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立法體例選擇探討
時間:2022-01-29 09:03:55
導語:商法立法體例選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長期以來,民法法典化的模式化商法該何去何從一直是法學界的一大難題。目前,支持民商合一者為之眾,民商分立理論頗為勢微。分析傳統意義上的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不難發現無論是在民法典之外另設大而全的商法典,還是商法拋棄自身獨立性完全并入民法典之內,在中外的立法實踐中均存在不少缺陷。
關鍵詞:民商合一;民商分立;商事體例
一、理論淵源
民商分立,是指民法典與商法典自成體系,分別立法。據有關統計,迄今為止,約有四十多個國家采納了這種立法模式。對上述國家進行分析,不難發現,這種立法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民法典與商法典并存。2.民法是普通私法,而商法屬于民法的特別法。3.民事案件由普通法院管轄,商事案件歸商事法院管轄。4.民法典一般有系統全面的總則,商法典主要是一些特殊商事制度的構建。民商合一是相對于民商分立而出現的概念。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商人不再是一特殊階層,商人的特權不復存在,商事活動中主體權利趨于平等,使得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民商分立理論不斷受到挑戰,并直接反映在一些國家的立法中,從而出現了民商合一的立法體制。
二、我國傳統與學界爭議
長期以來,商法體例的選擇始終是法學界的一大難題,民法典模式下,是選擇民商分立還是民商合一,學者們眾說紛紜。目前,國內的大多學者都主張采納民商合一的立法理論,相較之下,民商分立理論頗為勢微,只有少數學者仍堅持民商分立,單設商法典。雖然理論界對我國民商事立法體例的選擇一直存在爭議,但在立法實踐中我國已經作出明確選擇,即商法屬于民事特別法,凡商法有規定應適用商法,沒有規定之事項,則適用民法。如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其采納的就是民商合一體例,致力于構建一個民商統一的私法秩序,無論是在主體制度中還是行為制度中,均不區分民事還是商事,而是統一規定各類民商事活動試用的規則。2017年10月1號,我國《民法總則》正式施行。隨著民法典立法工作的開展,民法學界和商法學界在相關立法體例選擇上迸發出不同的觀點。有支持民商分立的學者提出民商分立是現實的立法選擇,基本理由如下:1.商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有其特殊性;第二,民商分立是實現商事法律制度體系化、科學化的需要;第三,商法的一般性規范無處安放。也有主張民商合一的學者認為:“商事法規不過是依附于民法的單行法規,因為有民法的指導,這些商事法規才能有所依歸,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商事法規也就是民事法規。”從根本上否定了商法自身的獨立性。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民商劃一提案審查報告》中,贊同民商合一者提出了八點理由,可歸納如下:1.因歷史關系;2.因社會進步;3.因世界交通;4.因各國立法趨勢;5.因人民平等;6.因編訂標準;7.因編訂體例;8.因商法與民法之關系。該報告認為現在各國民法典的立法趨勢是民商合一,采民商合一立法體例的國家,很少有學者主張由合而分的,采民商分立的國家反倒是有很多學者主張由分而合。之所以尚未實踐是因為舊的立法體例實行已久,主張民商合一的新理論尚未達到推翻舊理論的實力。我國的民商合一論者所持理由與此基本一致。日本著名民法學家我妻榮先生針對這一報告提出了九點反駁意見:1.近代商事活動發展的客觀之需要;2.民法與商法在調整對象、發展狀況上有諸多差異,難以統一;3.民法各有特色,商法因商事有世界性,有趨于國際化的趨勢,應適應國際發展將商法做特別法處理;4.當今立法趨勢,并非趨于民商統一;5.商法獨立無害平等,民商分立只出于適應商事需要而為的妥當性處理,并非給商人以特殊的地位;6.不可因民商界限難明而拒絕做努力;7.商法編制不能效仿民法的法典編纂方式,但并非無系統法典化的可能性;8.不應以商法法典化之困難,硬將商事規則納入民法之中,在實質上并不妥當。
綜上可知,無論是民商分立還是民商合一,這兩種理論在立法實踐中均暴露出了不少缺陷。在民法典編纂的大背景之下,我國商事體例該如何選擇,才能兼顧我國的立法傳統與司法實踐,實現對民商分立與民商合一的揚長避短,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三條道路,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利明,著.民商合一體例下我國民法典總則的制定[J].法商研究,2015(4).
[2]趙磊,著.民法典編纂中的立法模式悖論-基于商法規范如何安排的視角[J].北方法學,2017(03).
[3]王峻峰,著.民法典編纂中民商法關系的重塑[M].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
[4]趙旭東,著.商法通則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地方立法研究,2018(02).
[5]董彪,李建華,著.民法典中商事法律規范體系化的立法設計[J].廣東社會科學,2017(02).
作者:袁金平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 上一篇:動物福利立法構想
- 下一篇:轉型時期刑法立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