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效率提高論文
時間:2022-09-03 06:49:00
導語:司法效率提高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效率是對所有國家公職人員的一項普遍性的職業道德要求。它意味著所有與公眾利益發生關系的國家機構,均應以快捷的速度和經濟的成本運轉,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實現國家機關的根本目的。法官也不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將提高司法效率作為法官職業道德的義務予以規定。
一、提高司法效率的必要性
從中外司法實踐來看,各國的司法機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效率問題。有的效率問題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的,而有的則是因為法官的主觀原因造成的。由于法官的原因而造成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效率觀念淡漠;二是法官怠于履行職責,辦事作風(行動)拖拉;三是多次(經批準)超越審限,或者未經批準超審限,或無限期拖延;四是因個人能力限制而導致無法在合理時間內完成職責;五是怠于利用各種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工具或措施、制度,從而造成效率低下;六是惡意拖延,損害當事人訴訟權利;七是浪費司法資源,增加國家支出;八是無謂增加當事人訴訟成本等。這些問題一方面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權威和形象。
解決司法活動中的效率問題有多種途徑。在司法實踐中,常有向(法官)素質要效率、向制度要效率、向改革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率、向科學技術要效率等口號,這些努力的確發揮了相當的積極作用。同時,我們認為,從法官的職業道德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也會有明顯的成效。我們要從職業道德角度為法官設定一些義務,從法官的道德、良知層次上,督促其糾正或避免上述問題。因此,《準則》明確將“提高司法效率”作為一項基本準則確定下來。
二、提高司法效率的基本要求
所謂提高司法效率,是指法官應當迅速、快捷、高效地履行司法職責,消除拖拉作風,嚴守審限規定,遵守案件管理制度,學習運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積極探索提高效率的途徑,節約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成本。因此,提高司法效率首先是為方便當事人而提出的一項要求,其直接效益首先體現在當事人身上。同/時,司法效率也是國家(社會)司法資源的利用效率,即要求司法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用。另外,提高司法效率同時也要求法官勤勉敬業,恪盡職守,其直接作用便是司法效率的提高。
當然,強調提高司法效率還必須正確處理效率與司法公正的辯證關系,正確處理司法職責的迅速履行與節約當事人訴訟成本的關系,正確處理效率與質量的關系。
三、提高司法效率的具體要求
根據《準則》的規定,法官在職業道德方面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嚴格遵守審限
超越審理期限,一方面是違反了訴訟法的規定,同時也違反了法官的職業道德義務。根據訴訟法的規定,法官應當遵守相應的案件審理期限。遇有特別情況不能在法定審限內結案的,應當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延長審限的手續。不得未經批準超期審理,也不得無故超越審限。
實際上,對法官的職業道德上的要求比普通的遵守審限義務更加嚴格一些。這是因為,從職業道德角度要求,法官不僅應當在審理期限內完成職責,而且應當在審理期限內盡快地完成職責。具體說來,某些案件可能并不復雜,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審限規定的六個月或三個月的時間。但是,有的法官只是機械地要求自己在該期限內完成職責,而實際上把一些本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審理完的案件,拖了較長時間。這種行為看似在審限內結案,但實際上仍然違反了職業道德上的要求。
2.監督當事人及時完成訴訟活動
法官在審判活動中特別是在法庭上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監督當事人遵守訴訟程序和各種時限規定,有效控制各項訴訟活動的時間,掌握案件審理的合理進度,避免因當事人的原因或法官指揮不當而導致的延遲,確保審判活動的效率。實踐中,有的當事人由于能力、經驗、知識等方面的原因,拖延了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從而無謂地增加了審理時間,影響了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法官應當在不違反其中立地位的前提下,督促當事人或其人提高效率,減少拖延,遵守法律規定的時限或合理期限。
3.法官的職權活動應當充分考慮效率因素
首先,法官應當樹立有利于司法效率提高的工作作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履行司法職責,不得無故拖延,貽誤工作,及時、有效、審慎、適當地完成本職工作。
其次,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有權依法采取或不采取各種程序性措施,例如延期開庭、休庭(等對方當事人取證、重新鑒定等),這些措施都可能影響案件審理的正常進行,影響效率。根據職業道德的要求,法官在采取此類措施時,必須充分考慮效率因素,合理安排各項工作。
第三,法官應當尊重其他法官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時間。例如,法官決定中止審理的,應當嚴格依照有關訴訟法的規定,并考慮可能因中止審理而造成的效率方面的代價,包括對當事人的代價,最終作出合理的決定。同時,法官在合議或討論案件時,應當注意與其他法官有效地合作,以公允、正確的態度與其他法官共同完成審判任務,而不應無謂耽誤時間。
4.勤勉敬業,改進工作作風
勤勉敬業,是一個合格法官應當首先具備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其內容十分豐富。根據《準則》的要求,法官應當勤勉敬業,全身心地致力于履行司法職責,不得因個人原因影響司法職責的正常履行。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法官應當以高度的責任心從事審判工作;二是法官應當致力于履行各項司法職責,把主要精力投入司法職責之中;三是法官應當以克制的態度對待手中的權力,不得濫用;四是法官應當勇于開拓創新,積極進取,不能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但同時應當遵循客觀規律;五是法官必須勤研法理,鉆研業務,精益求精,掌握履行司法職責所必需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