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夫妻訂約權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6 02:58:00

導語:我國夫妻訂約權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夫妻訂約權研究論文

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對這一新增加的條款,法學界稱之為夫妻訂約權。現對該權利作一個簡略的論述。

夫妻訂約權,是指夫妻之間相互訂立契約的權利。它雖然大多涉及財產關系的內容,但就其基本性質而言,仍是夫妻人身關系的一種體現。從法學理論上分析,通常將夫妻財產契約視為婚姻身份的“從契約”。夫妻契約也不排除人身方面的內容,如別居協議等。各國大多肯定了夫妻間的訂約權,允許夫妻于婚姻期間可以隨時撤銷其契約,但以不侵害第三人的利益為前提。目前,我國的法律還只是將夫妻訂約權限定在夫妻財產關系的內容。

我國夫妻訂約權在法律適用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主體

根據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有權享有我國夫妻訂約權的主體是夫妻,包括涉外婚姻。有的夫或妻喪失了民事行為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由其法定人進行夫妻財產訂約活動,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對于夫或妻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能力、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在其法定人的監護下,對夫妻財產進行訂約活動,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在夫妻行使對財產約定的權利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夫妻同樣可以委托人對夫妻財產進行訂約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行為應該以書面形式為之,以防在發生糾紛時,因無法舉證其行為的真實性,而導致該項訂約活動無效。而非法同居關系、通奸、姘居或重婚的男女雙方,不能成為夫妻訂約權的主體。

二、范圍

我國夫妻訂約權的范圍應限于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特別要注意的是,修改后的婚姻法只規定了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可以由夫妻約定,但對于該法第十八條規定的(二)、(三)、(四)、(五)項中的一方財產,不在我國夫妻訂約權的范圍內,夫妻對此財產不可以約定。

三、約定的時間

夫妻訂約權開始于結婚登記后,終結于離婚生效之時,因為在此期間才能形成夫妻的身份。法律適用中,結婚登記的當天和離婚生效的當天是否應屬約定的時間之內?筆者認為:如果當事人不能舉證是在履行登記結婚手續之前或辦理離婚生效之前訂約,結婚登記日應視為約定的時間之內,離婚生效日應視為約定的時間之外。因為履行結婚登記手續后,男女雙方即享有夫妻的身份,當天可以行使夫妻訂約權。辦理離婚時,夫妻應將財產分割完畢。離婚手續在法律生效之前,夫妻一直可以行使夫妻訂約權,直至離婚生效之時。

四、約定的形式

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法律如此規定,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將來萬一發生了糾紛,能有書面材料來反映當時夫妻雙方約定的真實情況,以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司法的有效保護。至于能反映夫妻雙方真實訂約意思的其他形式,因法律沒有規定,所以夫妻不要選擇,否則不會得到法律的認可與支持。

五、約定的內容

夫妻在約定中,可以對法律規定的約定范圍內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在實際應用中,夫妻不僅可以對法律規定的約定范圍內的財產所有權進行約定,也可以對其財產的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進行約定。而且,夫妻還可以對無形資產、未來利益進行約定。例如:知識產權的收益,有的已經實現了經濟利益,有的尚未實現經濟利益,對這方面的無形資產,夫妻可以進行約定,以減少將來可能因此發生的糾紛。

六、約定的效力

約定依法成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嚴格履行,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根據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則,夫妻訂約的效力優于法定的效力。但夫妻訂立的約定在以下的情況會發生無效的結果:(1)主體資格有問題的約定;(2)超過法律規定范圍的約定;(3)超出法律定約時間的約定;(4)非書面形式的約定;(5)約定的內容違法;(6)規避法律的約定。例如為了保障社會穩定、保障交易安全,對夫妻故意規避法律以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以及第三人利益而行使夫妻訂約權的行為,也會被法院認定是無效的行為;(7)違反法律規定的約定。夫妻訂立的無效約定,自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夫妻訂立的約定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七、約定的變更、撤銷與終止

目前,修改后的婚姻法中沒有變更夫妻財產約定的明確規定,但是夫妻已依法對財產作出約定后,又經過雙方協商同意,采用書面形式予以變更,并不違反該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對于夫或妻一方要求變更約定,而另一方不同意變更約定,僅此項糾紛是否可以由法院裁判?法律尚無明確規定,也沒有司法解釋。目前,法院也沒有受理過這類案件,更無此項案由。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作出明確的規定。

修改后的婚姻法也沒有關于撤銷夫妻財產約定的規定,筆者認為,夫妻已對財產作出的約定,不能未經另一方同意而擅自撤銷。

關于夫妻對財產約定的終止,應有以下幾種情況:(1)約定的事項全部履行完畢;(2)夫妻一致同意終止;(3)法律規定終止。

八、法律對夫妻訂約權的一項強制規定

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四十條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該法條的規定,對夫妻訂約時可能產生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彌補。法律在此強制干預,符合我國社會現狀,保護了在家庭中付出較多義務者,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