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經濟中法理的應用思索

時間:2022-08-29 10:40:00

導語:民事經濟中法理的應用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事經濟中法理的應用思索

一、關于法理的相關知識

(一)法理是什么

一般是指法律的基本學理,而實質上它是指法律所體現的一種基本精神。法理是一種法律人基于理性層面和實際情況的認識,是法官自身或包括法官在內的整個司法體系的個人或團體理性。盡管隨著判例法及制定法整個體系的逐漸健全化和系統化,把法理直接作為案件審理、判決的根本依據在眾多國家還不是很常見。由于法律規定的原則化、簡單化和社會變化的錯綜復雜,眾多社會現象在法律體系中找不到明確的規定,除了援引先前類似案件的判決外,眾多案件還是無法得到公正有效的解決,那么法理就應運而生了,法理可以理解是對法律自身規定不足的補充和完善,它是對法律漏洞的彌補,在一定程度上法理是法律進一步完善化的旗幟。但法理的使用在現實中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獨特性,它不能完全成為法官進行案件判決時的根本依據和首要考慮,只有當案件涉及到法律規定的空白處事才可以。也就是說對于法律上沒有進行規定的事,法官可以援引之前類似案件的判決習慣予以案件審理。如果既沒有相關的法律成文規定,又沒有習慣可循的案件,那么則需要法官根據自身對法的理解,憑借法理予以案件審理,在西方國家的意識里,這個時候的法理變成了法源。而在社會主義國家里則不然。

(二)法理和法律的淵源

法理能不能成為法律最終歷史由來,這個問題在全球范圍內一直深受爭議。在中國或者說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法律一般都不能成為法律的最終歷史由來。在中國,當遇到相關在法律上沒有明確予以規定該怎樣進行判決的案件時,一般憑借黨和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作為審理或判決根據。而國家的法律淵源則主要通過國家相關部門制定法律和得到公眾的認可這兩個環節才能實現其淵源效力,對于一些在國際上公認的條約或風俗習慣,它的法律淵源效應相對于西方國家而言在我國是小之又小,淵源法律的表現形式制定法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國家在某一方面的許可性。而在其他國家的法律體系里,尤其是英國和法國,規定的法律條文、援引之前類似的例子以及相關的條約不僅能成為法律最終歷史由來和發揮法律淵源的效應,還包括一些國家出臺的一些政策、正義公平理念、席卷整個社會思潮的理念和風俗習慣等也能發揮次于法律淵源效應的功能。總而言之,法理能否成為法律最終歷史由來的作用與一個國家所實行的法制體系息息相關。

(三)法理的地位和作用

從眾多國家把法理看同于法律的淵源這一現實情形,我們不難得知法理在一個國家中地位的獨特性。法理是對法律存在問題的補充,法理地位的特殊性不僅表現在實實在在的法律規定里,而且也有利于法律的進一步完善化和系統化。法理具有預見性的優勢能作為進化現有法律的正確指示理念。法理是法官根據自身的法律精神和理性思維加以補充完善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烙下了人類的痕跡,顯示人文主義的同時也使現行的法律內容豐富飽滿。法理能夠提高法官以至整個司法體系的執法能力和培養其負責的處世態度,有利于保持社會秩序和安定和使一些法律條文深入人心,增強公眾的法律意識。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正如法律不能保羅世間萬象而言,法理也有其自身不足的地方。眾所周知,法理是根據法官自身對法律精神的理解和理性思維增補的內容,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官個人色彩和知識結構水平的影響。隨著難以用法律條文審理案件的增多,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它會在無形中增大法官的權利,一方面也會使相關部門制定法律的立法權遭到壓制和削減。另外,它也不利于整個司法體制高低法院對案件的統一審理,也不利于法律條文規定內容和習慣法保持一致調。在中國法律體制中,它局限性體現得比較明顯,中國人民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相關司法部門的執法能力相對比較弱小和執法人員自身素質有待提高,法律體制比較復雜和混亂,沒有一定的規章可循,對于法理的進一步探究也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上。因此不論處于對現實情形、法理制度的考慮還是為了響應國家依法治國政策,選擇法理是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社會發展質量的一個正確打算。

