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離婚案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8 03:49:00
導語:農村離婚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有些基層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當作為原告的女方(大多數已經離家出走或者在娘家暫?。┨岢鲭x婚時,會發生被告即男方在庭審結束時在法庭、法院或者在半路“搶媳婦”的現象。對于這一問題,筆者在此作一簡單分析。
狀況及特征一、狀況目前“搶媳婦”現象多發生在基層法院離婚時女方當原告且女方已經從丈夫家出走在外租房居住或在娘家居住,并且雙方當事人大部分都是農民。“搶媳婦”已從最初的開完庭沒離開法庭就搶,發展到現在大部分是等女方從法庭或法院出來后在半路上或到女方住處去搶。二、特征發生在離婚中的“搶媳婦”現象是夫妻關系出現矛盾女方去法院起訴離婚而男方不同意離婚時的一種現象。它多少受到傳統搶親風俗的影響。但它和搶親風俗又不一樣,搶親是一種很古老的風俗,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在一定的地區都曾經存在著這種現象。即使到了今天比如在我國的云南阿昌族等少數民族,還依然延續著這種風俗。具體是指當未婚男子有了意中人而女方父母不同意或者意中人在戀愛中變心時,未婚男子將自己喜歡的未婚女搶到自己家中結婚成親的一種現象。而目前的發生在離婚案件中的“搶媳婦”現象以下幾種:1、家族式:是屬于“搶媳婦”現象中最普遍的一種,當男方即被告收到法院傳票時,大部分會召集家族里的人進行商議,然后組成一支由婦女(口齒比較伶俐的)、老人和幾個青壯年組成的“搶媳婦”團隊,租上一輛或者兩輛車,有組織地進行“搶媳婦”。2、夫家娘家聯合式:當妻子因起訴離婚后,在一些農村,不僅是丈夫及家人反對,就連娘家人也反對,當法院開庭傳票下達后,夫家人和娘家人就聯合起來一起商議并實施“搶媳婦”。在實踐中就發生過夫家人和娘家的父親及弟弟一起把開完庭的女當事人拉到了車上搶走的現象。3、雇傭式:如果離婚的當事人男方或者女方都沒人愿意出面去“搶媳婦”時,離婚男子會花錢雇人幫忙去搶,此種情況下,男當事人起主導作用,被雇傭的人只起輔助作用。原因基層法院只所以多次發生離婚時丈夫帶人“搶媳婦”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經濟方面的原因。這是“搶媳婦”現象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受傳統觀念影響,農村男子結婚過程的很不容易,訂親要支付一大筆名目繁多的財禮錢,除了買一些金銀手飾費、摩托車、手機等物品外,還要給付高額的見面禮、改口費等;去民政局登記結婚時要花費一大筆錢去買許多衣物或者照婚紗照,而舉行結婚儀式時還要花費一大筆錢擺許多桌酒席宴請親朋好友。二是傳統的封建夫權思想的影響。在一些農村,有些男子仍然把妻子看成是自已的私有財產,認為妻子嫁到自己家,就是自己家的人。而有些娘家人積極參與“搶媳婦”也是基于這種思想,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應該用那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棒槌抱著走”的觀念去束縛自己的女兒。再一種原因就是離婚后農村男子再婚的難度大。農村男子離婚后,無論是從經濟原因還是從年齡、收入及其子女等各方面的原因來看,再娶都很困難,從許多農村離婚案來看(女方先提出離婚),離婚后大部分男子都難再結婚。后果及目前法律的相關規定在實踐中,“搶媳婦”如果發生在審判場所主要包括審判庭、法庭或者法院,大多數法院都按民訴法第101條的規定,對當事人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或拘留。同時正是由于法律制裁性的存在。目前發生在審判場所中搶媳婦的現象已不再多見,大多數搶媳婦的現象是發生在庭審結束后,當事人離開法院和法庭在審判場所外。對于發生在審判場所的“搶媳婦”現象目前有觀點認為:“搶媳婦”毋須探討,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這種觀點認為離開審判場所發生的“搶媳婦”已經是在庭審結束后,且在案件未宣判前,原、被告雙方仍然是夫妻關系,當原、被告雙方離開法院后,男方帶著一些人把媳婦搶回家是一種家庭內的糾紛,這事跟法院就沒有任何關系了,并且媳婦被搶回家后,在家人或者好朋友的勸說下,尤其是因一時有怨氣而去起訴的女方有可能會和丈夫和好,這種“搶媳婦”的現象對當事人來說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對于這種觀點筆者不敢茍同。現將自己對此問題的簡單看法闡述如下:1、“搶媳婦”現象屬于家庭暴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第一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睆倪@條規定來看,筆者認為“搶媳婦”這種現象應該是屬于家庭暴力。如果能夠認定“搶媳婦”現象為家庭暴力,那法院就可以依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二項(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在調解無效時,應準予離婚)的規定,判決當事人雙方離婚。2、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婚姻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币虼耍绻l生“搶媳婦”的現象,尤其是在離開審判場所后,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進行求救。3、建議修改婚姻法解釋(一)第三十條的規定婚姻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基于這條的規定,在發生“搶媳婦”現象時如果女方受到輕傷以上的傷害,女方就可以依法自訴或者向公安機關機關報案走公訴之路,依法追究另一方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同時依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沒女方沒有受到輕傷以上的傷害,依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第三項(對因實施家庭暴力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規定。被搶的當事人應該可以提起損害賠償。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條規定:“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于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比绻来艘幎?,“搶媳婦”現象中被搶的女方當事人在受到輕傷以下的傷害時就無法提起損害賠償請求,其合法權益就得不到維護。因此,建議對此條進行修改。預防措施一是開庭排期時予以適當的安排。一般女當事人起訴時會在訴狀里提到已經離家出走或者在訴狀中不作敘述而在立案時向立案法官述說在可能被丈夫家人搶走的那份擔心。法院在立案排期時就應該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將這種案件如果屬于法庭管轄的盡量安排到法院機關審判庭來開庭,畢竟,大多數法院機關審判庭的安全保護措施相對法庭要完備得多,主要是因為法庭警力有限。二是開庭審理時審判法官多做工作。當卷宗移送到審判庭時,法官在閱卷時依訴狀能夠看出女方離家出走提出離婚有可能會發生“搶媳婦”現象,在開庭審理時法官要從法、理、情方面多做調解工作,確保司法公正和諧。三是在農村加強普法宣傳力度。借“五五普法”的契機,對婚姻、家庭、人權保護方面的法律要加大宣傳力度,杜絕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四是建立聯動機制?,F在,有的女方怕被搶就暫時不敢離開審判場所,這是暫時的一個逃避,況且,在審判場所短暫的停留再離開也并不一定就能避免“搶媳婦”現象的發生。當事人如果提出讓法院送其回家的要求在目前鑒于法院警力和財力的有限,法院沒有能力全面地去保護每一個有可能被搶的女方當事人。因此,建議建立司法、公安、民政、婦聯、村居委員會等多家單位對此類問題進行協管的機制。
- 上一篇:行政行為與民事行為共同侵權論文
- 下一篇:失敗青叛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