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現代制造業成本管理新形式特征
時間:2022-02-18 09:41:00
導語:剖析現代制造業成本管理新形式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化時代全球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制造業企業更是受到來自國內外競爭的巨大沖擊,生存和發展成為企業不可回避的課題。幾乎所有制造業企業都面臨著競爭所引發的日益嚴重的庫存問題、生產成本問題和應收賬款問題,而這些問題背后的共同點就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信息化也是一柄“雙刃劍”,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也為成本管理創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術資源,正是基于此才有條件構建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管理模式
一、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企業內部市場鏈
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將企業機制與市場機制進行整合,建立企業內部市場鏈。將企業外部市場目標轉化為企業內部經營目標,將企業內部經營目標轉化為員工利益目標。這種內部市場鏈的建立是通過業務流程再造實現的。即,通過將過去的職能管理轉變為流程管理,建立企業由定單開始一切活動的新業務流程。企業內部市場鏈是以客戶定單信息為起點和終點,由定單客戶、營銷部門、產品組裝部門、產品部件生產部門、原料采購部門、會計部門、研發部門、原料供應商等所構成的閉環結構。
二、客戶定單信息在企業內部市場鏈中的流動
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內部無法按市場競爭機制來運作,因為交易成本太高。但是科斯的時代并沒有信息化,信息化手段完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下,定單信息的取得、整合、傳遞、分解、實現完全依托強大的網絡平臺,通過Internet與Intranet的有效銜接得以實現。
2.1客戶定單信息在企業內部市場鏈中的傳遞、整合過程
營銷部門是企業內部市場鏈閉環結構的關鍵節點,起了聯結內外、承前啟后的作用。借助Internet,客戶將定單和與產品設計相關的客戶需求信息傳遞給營銷部門。營銷部門借助Intranet,將與產品設計相關的客戶需求信息傳達給產品研發部門,將定單信息傳遞給會計部門和產品組裝部門。研發部門進行相應的研發工作,并將其研發過程中的創新、研發結果及時與營銷部門、產品組裝部門和部件生產部門協調、溝通。會計部門需要核定客戶的信用額度,通過Internet向客戶傳遞信用信息和收取銷售款信息。產品組裝部門將收到的定單信息傳遞給產品生產部門,產品生產部門將收到的定單信息傳遞給原料采購部門。采購部門借助Internet向有長期往來的原料供應商采購,并通過Intranet將采購信息傳遞給會計部門,由會計部門負責向供應商付款。通過Internet原料供應商通知采購部門收貨,通過Intranet采購部門驗貨后通知部件生產部門領料、生產,部件生產部門生產后通知產品組裝部門組裝,產品組裝部門組裝完畢后通知營銷部門發貨,營銷部門發貨后借助Internet通知客戶驗收貨品。
對于大型制造業企業,由于每分每秒都會有新定單信息注入企業,為了提高企業處理定單信息的效率,可以視企業接收定單頻率設定定單信息整合時長,比如說將20秒設定為一個定單信息整合時長,即每20秒將定單整合一次。定單信息整合的過程就是將同類產品定單進行合并,并將該整合后定單信息在市場鏈閉環中傳遞、分解并實施。
2.2客戶定單信息在企業內部市場鏈節中的分解過程
在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下,任何定單信息都需要在各個控制點分解為由專門人員負責其履行的子定單信息,也就是說定單與員工之間存在一一對應關系。即,每位員工都有自己的定單,并且要對自己的定單負責,而每份定單都有員工對其負責。這樣,每位員工都成為創造市場價值的戰略事業單位(StrategicBusinessUnit,SBU),每位員工都參與市場營銷,具體的分解過程在Intranet中實現。
三、制造業企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的優點
3.1降低資金成本,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和收款速度。
實行制造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定單信息要在企業內部市場鏈節中分解為由專門的人員負責其履行的子定單信息,那么應收賬款子定單在會計部門也無例外的有專門人員負責,即有專人負責應收賬款的收回。當任務直接落實給具體員工,并且對任務的完成與否設置有效激勵機制時,任務的完成自然就有保障,所以這種直接與員工利益聯動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應收賬款的回收率和收款速度。這樣就可以有效防范企業資金鏈斷裂導致的破產。
另外,某些制造業企業完全有條件實現應收賬款管理的極致——杜絕應收賬款。當制造業企業成功地樹立了企業形象,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譽,完全可以在實現銷售的同時收回貨款。杜絕應收賬款的存在,企業也就再無應收賬款回收率和收款速度等問題的困繞。
當然,少數制造業企業可以達到經營的最高境界——“負營運成本”。企業可以在取得定單的同時就取得貨款,即取得預收賬款。利用預收賬款購買原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
3.2降低庫存成本,實現“適時制”生產。
“適時制”生產是一種采取由后向前拉動式的生產系統(Pull-throughproductionsystem)。企業要根據客戶定單所提出的有關產品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等特定要求作為組織生產的基本出發點,即以最終滿足顧客需求為起點,由后向前進行逐步推進、全面安排生產任務。前一生產工序只能嚴格按照后一生產工序的要求進行生產,后一生產工序要求生產什么產品、要求生產多少產品、要求生產什么質量的產品、要求在什么時間交貨,前一生產工序就嚴格執行。這一新的生產系統之所以被稱為“適時制”,是因為它要求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積極配合,盡可能實現企業的“零存貨”及“零缺陷”。實行制造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企業正是按照“適時制”的原則進行原料的采購、產品部件的生產、產品的組裝和產品的裝運。由于企業各個控制點的活動都有定單依據,所以產品、原料等都無庫存存在,這就極大降低了庫存成本。
3.3降低生產成本,利用“企業內部模擬市場”創造生產成本優勢。
實行制造業新型成本管理模式,企業部件生產部門可以實行“企業內部模擬市場”這一成本控制模式。即在部件生產部門,以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先進水平本單位歷史最好水平為依據,將原材料和出廠產品的市場價格作為核算參數,進而核算出產品的內部價格和內部成本。部件生產部門各生產環節之間構成內部“買賣”關系,按內部價格和內部成本核算出內部利潤,并實行“成本否決”。
- 上一篇:三力建設中執行力個人心得感想
- 下一篇:黨員干部春訓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