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證軟條款法律體制預防以及解決
時間:2022-12-15 11:43:00
導語:信用證軟條款法律體制預防以及解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國際貿易的廣泛開展,信用證在國際貿易結算中已經被各國銀行和絕大多數商人普遍使用而成為運用最廣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然而,正如一把雙刃劍,信用證在受到各國貿易商青睞的同時,也給它的使用者帶來許多風險。信用證軟條款問題正是其中應當引起我們足夠重視的重要問題之一,它已經成為信用證正確發揮作用的重大障礙。
一、信用證軟條款概述
國際商會2007年最新實施的UCP600仍然沒有增加對信用證軟條款的規定,目前國際上也并沒有一部法律對信用證軟條款做出明確的定義,國外從事貿易實務者和學者一般將其表述為:Clausesinthedocumentarycreditwhichmakeitimpossibleforthebeneficiary(seller)tomeettheconditionsofthedocumentarycreditonhisownandindependentlyofthepurchaser.即在信用證中規定的使受益人(賣方)難以獨立于買方獨自實現信用證利益的條款。
二、信用證軟條款的特征及表現形式
信用證軟條款表現形式多樣。主要包括:
1.控制信用證生效的軟條款。如:
“Thisdocumentarycreditwillbecomeeffectiveprovidedyoureceivedtheauthorization.”
2.要求簽字或印鑒與樣本相符的軟條款。此類軟條款可以表現為貨物檢驗證明或貨運收據由進口商或開證人授權的人出具和簽署,其印鑒應由開證行證實方可議付;還有可能表現為商品檢驗證書由特定的人或單位出具并簽署,但他們的印鑒必須由通知行證實等。
3.商檢中的軟條款。如:
“Inspectioncertificateissuedandsignedbytwoexpertsnominatedbytheapplicant,thespecimensignaturesoftheindividualwhowereauthorizedtosignthecertificatewerekeptbyus.”
4.裝運中的軟條款。如:
“Shipmentcanonlybeeffecteduponreceiptofanamendmentofthiscreditadvisingnameofcarryingvesselandshipmentdate.”③此條款使開證申請人完全控制貨物是否裝船、何時裝船,并且限定了運輸船只,這對受益人是極其不利的。
5.要求受益人對發貨后無法掌控的情況負責的軟條款。如歐洲某銀行開出的一信用證中規定,“如果貨物到達目的港,而進口商沒有事先得到海關當局頒發的進口許可證,進口商將保留撤銷與該信用證有關交易的權利,因為該信用證是以得到所需要的進口許可證作為條件的,此時,受益人應承擔因運送貨物和撤銷信用證所引起的一切費用?!?/p>
信用證軟條款內容不多,語句簡潔,多具有隱蔽性,且通常不是信用證必要內容,不易引起當事人注意,極易疏忽。同時其表現形式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者分類就完全概括。
三、信用證相關法律制度完善建議
1.國際商會應對信用證軟條款問題進行明確界定。上文已經提到,國際商會對信用證軟條款沒有明確界定,對其性質沒有進行定性,也沒有相應的機制設計,各國對于信用證軟條款的問題還處于探討階段,這對于解決目前比較多的軟條款問題十分不利。國際商會雖然是私人機構,①但它是制定信用證制度的權威,其所制定文件能得到各國的適用。
2.設置保障進口商權利的信用證制度。信用證軟條款問題產生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點是最根本的,那就是信用證制度本身出現了缺陷。如果從信用證機制之外去尋找救濟,無異于全盤否定經過長時間考驗的信用證本身的生命力,也是不現實的。信用證制度之內是解決信用證軟條款問題的最好場所,因為只有在信用證機制內解決軟條款問題,才能既兼顧信用證機制的基本原則,不會影響信用證的功能,同時,還可以使這個問題的解決更加直接和高效,并且還可以充分利用信用證機制約束雙方當事人。
