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自主權立法狀況與民法制度思考

時間:2022-02-22 08:18:00

導語:性自主權立法狀況與民法制度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性自主權立法狀況與民法制度思考

一、性自主權概述

在原始社會中,由于人們性知識的匱乏以及缺乏對性的理性化認識,為了滿足性本能的需要,而完全處于亂交、雜交的狀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基于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需要、人類自身繁衍的需要,逐漸出現了亂交禁忌與亂倫禁忌“,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首先從時間上限制了原始人群的性自由,而后又為了延續后代的需要從空間上限制了原始人群的性自由,這樣在時間和空間上對性自由的限定便產生了義務,同時,在限定的時間和空間以外享受的性自由便稱為權利。”[1]由此產生了傳統意義上的貞操權。

“性自主權”實際上是由傳統意義上的“貞操權”演變而來。

貞操權的客體是貞操,其有兩種含義:(1)堅定的節操;(2)封建禮教關于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規定[2]。通常認為,貞操是指一個人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品行。后來貞操這一概念成為民法上的用語,貞操在英美法系國家被稱為一種不為非法性交的性純潔狀態,在日本法上則被認為是不貞的對立,也是指自然人性純潔的狀態。不同的學者對貞操權也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其中都或多或少地攙雜著封建思想的烙印。對貞操權的保護曾經也是我國封建法律的重要職能之一,但是隨著性權利意識的普及以及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多數學者開始意識到使用“貞操”這一概念有著諸多弊端,開始用“性自主權”來替代“貞操權”了。有學者在批判“西方世界的性自由”時提到了性自主權的概念,并認為根據“社會主義性道德的要求”,性關系和行為必須完全出于雙方的自覺自愿,“性行為的自主權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強行與他人發生性行為是對不自愿者性自主權的侵犯[3]。另外有學者還提到,“男女有平等的性的自由權利,性關系是夫妻雙方真誠相愛、專一嚴肅、歡悅結合的行為?!盵4]其實貞操權與這里所要論述的性自主權是“名異實同”的概念。

筆者認為,以“性自主權”取代“貞操權”更有利于人們對性權益的認識,也便于對性權益保護的明晰,以自主代替原先意義上守身體現了民主與平等的精神,也體現了由義務向權利主體的轉化,有利于徹底屏棄舊時代的性壓迫痕跡,完全與新時代人們的觀念合拍。性自主權是一項具體人格權,其具有主體平等性,人身專屬性,行使受限制性三個基本特點。性自主權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其享有權利的時間為從出生到死亡,不因人而異,也不因時而變。性自主權的客體是性利益,性利益主要包括:(1)主體對自身身體、健康所享有的利益;(2)主體對與性有關的行為所產生的美的感受;(3)與性有關的行為所受到的外部評價;(4)主體對與性有關的行為的自主選擇和支配。但是,性自主權絕對不同于自由權、身體權、健康權、名譽權,更不是在特定情況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排列組合。性自主權是以性為核心,以身體的性器官為載體,與社會道德評價緊密相關的權利,其內容為與性有關的選擇權,決定權,拒絕權和反抗權。其本質是對其自身人格利益的自由支配。因此,概括地講,性自主權就是權利主體享有的以性利益為內容的,自主決定實施與性有關行為的具體人格權。

二、我國性自主權的民事立法現狀、原因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問題

通觀我國當前的民事立法體系,至今還沒有找到性自主權字樣。在《民法通則》中,關于人身權的規定僅有生命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婚姻自主權。剛剛出臺不久的《侵權責任法》也沒有對性自主權予以明確列舉,《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本瓦B保護婚姻、兩性關系的《婚姻法》也未對性自主權有所提及。筆者認為,立法者之所以沒規定性自主權,是立法者在立法過程中故意對有關性的問題進行回避的結果。從古至今,談“性”色變。與歐美等其他外國人相比,中國人的思想還是比較保守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談論有關“性”的問題,一般人都會認為其道德低下,不嚴肅。性學在中國也沒有成為一個專業在大學普及,性教育在各個階層的院校幾乎都無法落實。更何況是我們的立法者了,在面對有關性的立法時就變得尤為謹慎。刑法中的強奸罪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的犯罪其侵犯的客體被解釋為女性的性自主權,也就是說性自主權僅僅是一種被解釋出來的權利,而不是法律直接規定的權利。

私法的空缺導致實踐中出現的法律問題沒有法律依托,只能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用所謂相近的法律去解決。這必然造成法律適用的混亂,以及對原有權利內容的質疑,從而影響了法律的權威性,導致權利保護的缺位。實踐中侵犯性自主權的具體行為主要包括性騷擾、強制猥褻、強奸行為、強迫他人行為等。而我國對性自主權的保護僅限于公法,受害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的損害沒有明確的索賠依據,這必然導致了對受害人性權利保護的不公。

