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地質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2-01-19 02:36:32

導語:復雜地質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復雜地質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運用

摘要:巖土工程勘察是地質勘測的關鍵環節,地質條件對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有直接影響,隨著地質條件的復雜化,勘察工作的難度也會增加。加強對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運用的研究,對于提高對地質結構掌握的全面性和巖土工程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具有重要意義?;诖?,文章主要分析了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應用要點,并對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進行了探討,同時提出了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實施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巖土工程項目建設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復雜地質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地形具有復雜多變的特征。在巖土工程項目實際施工中,地質條件的復雜化會直接增加巖土工程勘察的難度。針對不同的復雜地質條件,所需要運用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也有一定差異,勘察技術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能夠根據不同復雜地質條件采取合適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以提高勘察效果,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保障。深入研究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及運用有效策略,是提升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運用效率的重要課題。

1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運用要點

1.1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分析是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運用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應當關注的重點。在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運用過程中,只有保障地質承載力滿足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實際需求,才能夠保障技術順利實施。特色是在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地質勘察中,需要加強對其進行水力資源要點分析的重視度,確保通過分析控制相應要點找出相適應的巖土工程勘察標準。因此,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地基承載力分析發揮著重要的管理作用,勘察工作必須以地基承載力分析為基礎,才能保障勘察工作順利進行。1.2勘測點距離。合理設置勘測點距離,是確保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規劃順利實施,保證巖土工程勘察效果滿足工程需求的重要前提。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巖土工程勘察時,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以及勘察工作的實際要求,科學設置勘測點距離,確保得出的對應勘測效果滿足要求,為巖土工程勘察奠定基礎。此外,工作人員還需要通過細化測勘探試點,合理調整設置,滿足巖土工程勘察實際要求。

2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2.1室內試驗技術。該技術是指對工程現場進行模擬的一種技術。在工程開始前,通過選擇與施工現場類似的地域環境進行模擬工程勘察,分析在實際勘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在室內試驗中,應當合理選擇能夠反映工程現場地質條件的巖土測試樣品,提高對巖土層工程形狀的反映度,從而提升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在選擇測試樣品時,還需要保證其保持原狀,以此確保檢查結果的可靠性。在室內試驗中,通過對巖土性質、指標進行分析,為實際勘察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同時,通過室內試驗,還可以對巖土地下環境進行分析判斷,包括其土層壓縮性、地下水類型等。因此,采用室內試驗技術能夠為巖土工程勘察提供豐富的理論基礎,為其順利實施提供可靠保障。2.2地質測繪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通過地質測繪,對工程區域的地形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同時對區域內地質構造、地下情況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實現對工程區域地質條件的全面掌握,包括地貌單元、巖土性質及分布、形成年代等,以此來完成對巖土層風化程度堅定等各項工作,提高勘察數據的精確性,保障勘察工作的順利完成。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現代測繪技術及儀器也實現了快速革新,地質測繪實現了快速發展。地質測繪是通過全球GPS定位技術、遙感技術等,實現對特定工程區域進行測繪,從而全面了解該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對其地形地貌以及地質進行科學劃分,為工程后續順利實施提供保障。2.3巖土鉆探技術。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中,巖土鉆探技術時其中重要內容。巖土鉆探主要是借助地質鉆探設備來實現的,主要包括動力機、鉆機、泥漿泵等,其中,鉆機是地質鉆探技術設備的核心部分。在巖土鉆探技術應用中,較常使用的鉆機包括GXY-1、XY-2兩種型號,鉆探方法主要運用巖芯鉆探法。各類巖土層的巖芯采集率具有一定差異,例如砂土層的巖芯采集率約在75%,而黏土層可達到90%。除了巖芯采集,巖土鉆探技術還可以運用回旋鉆進法、泥漿護壁法等。為保證巖土鉆探技術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土層深度不同,分別進行采樣分析,并根據土質差異化特點采取相應的操作手段,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2.4原位測試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中,較常采用的原位測試技術時靜力觸探、動力觸探、旁壓檢測以及靜載檢測等技術。在采用原位測試技術時,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做好調零工作。尤其在溫度變化較大的地區,地濕與氣候的差距比較大,觸探指標的差別也會更加明顯。在靜力觸探技術中,采用裝置主要是液壓靜力觸探探頭,在做好準備工作后,借助計算機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靜力觸探技術比較適于在軟土、一般黏性土以及砂土等土質中的使用。

3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應用的優化策略

3.1優化地質測繪技術。針對復雜地質條件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是對工程區域的地形地質環境進行深入探究,以掌握工程區域的地質和地形特征,獲取工程區域的底層數據,以及存在的不良地質數據,為做好復雜地質劃分工作,以及掌握工程區域巖土分布情況奠定基礎。優化地質測繪技術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重視提升地質測繪技術水平,加強對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運用,從而獲取更加精準的測繪數據,對工程區域巖土性質、成因及年代有準確的掌握,為工程勘察順利實施奠定基礎。3.2優化勘察與取樣技術。巖土結構形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巖土工程勘察的深度與間距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區域勘察時,對勘探孔深度的要求更高,需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合理加深勘探孔。同時,地質情況不同,所要求設置的勘探點的間距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需要對勘探點間距進行調整,適當縮短間距。簡單地質條件區域勘探點間距約在150~300m,復雜地質條件區域間距則在50~100m。合理加密復雜地質條件區域勘探點,才能夠確保巖土工程勘察結果的精準性和可靠性,為后期工程施工安全順利提供保障。3.3完善巖土工程勘察制度。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難度大大增加,為確保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則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規范性,以滿足工作實際需求。在實際工作中,首先,相關人員需要詳細研究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明確巖土工程勘察的技術重難點,并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及相關數據分析,選擇最適用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確保技術運用的精準性、有效性。其次,建立完善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規范,建立健全標準化體系,為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技術標準,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在實施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時,能夠有據可依,最大限度降低工作中出現的誤差。3.4掌握巖土工程勘察資料。在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工程區域進行巖土工程勘察時,需要對相關資料有全面、準確的掌握,通過對相關資料的總結整理,為工程勘察提供準確可靠的參考,同時形成可靠的報告材料,提高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可參考價值。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通過對巖土工程勘察資料準確掌握,分析其具體參數,對無效信息進行剔除,精簡數據,有效提高勘察資料的使用效率,并且有效控制數據記錄及匯總的規范性。3.5做好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位對勘察工作有重要影響。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工程區域地下水狀況的詳細分析,分析其開采情況。根據分許研究數據,得出地下水位的增長趨勢,并計算分析出合理的最高水位值。通過對地下水進行勘察,有效避免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受地下水影響,降低工程勘察的工作效率與質量。

4結束語

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地質條件的復雜化會增加勘察工作的難度與危險系數。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提高對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運用水平,不斷優化地質測繪技術及勘察取樣技術等,嚴格遵守相關制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根據復雜地質條件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勘察技術,為巖土工程勘察效率與質量提供保障,從而為巖土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源.探究貴州復雜地質條件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方法[J].西部資源,2020(3):124-125.

[2]楊長民.隧道復雜地質環境下的巖土工程勘察與評價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0(8):259-260.

[3]倪潯.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方法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7):91-92.

[4]朱鴻,王陽.復雜地形地質條件巖土工程勘察及實踐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20(6):196-197.

作者:王新蓉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