二、民事經濟案件處理難的相關原因分析

(一)法院體制的不完善

眾多民事經濟案件審理判決困難的原因在于我國法院體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法院執行案件的法官不夠獨立。在審理判決案件時,法官出現在法庭中的身份是法院的在職職工,他們一方面代表法院執行對向外的職權,一方面卻又深受法院自身的束縛,而法院本身卻深受相關行政部門的約束。另外,執行案件法官不夠獨立的原因還和法院自身的運營體制息息相關。眾所周知,案件時從下至上經過層級似的審理和批改,眾多案件的審理和批改都不是和執行法官直接聯系的,執行法官不能直接根據自己對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個人責任進行判決,案件都是由法院庭長、相關審理判決的委員以及法院院長直接予以決定,如果他們不能審理和判決,案件最終也難以找到對其負責的人或部門。伴隨著眾多民事經濟案件得不到公正合法的執行,人們抱怨的聲音不斷高漲,法院執行案件的工作效率越發下降,加上法院內部相關執法人員責任心的喪失直接威脅著整個審判機構的誠信度和嚴肅性。第二,執行人員責任心喪失,出現眾多“關系案”和“人情案”。一方面與法院領導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不高和對人事部的重視度不多有關,使一些對法律知識和司法解釋知識把握不透徹、抱著不正心態的人進入了法院工作執行隊伍;一方面在于執行工作者對待工作的態度,有些執行案件的工作人員對待當事人給予的案件信息和相關資料視如不見,致使一些其實很簡單只需根據當事人提供的信息加以分析就可以審理判決的案件被視為不可攻破的案件塵封起來;有些執行案件的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甚至自身素質不高。他們執行案件時拖拖拉拉,不會進一步進行實地調查,抱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對待所有案件,缺乏尋找解決案件的新途徑新方案,更有其者會對當事人拳打腳踢,態度蠻橫無理。執行案件工作人員素質不高還表現在執法人員工作作風的不廉潔上,主要表現子他們不能秉公執法和接受賄賂兩個方面,經常出現執法人員放肆地損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應該受到處分的被執行人員會免受法律的懲罰。這樣不僅會損害了法院的嚴肅性和公正,而且也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二)行政體制和經濟體制的不完善

第一,行政體制的不完善影響了民事經濟案件的執行。至今為止,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完整、一致協調的執行機構,很多法院獨立為政。法院本身管理體制和自身運營過程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地方保護”現象的出現。在我國的司法體制里法院運營的是地方塊狀的領導機制,也就是說在根本上,高級法院不能對低級法院進行管理。而地方政府常常會控制著當地法院的人權、財權以及一些物權,所以,這會導致法院在進行審理判決時不能公正客觀,一定范圍內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會直接導致法院公正客觀的執行天平向一邊傾斜,再加上法院需要執行的人員是往往是某地方的高官或企業,而這些企業又與當地地方政府存在或多或少的關系,因此法院在進行審理判決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到地方的各種利益,甚至地方政府會予以一定的干涉或無視法律的存在,出現了眾多用權力來代替法律、壓制法律、對抗法律的現象。第二,經濟體制的不健全。現階段,我國正處在社會市場經濟轉型的特殊時期,眾多矛盾凸顯,相關法律還不是很穩定,對于需要執行的人員監察力度、制止力度都還不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民事經濟案件的執行進程。

(三)立法上的不足

至今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系統獨立的《民事強制執行法》,這也突顯了我國法律體系相對于不少國家的落后性。缺乏系統獨立的立法,致使立法和現實不能協調共進,使眾多民事經濟案件在審理判決時找不到一定的根據。而且在立法的知道理念上,我國一直信奉的是“宜粗不宜細”的思想,這些法律規定的內容比較原則化和模糊性,對案件的適用性不夠精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民事經濟案件執行的難度。揭示法律不完善的同時也呼吁著對法理的傾斜。

三、在民事經濟處理案件中法理的運用

(一)承認法律不足和漏洞的前提下,適當運用法理

在執行民事經濟案件的時候加入法理,需要以承認法律的不足為條件。也就是說對于那些歸于民事法律、理應受到民事法律的執行的案件,而在法律的內容里面找不到對應的明確規定,才能運用法理。據法學家解釋,運用法理是對法律的進一步完善,是考慮到法律的審查權與補充權。在處理民事經濟案件的時候,如果在法律找不到相關的規定,則需要法官根據自身對法律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來援引法理。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其一,根據立法者負面意思進行補充。其二,可以援引之前類似的案例。其三,對原來的法律進行有目的的縮小或限制。其四,對法律規定的反面內容予以解釋。其五,援引先例仍不能補充時,可以按照相關法律原則予以補充。

(二)執行法官提高自身對法律精神的理解和法院工作人員提高其素質水平

在一定條件下,法官可以援引法理來執行案件。這不禁對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需要充分理解法律精神和隱藏其中的理念。同時,上文曾提出了眾多民事經濟案件執行難的一個原因來源于執法人員的工作態度、自身責任心以及工作作風。提高法院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道德素質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民事經濟案件執行難得問題。

(三)加強執法力度

在執行民事經濟案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案件涉及人員的經濟能力,同時也需要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種種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對于違規的被執行人員,有關部門需加大力度進行查處。若被執行人員反抗或暴力拒絕,則執法機構需要毅然果斷進行嚴厲懲治。

四、總結

總而言之,承認法律漏洞的前提條件下,在處理民事經濟案件中援引法理,是對現有法律的一種創新。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法官的自身素質,而且有利于解決存在眾多糾紛的民事經濟法律案件。健全法制既是要借助于法官正確的判斷力,也是把自由裁決與法律規定的結合。在中國,采用法理執行案件中的困難問題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