三、我國性自主權的民法規制

(一)我國性自主權的立法思路

通過以上分析,性自主權在我國民事立法中予以規制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緊迫的。

第一,對性自主權的民法規制必須充分體現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分清價值主次。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從法律威脅理論出發,一項法律權利可以被看做是由威脅所創設的義務;從一種得到保護的利益的權利思想出發,一項義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項權利的結果”。[5]但權利始終要處于核心地位。性自主權作為一種人格權,其具有排他性與對世性的同時必須承擔對世義務。即在行使權利的時候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具體包括:(1)權利主體必須尊重他人的性自主權,不得違背他人意愿強行與他人發生性關系或者進行其他性活動。(2)權利主體不得因行使性自主權而造成他人其他權益的侵害。比如患有傳染性性病者同他人發生性關系,造成他人身體健康的損害。但法律仍然要以維護性自主權為主導,以規定相關義務為保障,“民法的本質是權利法”,[6]無論未來民法典怎么規定性自主權,權利的核心地位始終是不會改變的。

第二,必須把性自主權規制于合理的社會道德與必要的公序良俗所能容忍的限度范圍內。也就是說性自主權的行使必須受到社會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限制。具體來說包括:(1)性自主權不得在有國家機關的地方任意行使。囿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國家機器運行的地方隨意行使性自主權必然意味著國家文明的底線被打破,也意味著國家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以及公務人員的職業形象被玷污。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拉鏈門事件”就是對此的真實寫照。[7(]2)性自主權不得在公共場所任意行使。比如在人流不斷的公車、街道、碼頭等場所。(3)性自主權不得在公益性區域任意行使。比如在醫院,學校,科研院所等地方。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空間并不是必然不能行使性自主權,在不破壞國家機關、軍政要地莊嚴形象和運轉秩序下,在不沖擊公眾的性羞恥感、性尊嚴的前提下,在不影響公益形象和社會秩序下,性自主權還是可以行使的。比如我們的法律不應該禁止情侶們在大型廣場上接吻一樣。

第三,對性自主權的規制應當實行原則性與規則性相結合,重點突出規則性,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這是一個立法范疇問題,法的要素包括概念、原則、規則。對性自主權的規制,要體現規則與原則的有機結合,更多的要體現規則的作用,《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公民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憋@然這是一條原則性的規定,司法實踐中若是直接援引這樣的條款進行裁判,其說服力明顯不夠強。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則后,我們就可以有理有據地將那些對性自主權進行無理規制的法律條文消除,同時使性自主權得到更為科學的規制,也有利于增強法官裁判依據的說服力,更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人權,符合以人為本的法治理念。

(二)我國性自主權的立法建議

筆者認為,民法是權利法,體現對人的權利的保障,民法是人法,以對人的終極關懷為使命。在未來民法典體系中將人格權單獨規定,并且將性自主權等具體人格權明確列舉出來,使公民明確了解自己所享有的這些權利,從而可以正確地行使并保護其權益,這也是以人為本和保障人權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所要求的。

有學者認為,不必將性自主權予以明確列舉,可以把性自主權歸入一般人格權當中去。[8]對此,筆者不敢茍同。一般人格權在人格權法中起到的僅僅是提綱挈領的作用,具有解釋、創造和補充功能,解釋創造功能是相對于立法而言的,補充功能主要體現在司法當中,即當具體人格權的規定不夠完備,對新出現的權利無明確規定,而該權利又急需得到保護時,才可以援引一般人格權進行保護,也就是說一般人格權起到的是一個兜底條款的作用。其本是在特殊情況下的權宜之計,是非常態,若如此便把所有新出現的具體人格權都統統歸入到一般人格權當中進行保護的話,那么一般人格權將不再具有補充功能,而直接具有類似與具體人格權的功能,而具體人格權制度的設計初衷則會落空。因此,宜將性自主權作為具體人格權來對待。

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格權,性自主權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有明確的法律予以規制。《德國民法典》第847條第1款規定:“在侵害身體或健康,以及在剝奪人身自由的情況下,受害人所受損失即使不是財產上的損失,亦可以因受損害而要求合理的金錢賠償。”第2款規定:“對婦女有違法道德的犯罪行為或者不法行為,或者欺詐、威脅或者濫用從屬關系,誘使婦女允諾婚姻以外的同居的,該婦女享有相同的請求權。”日本法律采用概括主義立法,對性自主權未設明文規定,但司法實踐中的有關判例卻給予了性自主權事實上的認可。[9]這些發達國家的立法經驗是值得我們去借鑒的。

通過以上討論,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立法建議:第一,在民法典總則中繼續沿用《民法通則》中第5條的規定(民事權益受保護原則)并且在人身權一章中用一個條文具體規定“:公民享有性自主權”。第二,在人格權獨立成編的基礎上,單列一章規定:“性自主權的概念、性質、特征、內涵,行使規則等相關問題”。第三,在侵權責任編的一般規定中明確規定“:侵害性自主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或者在沿用侵權責任法條文的基礎上在第二條第二款“民事權益”中增加“性自主權”;另設專章規定:“侵害性自主權的行為類型,構成要件,和責任承擔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