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先例判決制度
時間:2022-04-06 05:36:00
導語:探究先例判決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初建立先例判決制度的目的不過是規范一下我們法院內部的判決,使法院工作更能夠體現出公正和效率。但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引起關注和討論,始料未及。鑒于許多同志對先例判決尚不十分了解,有必要予以澄清,并對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先例判決制度的產生和構筑
所謂“先例判決制度”,是指經過某種程序被確認的“先例判決”對今后處理同類案件具有一定的拘束力,其他合議庭或獨任審判人員,在處理同類案件時應當參照。它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先例判決制度中的先例判決首先是根據成文法的規定做出來的,其他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在處理同類案件時參照該先例但并非援引該先例,而是應當根據成文法的規定做出后來同類案件的裁判結果。所以,先例判決不是法官造法,更不是法的淵源。該項制度能最大程度地解決目前成文法制度的不足之處,并吸收判例制度的精髓部分,摒棄判例制度中與我國現行法律沖突的部分。
1.案例遴選。先例判決的范圍應確定為經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對人民法院有指導意義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典型案例。具體包括: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審判技巧、運用證據、適用法律等方面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件;本院審理的新類型案件或者法律規定不明確容易產生歧義的案件;審理中較成功地把握住相關立法原則和法律精神的案件;其他對本院審判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件。各個審判業務庭定期挑選符合條件的優秀的裁判文書報法院的研究室初審。
2.審判委員會的審核。一個案例是否作為我們的先例判決,應當由審判委員會決定。一旦案例通過審核,就由案例轉變為先例判決,并在本院范圍內公布,成為本院的先例判決。
3.先例判決形式方面的統一。實行先例判決制度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裁判文書的質量。因此,一個先例判決,要重視實體部分的分析和說理。另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對該裁判文書的點評,闡明該案件得以做出該裁決結果的要旨,這才是對此后同類案件指導的重點之所在。
4.新舊先例判決的更替。隨著法律的頒布、修訂,先例判決的修訂也在所難免。在本院適用新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第一個案件的裁判文書,經審判委員會審核確定為先例判決的,就可代替舊的先例判決而成為新的先例判決,從而保持先例判決的可持續性和指導性。
5.被再審改判的問題。被確定的先例判決,應當是一審生效的判決或二審被維持原判的判決。但鑒于我國訴訟法中審監程序的存在,先例判決同時也面臨著有被再審改判的可能,這就會有先例判決的廢止、修訂問題。這仍應當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6.關于先例判決的和匯編。先例判決的包括在本院的內部對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的和向當事人的。前者是要達到一個法院對同類案件大體一致的裁決結果的目的;后者是要通過先例判決使當事人能預測本身糾紛的最大可能的訴訟結果,使當事人了解同類案件會在法院產生的裁決結果,向當事人展示司法的公正。
而先例判決的匯編,是在先例判決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后,由專門的機構或研究室定期匯總,分門別類,按照刑事、民事、行政等成冊,以期更好地實現先例判決的法律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先例判決制度的實踐及其效果
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經過調研和論證,本著“例以輔律,非以破律”的原則,結合我國法院的實際情況,依法建立了先例判決制度,確定了一批具有指導性、代表性的案件和審理中較成功地把握住相關立法原則和法律精神的案件,作為該院的先例判決。
