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養立法論文
時間:2022-08-27 10:32:00
導語:勞動教養立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勞動教養立法工作順利、健康發展的立意出發,本文專門就有關勞動教養立法工作進程的幾個基本問題,應當說是比較基礎、邊緣和綜合的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我認為,對這幾個基本問題的正確認識,是實現勞動教養立法科學化的基礎和前提。
我對中國勞動教養立法基本形勢的認識可以簡括為“四個歷史必然性”:
(一)中國勞動教養獨特存在的歷史必然性
中國的勞動教養產生、存在和發展于中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功過是非”無需專門和過多的評價,簡單地講,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至今確有其一定的歷史必然性。現在困擾勞動教養的法治和人權兩大難題,在勞動教養產生時代的中國社會普遍地還沒有形成為一個問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政府的行政權和司法權也沒有什么明顯的界限,行政權的范圍和規則也都沒有明確、嚴格的規制。這是勞動教養問題與監獄行刑問題的最大區別,也是勞動教養立法遲遲難以出臺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我認為,今天進行勞動教養立法時,從實際的意義上講,無需過度地對現實的勞動教養進行這種“回頭看”式的價值層面的分析和評判,而只需從現實的要求和發展的趨勢出發即可。
(二)中國勞動教養立法問題提出的歷史必然性
基于同樣的緣由,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幾乎與當時的勞動改造立法同步,勞動教養立法問題也被歷史性地提到了人們的面前。這個時代不僅僅是中國提出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社會正在發生真正的歷史性變革。法制和法治成為社會生活普遍的基本規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人們尚欠清晰的理念中特別是在與勞動改造結合的意義上,提出勞動教養立法問題是必然的。但出乎人們預料的是,正是在進行這種勞動教養立法的努力中,才逐步發現了勞動教養與監獄問題的根本不同。政府權力的規制、公民自由和權利的確認以及勞動教養的司法化建構等,都是監獄立法不曾遭遇的十分復雜的問題。
(三)勞動教養立法現狀的歷史必然性
我們對勞動教養立法現狀的基本認識是,在過去15年左右的時間里,中國社會不具備出臺勞動教養法的條件,勞動教養立法的時機發育尚不成熟。至少我們現在還難于形成對勞動教養立法問題的科學認識,今天的勞動教養立法應當從零開始,從科學性的而不是工作性和事務性的調查研究開始。因為,目前在缺乏必要論證和準備的條件下,直接從事勞動教養法典起草的立法工作的社會條件、理論準備和實踐基礎都是不充分的。
首先,勞動教養立法與國家的體制即憲法規定的國家與公民和個人的關系有關、與政府的行政權力有關、與國家的司法程序有關、與國家的司法體制特別是刑事司法體制有關。因此,必須基于對中國社會結構、政治經濟形勢和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等一系列基本問題的正確認識,才能真正把握勞動教養立法的要領。上述客觀情況實際上對勞動教養立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離開了對這一社會條件的科學而深刻的分析,勞動教養立法就只能是就事論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某種意義上講,前15年勞動教養立法就是走過了這樣的路程。
其次,勞動教養立法工作的健康進行有賴于一系列基本理論準備的支持。這些基本的理論準備包括: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家、政府-公民-個人”關系及其對國家和政府體制的影響;國家和社會結構的變遷及其對“權力-權利”機制的影響;國際社會刑事立法、行政立法和人權保障的發展方向;中國社會現階段法治社會建構中包括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在內的刑事法制的改革與完善、政府行政處罰的分析;在憲政體制、刑事法制、行政法制和司法程序中對勞動教養問題的定性和定位;等等。這些重大的基本理論問題,都是需要在進行勞動教養立法時進行專門、系統和深入研究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勞動教養立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第三,類似中國勞動教養的實際作法,在國外早已存在,諸如保安處分、違警罪、輕罪等皆有相同或者相似之處。盡管這些國家的基本國情、立法思想和具體作法等都未必適合中國國情,但應當說在基本的方面,它們對中國的勞動教養立法都具有重要的和直接的借鑒意義。可是,由于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我們從客觀的角度對之進行比較系統的考察和研究還相當薄弱,特別是從中國勞動教養立法借鑒角度的理性觀察更是十分微弱,甚至當我們帶著自己的某種框架或者期待去了解時,還會覺得那些東西與中國的勞動教養是“零相關”,對中國國情而言,那些東西根本就是“水土不服”,其實并不盡然。所以,目前從借鑒和使用人類文明成果及國外有益經驗的角度看,我國勞動教養立法法典直接起草的條件也不成熟。
(四)勞動教養立法新思維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基于上述勞動教養司法實踐和立法問題的基本狀況,便形成了如下人們不愿看到的局面:第一,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法治的國度里,勞動教養成了法治建設和完善中的法治“荒地”;第二,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國家里,勞動教養又成了一個被敵對勢力用作攻擊中國人權狀況口實的人權“荒地”。從客觀上講,這種困窘成為勞動教養立法新思維的產生的直接和巨大的力量源泉!同時,近20年中國民主、法治、人權理論的研究和改革實踐,也為勞動教養立法新思維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條件,成為產生科學、合理、完善的勞動教養立法新思維的事實基礎。
- 上一篇:我國公法變遷論文
- 下一篇:違憲審查自我裁判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