現行的UCP600對于賣方的權益保護比較充分,而對于買方的保護則不夠,主要是只要出口商提交了表面相符的單據,議付行就有無條件放款的義務,而進口商卻不能通過信用證保證出口商的履約是否符合合同的約定,貨物是否裝船,是否符合合同的約定,進口商根本無從知道,貿易實踐中也不乏利用單據進行信用證欺詐的例子,有時即使是很快發現出口商欺詐,也為時已晚。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進口商就開出軟條款信用證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進口商純粹是為了控制貨物質量倒也無妨,但隨著信用證軟條款的應用,很多進口商從開始只是單純地為了控制貨物質量,逐漸發展為控制市場風險,甚至是進行詐騙。開具軟條款后,進口商附帶有了控制市場風險的機會,商人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這就給國際貿易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且將進口商的市場風險轉嫁給了出口商。更有甚者,有很多不法商人,也通過這個看起來合情合理的名義來騙取出口商高額的開證保證金、傭金甚至貨物等。
要克服信用證的這種失衡,需要建立協調雙方權利義務的客觀標準,也就是要設計一個平衡器,這個平衡器能使買賣雙方及時得到對方的有關信息,進口方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貨物的真實情況。如果信用證能夠平衡出口商和進口商雙方的利益,就可以杜絕進口商利用控制貨物質量的理由而開立信用證軟條款了。
有學者建議做如下的設計思路:“規定議付行在收到賣方提交的各種單據的同時,應將其復印件迅速地交給買方,使買方通過單據可以大致地了解賣方有沒有欺詐;與此同時,應該賦予買方一定的權利,即只要買方提出異議(以書面的形式作出),銀行就可以拒絕向賣方付款,但僅限于較短的時間內。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買方未采取有效的司法救濟措施的話,銀行可以無條件放款,而且一旦買方指示錯誤,則應當承擔相應的費用。”這種設計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解決思路。在這種設計下,進口商可以及時了解出口商的履約情況,有沒有信用證欺詐的嫌疑等,這樣進口商的權利可以得到較多的保障,不至于使進出口商權利義務懸殊太大。
3.統一信用證的格式和統一必須審核的信用證條款。目前,世界各地的信用證格式、內容和措辭均缺乏統一標準,信用證條款約定的隨意性太強,這樣進口方就可以利用受益人的弱點或者疏忽大意,約定對自己有利的軟條款,以限制受益人權益,甚至利用信用證軟條款進行欺詐。
學者和實務界在信用證的基本內容和必備條件上已經形成了較為一致意見,主要是開證行名稱、開證日期地點、信用證號碼、受益人名稱和地址、開證申請人、信用證性質、匯票要求、貨物內容、裝運條款、信用證有效期、保證責任條款、開證行簽字等。國際商會可以在信用證基本內容和必備條件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信用證格式并加以推廣。國際商會自成立以來,也一直致力于信用證格式的標準化,②制定統一格式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而且在有些國家和有些領域已經有所突破。
考慮到每個交易可能會涉及一些特殊情況,統一的信用證中可以規定一個區域專門用于規定信用證中的特殊條款。該區域中也只能規定單據條款,而且是出口商通過自己努力可以得到的條款,而不能規定在出口商控制之外的條款。由于所有特殊條款均規定在特定區域中,也方便出口商特別小心審查。如果國際商會能夠制定出盡可能統一的格式和必須審核的條款,不但能節省信用證當事人在制定信用證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對消除信用證軟條款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雖然說任何制度都不能防止欺詐,但一個好的、完整的制度應該能夠盡可能地減少這種欺詐發生的幾率,因而,對信用證制度本身的完善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筆者認為,信用證制度應該在堅持其獨立抽象性原則的前提下,一方面完善關于信用證的內容、成立及生效方面的詳細規定,另一方面應該平衡好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在上述原則下對UCP600的有關規定加以補充和完善。
四、結語
信用證軟條款是困擾了國際貿易實務界和各國學者很長時間的問題,中外學者為解決軟條款問題,進行了激烈地論證和討論,信用證軟條款及其風險防范的研究是一個理論前沿問題,其對目前中國進出口業務中信用證支付方式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在分析和歸納前人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探討,希望能為規避信用證軟條款風險及完善信用證制度提供參考。
- 上一篇:黨員創優學習個人心得感悟
- 下一篇:經濟協調科述職述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