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
時間:2022-07-27 10:24:10
導語: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解決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某高職院校與當地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合作,共同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現代學徒運行機制,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該文將學徒制試點作為案例,首先介紹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和意義,然后提出構建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的建議,最后對現代學徒制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實踐進行分析,以期提供借鑒。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現代學徒制;協同育人機制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成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但專業人才數量卻滯后于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再加上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諸多方面的不足,導致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要。而現代學徒制可以有效解決訂單式培養存在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培養模式可以整合學校和企業的資源,由二者共同承擔成本和共享收益,并且政府部門會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有助于校企聯通,產教融合的實現。因此,對此項課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和意義
現代學徒制屬于培養職業人才的全新模式,通過對學徒培訓和現代學校教育思想的整合,以校企合作為條件,以學生能力發展為導向,以理論和實踐課程為基礎,最終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實踐結果表明,現代學徒制培養出的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具有非常強的實踐能力。這項制度的實施,可以使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并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而使職業教育五個對接達成。與此同時,現代學徒制還能解決傳統訂單式培養存在的問題,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把握時機,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促進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途徑[1]。
2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的實踐———以某高職院校城軌交通專業為例
2.1傳統訂單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
傳統訂單人才培養模式與現代學徒制相比,其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城軌交通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強。入職培訓和在崗培訓,是城軌交通企業提升人才質量的主要方法,對在校期間人才培養缺乏足夠的重視。并且,城軌交通企業不同于普通企業,企業自身建設和運營成本較大,經營效益偏低,很難承擔育人成本。并且,實習安全性同樣影響了城軌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再加上,受到當前招生制度的影響,城軌企業在選擇人才時,存在滯后性的特點。上述現象的出現,使城軌交通企業參與在校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大打折扣,不利于校企合作和協同育人[2]。第二,高職院校配套制度和措施與企業需求嚴重不符,具體表現為高職院校缺少勝任實踐課的教師,再加上,學校與企業聯系較少,因此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需求相脫節。同時,學校實習環境和企業環境之間的差別較為顯著,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學生實習實訓質量受到了影響。第三,學生學習動力匱乏。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工作已經確定,不存在就業危機,因此,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比較松懈,學習動力不足,不重視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2.2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
與訂單培養方式相比,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使企業主動參與到人才培養模式中。現代學徒制雖然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的教育成本,但教育成本投入,卻有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不僅可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還能保持成本與收益的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現代學徒制培養出的人才與企業需求相符,可以幫助企業節省人才招聘和培養成本。第二,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制度改革。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是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制度改革的有力舉措,在校企建立合作關系后,學校需要將企業需求作為依據,對原有教學方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時間分配進行調整,這對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和運行機制而言,可謂是嚴峻的考驗,為滿足企業需要,高職院校需要推動人才培養制度改革。第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推動了教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在學校和企業擁有了不同的身份,在學校是學生,需要遵守學校的規章管理制度,在企業是學員,需要學習企業文化和精神,在學校和企業的雙重作用下,學生綜合素質和環境適應能力會顯著增強。再加上,企業還會為學生提供薪酬和繳納保險,使他們的經濟壓力和后顧之憂得到了緩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3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的實踐
北京市某高職院校與北京地鐵簽訂了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協議書,明確校企雙方的責、權、利,明確學徒的“雙身份”,形成了包括校企合作制度、人才培養協議、招生招工流程等多項研究報告和文件。校企一體化協同育人正式開啟。2015年學校和企業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人才培養協議,并對城軌交通運營管理、城軌交通通信信號、城軌交通配電技術等專業進行改革,城軌交通運營關鍵崗位技能人才現代學徒制培養正式開啟。為滿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學校和企業聯合成立了以領導小組為核心的組織架構,主要包括工作小組、招生團隊、教學團隊、管理團隊和職業素養培養團隊,并劃分了各小組和團隊的職責。具體措施如下:2.3.1現代學徒制班級管理方法的制定在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建立后,企業和高職院校需要明確自身所承擔的職責,并在此基礎上,對校企合作育人機制進行完善,打造一體化育人平臺,形成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同時制定現代學徒制班級管理方法,將教學工作安排和學徒崗位工作特點作為依據,確定學徒工作內容及崗位。并且,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環境,高校應該在學徒班級實施企業管理方法,營造職業氛圍。