個體經濟利益最大化。但是市場并不是單純的個體交易,市場經濟的范圍是十分復雜和廣泛的。基于這樣的實際情況,為了促進信息互通互聯,就需要經濟法的參與來完成這個目標。在經濟法的幫助下,不僅可以對市場秩序進行規范,維護市場公平,還可以實現市場的信息互通,實現市場的信息交互。結束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經濟法產生的前提,中國的經濟總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促進了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的同時,經濟法又反過來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規范了市場秩序,維護了社會公平有序交易。在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基礎是國家向前進步發展的重要前提,經濟法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下,逐步完善進步,適應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對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任由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而不加以約束,就會產生不可預知的后果。我國的經濟法律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逐步完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于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礎和制度保障。

作者:李悅寧 李柏龍 宋清宇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劉強.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重要作用[J].現代交際,2016(18)

[2]董玉明,劉曉敏,閆雪.市場主體權利的經濟法分析[J].晉陽學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