>比如,在刑事方面,通過先例判決對常發性案件的量刑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統一了裁判尺度。如法官在審理(2002)中刑初字第219號被告人和振興盜竊一案時發現,該案和作為先例的(2002)中刑初字第198號判決的莊彥博盜竊一案的情況相似,兩個被告人的身份都是學生,采取的手段、盜取的金額以及悔罪表現方面,都十分雷同,遂比照(2002)中刑初字第198號判決,也作出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萬元的刑罰。在民事方面,通過先例判決,對法律中許多模糊不清的概念予以明確,諸如什么是公平合理,什么是合理期限,什么是正當事由等。如該院在原告劉政軍訴被告河南泰隆商場有限公司買賣合同質量糾紛一案的先例判決中明確:不能確定是打假行為還是購物自用的,合理購買商品的行為人均為消費者。這就為今后審理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1+1”賠償的案件統一界定了“消費者”概念。
在實踐中,先例判決的施行基本達到了設立該制度的初衷。
1.正確指導適用法律,減少了改判和發回重審的情況。
2.更有效地利用了司法資源,提高了司法效率。經過審判委員會審核的先例判決,體現了本法院最高審判組織對這一類型案件的意見,經過后,同類案件就不需要再次提交審委會討論。與去年同期相比,該院審判委員會召開會議的次數下降了50%,研究的個案下降了近80%。審理案件的法官通過對先例判決的了解,大大縮短了做出判決的時間。許多案件是由于當事人通過類比推測的方法預測了訴訟結果,主動要求調解或以原告撤訴結案的。比照去年同期,該院的上訴率下降了12個百分點。
3.合理規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體現司法公正。
4.統一法律概念的認識,總結法律原則。
5.改善裁判文書的質量,樹立司法權威。
6.保持判決的基本一致,發揮法的指引作用。
三、需要說明的問題
先例判決是衡量自由裁量是否規范的標尺,是給自由裁量行為一個“度”的規范。它本身不創設立法原則,而是在規范法官使用法律,是在法律規定的彈性幅度內,合理地規范統一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也是在法律沒有明確、詳細、可直接操作的規定或規定模糊的情況下,需要發揮法官的主觀能動性時,合理地統一裁判規則。我們注重的只是遵循先例,只是在正確適用我國法律的同時保證本院裁判結果的大體一致。除此之外,還需說明的是:
第一,關于先例判決是否可以具有一定的拘束力的問題。我們認為,先例判決對其后審理的同類案件應當具有一定的拘束力。其一,《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審判委員會是法院內部的最高審判組織,審判委員會對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具有指導和監督職能。但這種指導又不能通過規范性文件進行(那是司法解釋),因而,只能通過具體的案件來實現,先例判決是將審判委員會對審判業務的指導具體化了。如果先例不具備任何拘束力的話,那么,審委會對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的指導作用只能是一句空話。其二,上級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判決具有一定的拘束力這種事實誰也無法否認。而從憲法的角度講,上下級法院之間業務上也是一種指導關系,并非領導關系。因此,審判委員會對本院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應當具有一定的拘束力的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其三,法具有繼承性,法也應當有穩定性、一致性和連貫性,這決定了依據法律規定做出的先例判決必然對其后審理的案件產生影響,其后審理的案件應當對其參照處理,即先例判決約束其后審理的同類案件。但先例判決的拘束力不同于判例法的在同級法院之間先判決對后判決的拘束力。它是一個法院內部對自己以往先例的遵從,不存在其他同級法院遵從該先例,更不是要上級法院也遵從。最后,“一定的拘束力”顯然不是像法律那樣具有“強拘束力”。這種拘束力是只對本院后來審理的同類案件具有指導的效力。
第二,關于創立先例判決的主體資格問題。基層人民法院也是一級審判組織,無論哪級法院、哪位法官對案件的審判權力和對法律適用的權力是平等的。每個法院、每個法官都有對法律理解的權利,先例判決制度只是更規范、更準確地適用法律,使某一地區在適用法律上達到統一。如果連一個地區的法制都不能統一,就根本談不上一個國家法制的統一。所以,先例判決制度根本就不應當涉及主體是否適格問題。試想一下,如果基層法院無權制作先例判決,規范本院法官對法律的適用和自由裁量權的話,那么,最高人民法院制作下級法院應當遵照的個案批復權力又從何而來呢?依照我國法律規定,最高法院同樣沒有造法的權力,它和其下級法院做出的先例判決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拘束力和拘束范圍大小不同,因為它和下級法院之間也只是一種指導關系。另外,即使在英美法系國家也并不排斥基層法院創設判例的權利。
總之,先例判決的出臺正是為了規范法律的適用,規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客觀上也達到了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審判效率的效果。
- 上一篇:開題提綱報告網絡教育
- 下一篇:探索民訴中發回重審規則的問題及更改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