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目標成本實現效益論文
時間:2022-06-13 09:18:00
導語:制定目標成本實現效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目標成本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從制定的目標不夠全面、目標成本管理缺乏人性化因素、資源配置不夠優化、缺乏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機制、忽視戰略成本管理和價值鏈分析等方面展開分析,提出拓寬目標成本管理的目標包含面、在目標成本管理中注重人性化管理、重視資源優化配置、重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注重戰略成本管理和價值鏈的分析等解決思路。
關鍵詞:目標成本管理;價值鏈;人性化管理
目標成本是根據企業的目標利潤,以及既定的價格等生產經營目標制定的,即目標成本=目標收入-目標利潤。目標成本管理是企業為保證目標利潤的實現而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其營業成本應控制的限額,或者說事先確定的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奮斗目標,以目標成本為依據,通過目標成本的分解、落實、控制和考核等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實行全面、綜合的管理,以期達到實現企業效益目標,但是,有關目標成本管理的實際應用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一、企業在目標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問題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重視成本管理,應用目標成本管理的企業也在不斷探索改進目標成本管理的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制定的目標不夠全面
很多企業在目標成本管理過程中,僅僅把目光放在原材料和人工費以及辦公費上,而對于其他方面的成本考慮的較少,如設備的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內部物流、最優訂貨批量、科學決策等方面,基本上都局限于產品的制造過程,然而,現在的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只考慮產品的制造成本會造成企業投資、生產決策的嚴重失誤。從成本動因的角度去考慮,企業的任何一種產品從投產到獲利,其成本絕不能僅僅理解為制造成本,而是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包括產品的制造成本、開發設計成本,也包括使用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和廢棄成本等一系列與產品有關的所有企業資源的耗費。正是由于觀念上的束縛,這些年來,成本管理對提高企業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約了企業技術進步,妨礙企業發展。
(二)目標成本管理缺乏人性化因素
在我國很多企業當中,實行目標成本管理雖然在制度表面上看不出多大的問題,但是對員工情感和主觀能動性方面考慮的太少,很多員工在工作中都是被動接受,缺少尊重,缺少建議權利,缺少崗位創新,從而不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實際上,員工在企業生產以及各個環節當中都是起主導作用,只要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了企業的業績才能真正上升,在每個環節當中嚴格執行目標成本,只能適當降低目標成本。企業生產中員工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導致生產效率降低,從而導致各個環節中的生產成本明顯升高。
(三)資源配置不夠優化
相對于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爭取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服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對一個企業乃至于一個班組的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成本也就相對較高。
(四)缺乏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機制
我國國有企業普遍比較重視引進和模仿,忽視發明和創新;重視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視其向生產力的轉化;重視生產經營的組織,忽視崗位創新與個人創造性的發展,只注重從挖潛節約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而一項新技術、新發明的運用所產生的成本競爭力遠比我們通過內部挖潛帶來的競爭優勢大得多。缺乏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機制使企業沒有競爭優勢,實際成本難以降低。
(五)忽視戰略成本管理和價值鏈分析
在市場上,真正有意義的是整個經濟過程的成本,企業必須清楚與產品有關的整個價值鏈中的所有成本。而我國大多數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卻容易陷入下列誤區:如管理者較重視生產成本的控制而忽略對營銷成本、服務成本和后勤成本的控制;重視對構成企業運作流程的一個單項活動進行成本分析,而忽視了把握各項活動之間聯系的高度來審視企業成本;大部分企業把成本降低的著力點放在對生產成本的單一控制上,忽視了項目調研、工藝設計、產品設計對產品成本的影響,成本分析的方法過分依賴于會計方法和制度,而對沒有納入會計核算范圍的成本行為缺乏分析等等。沒有從戰略高度與全局上來予以考慮。
二、關于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問題的思考
(一)拓寬目標成本管理的目標包含面
目標成本管理過程中不但要將目標放在產品的制造成本上,還要注意將產品的開發設計成本和使用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和廢棄成本的一系列與產品有關的所有企業的資源耗費等都考慮進去,預測它們的目標利潤與目標成本,并制定有關標準。
(二)在目標成本管理中注重人性化管理
員工的積極性在企業生產以及各個環節當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帶動起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自身解決的。帶動起員工的積極性,首先要在管理上完善,建立一個完善的獎懲制度,施行人性化管理,讓員工將企業看成自己的家、自己的未來,盡量將所有的精力都運用到工作中去,積極提出有利建議,并鼓勵大家進行崗位創新。
(三)重視資源優化配置
資源優化配置就是能利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盡可能多的效益。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為企業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也就是降低了有關的目標成本。同時也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資源,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是為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重視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競爭最主要是成本的競爭,但在取得科學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時,成本的競爭就變得次要了。在企業內部吸收先進的技術,多搞些發明和創新,重視個人創造性的發展,對企業內部能提供發明和創新的進行獎勵,這樣才能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五)注重戰略成本管理和價值鏈的分析
注重戰略成本管理和價值鏈的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和利用公司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相關活動來實現整個公司的戰略目的,實現成本的最低化,它把影響產品成本的每一個環節,從項目調研、產品設計、材料供應、生產制造、產品銷售、運輸到售后服務都作為不同環節成本控制的重點,進行逐一的作業成本分析與分解,使管理人員對產品成本的生產周期和每一環節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從而使產品的利潤在整個生產周期最大化。除了把成本降低的著力點放在對生產成本的單一控制上,還要注意項目調研、工藝設計、產品設計對產品成本的影響,對沒有納入會計核算范圍的成本行為也要多加分析,努力尋找降低目標成本的途徑。在目標成本管理上堅持一個正確的方向,無論是在人、物等各方面,把整個生產運作當中的成本降到最低,才是真正的全面化的目標成本管理。
參考文獻
[1]吳雪林.目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3-45.
[2]張沙沙.目標成本管理在我國企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1).
- 上一篇:領導在校園安全工作大會上的報告
- 下一篇:支出控制科學組織物流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