此外,還應編制現代學徒制班級職業素養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的培訓,使其提前接受企業文化的洗禮[3]。2.3.2校企聯合開展招生工作高職院校的招生模式主要以自主招生為主,招生工作由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開展,在前期工作中,該院校和軌道交通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優勢進行了宣傳,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學生的目光,并鼓勵學生直接報考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在面試環節,由企業派出專業人士擔任面試官,依據企業的用人需求和標準,選擇合適的學生,對面試通過的學生,將其編入到試點班級,學生自進入學校之日起,就會與學校和簽訂三方協議,該協議規定了三方的權利和責任,如下所述:第一,學生。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分別是學徒和員工,學生需要遵守學校和企業的規章制度。第二,學校,學校應積極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權益受到侵害時,學校應幫助學生維權。第三,企業,在學生在崗期間,企業應保障學生安全和權益,并給予其一定的薪酬,并將學生視為正式員工,為其配備防護用品和工作服,同時享受正式員工的福利待遇。2.3.3發揮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優勢高職院校和企業具備不同的資源優勢,對二者資源優勢進行整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對企業和高職院校而言,可謂是嚴峻的考驗,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者都會面臨場地和經費難題。但本文所研究的高職院校和軌道交通企業,抓住了省級地鐵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契機,在經過大量調研和論證后,制定了實訓基地建設方案,企業會在三年內投入1000萬元資金用于設備采購,并為設備安裝調試的全過程提供技術指導,而學校則提供建設實訓基地的土地。為增強教學效果,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校企雙方還與某車站對接,建設了同步傳輸系統,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車站的工作場景,使課堂教學和工作場景同步互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提前感受工作氛圍。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擔負教育成本。為確保現代學徒制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投入了教育資金,其中,學校所投入的資金主要用于支付師傅帶徒弟的薪酬、班主任津貼和開展文娛活動所使用的費用。企業所投入的資金,則用于支付學徒工作服、防護用品、交通補貼、餐飲補貼、開展職業競賽、獎助學金和企業文化宣傳活動開展。總之,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緩解了學校和企業的資金壓力,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擔,為城軌交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校企互聘共用師資隊伍。在校內雙方合作后,需要共同組建以現代學徒制試點為基礎的教師團隊,從而實現校企互聘共用師資隊伍。自2015年起,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密切交流,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開發了軌道交通崗位技能鑒定體系,并利用該體系對學徒的職業技能進行評價。企業在體系研發過程中投入了數百萬元的資金,目前,體系已經在試點專業實施,在鑒定和考評學徒職業技能的同時,還是城軌交通專業人才的見證,促進了教學標準和崗位職業標準的接軌。解決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中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工作內容相脫節的問題。比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雖然學生在校期間能夠考取電工證和電梯證等證件,但這些證件卻與軌道交通企業自身的職業資格標準不符。但現代學徒制實踐,可以在日常教學和學校考核體系中,分別融入企業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學生通過學習,不僅可以修夠學分,同時還能通過企業的考核,并獲取企業內部頒布的職業資格證書,最終實現雙贏[5]。2.3.4構建雙主體育人機制職業技能鑒定體系的構建,為雙主體育人機制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校企合作后,企業和高職院校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該方案的制定依據為崗位工作內容和特點。與此同時,還制定了各類教學文件,主要包括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師標準和質量監控標準,通過方案和文件的落實,增強教學效果。第二,校企雙方共同探索課堂體系調整的方式。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編制了專業教材,并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崗位工作內容和標準,提高崗位和教學的銜接性,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也因此而增強[4]。比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的時間較晚,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時效性不強,北京市某高職院校與軌道交通企業達成合作,借助“北京地鐵春運志愿者服務”活動,采取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實訓室和工作現場的無縫銜接,這種工作和學習同時進行的教學模式,提高了人才培養效果[6]。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軌道交通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人才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傳統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由于存在諸多方面的弊端,無法滿足軌道交通企業的需要。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某高職院校與軌道交通企業聯合開展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并推動現代學徒運行機制的實施,不僅提升了軌道交通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還使軌道交通企業的用人需求得到了滿足。
參考文獻
[1]靳麗麗,陳錦生.基于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地鐵訂單班為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6):80-82.
[2]么艷香,于欣杰,邊國興.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人才培養探索[J].科技視界,2020(29):104-105.
[3]楊君鵬,隋爽,孫曉梅.現代學徒制背景下職業院校閉環式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以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城軌交通運營專業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8):31-33.
[4]黃立,周平.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的構建研究[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1):91-94.
[5]董月輝,黃欲立,宗楊.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踐行現代學徒制”的探索———以濟南護理職業學院藥學專業銷售方向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52):70-71.
[6]沙宏偉.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運行機制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124-125.
作者:張潮杰 單位: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 上一篇:網紅經濟在旅游消費的影響
- 下一篇: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