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關憲法地位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5 03:21:00

導語:司法機關憲法地位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機關憲法地位研究論文

如何貫徹和執行憲法,是當前引人注目的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憲法的明文規定,要落到實處還有相當困難,如法院、檢察院的憲法地位問題就是一例。

根據憲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一府”和“兩院”都必須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13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就是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侵犯。為了保障法官、檢察官的權利不受侵犯,國家還制定了《法官法》和《檢察官法》,明確規定法官、檢察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受到貶損,法官、檢察官的法定權利受到侵犯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有些地方在開展“行風”評議活動中,將法檢兩院與地方政府所管轄的工作部門放在一起;有些地方將法檢兩院納入政府各部門同時下達招商引資之類的任務;某省政府監察廳和“糾風辦”干預檢察機關的辦案,主持對檢察官所謂“錯誤”的查處;某電視臺曾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人列入政府所屬的“部長訪談錄”……,等等。

行政機關職能部門查處行政系統內的違法違紀行為,即使查局長、縣長、市長也是完全合法的。但法檢兩院的法官、檢察官則無權查處。但在現實生活中,某些行政機關及其臨時機構的官員卻濫用權勢,粗暴干涉、阻撓司法機關的辦案活動。

多年前,筆者曾就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與省“糾風辦”的負責人進行一次交談。剛剛觸題,此公就不耐煩地說:“照你這樣說,法檢兩院不屬行政機關管,那好,漲工資的文件也是行政機關發的,你們法檢兩院就不要執行好了。”

我是與他辯論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即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問題,他竟撇開這個主題,拿漲工資的題外話胡攪蠻纏,中止了辯論。但這又是現實存在的問題,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用不漲工資來要挾、強制司法機關屈從于權勢和胡來的。

受到貶損和侵害的法檢兩院,大多采取緘默和忍讓的態度,其有關領導往往不敢挺身而出維護憲法賦予的權利。其中也不乏有認權不認法,自己作踐自己的憲法盲。有的甚至犧牲憲法的尊嚴,犧牲法官、檢察官的法定權利屈從于權勢,這實在是法治和正義的悲哀。

但是,在法檢兩院中,有膽有識的護法之士還是有的。媒體報道,航天英雄楊利偉的家鄉遼寧省葫蘆島市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去年就退出了由市政府“糾風辦”組織的行風評比活動,受到社會關注。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并不是逃避監督,而是維護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其實質乃是維護國家憲法的尊嚴,其重大和深刻的意義不可低估。

凡是憲法觀念強的官員對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都是尊重的,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代表省委班子向社會作出的“八條承諾”,其中一條就是“不干預司法機關獨立辦案。”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對少數地方政府給法院下達招商引資任務的做法作出批示:“地方政府給法院下達招商引資任務,這種做法不妥,請予以糾正。”

司法行政化是嚴重阻礙我國法治進程的一個突出問題,學者劉武俊曾說“司法行政化堪稱司法的病灶”,是“中國司法制度的致命弱點”。

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得不到尊重甚或時受侵犯,其實質乃是對國家憲法的不尊重和侵犯,這是法治國家的大忌和大患。憲法的明文規定得不到落實,法檢兩院的憲法地位得不到維護,法官、檢察官的法定權利得不到保障,依法治國必然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