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鋼鐵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12 10:00:00

導語:芻議鋼鐵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鋼鐵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不斷完善,人們越來越關注“投入一產出”的研究,成本在企業競爭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永恒不變的主題。如何結合我國鋼鐵行業實際,提高我國鋼鐵企業成本管理水平,是當前我們在成本管理上首要應做的工作。

關鍵字:鋼鐵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對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鋼鐵工業已形成了包括由礦山、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以及相關的鐵合金、耐火材料、碳素制品和地質勘探、工程設計、建筑施工、科學研究等部門構成的完整體系。隨著汽車行業、房地產業、軌道交通、高速鐵路、航空航天等與重工業相關的產業的快速發展,鋼鐵產量也迅速增加。但在單位成本要素投入方面,我國鋼鐵工業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歸根結底,這是由于我國鋼鐵企業成本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導致的。

一、我國鋼鐵企業成本管理存在問題

1.成本管理的內容不夠全面

受長期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鋼鐵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產成本的管理,沒有從戰略價值鏈的角度出發分析供應商、本企業、購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這種成本管理觀念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主要表現在,第一,只注重對生產成本進行控制,而忽略了對生產前的研發成本、供應成本和營銷成本的控制。許多企業沒有認識到企業內部各種活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這些活動共同影響企業的產品成本和經營績效;第二,只關注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分析,其分析的范圍開始于材料的采購,結束于產品的銷售,將重點放在產品制造環節,而忽略了企業外部價值鏈的分析。例如,一些鋼鐵企業由于歷史原因,分布較為分散(如長鋼),各分部僅關注分部內部成本管理工作,卻忽視了分部之間的交易成本,導致了本該規模經濟的鋼鐵企業由于成本較高而失去競爭力,企業整體績效下降。

2.成本管理觀念落后

在傳統成本管理中,鋼鐵企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歸結為降低成本,這是一種消極的成本管理觀念,因為從現代成本管理的視角出發來分析成本管理的這一目標,可以發現,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控制成本費用,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的下降。現代市場經濟更注重資源配置的優化和資本產出的高效管理,不僅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且要關注其產品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通過技術投入改善企業自身的經濟技術水平來降低成本,從而產生更大的收益,這才是現代成本管理中所謂的相對降低成本。

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陳舊

從整體上講,我國鋼鐵企業成本管理方法還是比較陳舊,已不能適應經濟環境的要求。例如,我國許多鋼鐵企業已經形成了以部門為單位進行核算和激勵的機制,造成了企業內部各部門片面追求本部門利益,致使企業的物流、信息流經常被扭曲、變形,從而弱化了企業的整體優勢,導致鋼鐵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成本管理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存在著部門主義障礙。另外,盡管我國大部分鋼鐵企業實現了財務電算化,但僅僅限于成本的事后核算,對成本的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以及事前預測無能為力,只注重財務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只進行生產成本核算,忽視供應成本核算等等,這很難適應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成本管理的要求。

4.對成本管理主體認識有偏差

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種偏差: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員、少數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而把各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看作生產者,導致廣大職工成本意識淡漠,控制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浪費現象嚴重,這種現象在國有鋼鐵企業中尤為明顯。

二、改善我國鋼鐵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1.調整戰略布局,樹立全面成本管理思想

成本管理不應僅僅局限在生產成本管理上,還應當從戰略價值鏈視角建立全面成本管理體系。其中,重新構建鋼鐵企業內部各個分部并積極重組外部民營鋼鐵企業,發揮鋼鐵企業規模經濟效應,是全面成本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也不乏這樣通過積極戰略重組形成較大產能的鋼鐵集團。例如,山東濟鋼與萊鋼組建成為山東鋼鐵集團、上海寶鋼積極籌劃重組包鋼等,這些重組不僅可以淘汰落后產能,對降低成本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2.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經營機制

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同國有企業改革的大背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我國鋼鐵企業大多是國有企業或者國家控股企業,因此能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企業經營機制對鋼鐵企業實施現代成本管理尤為關鍵。由于產權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企業的生產經營機制實際上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企業離市場經濟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企業還沒有完全適應競爭的需要主動去使用成本管理的一些先進方法和理念。所以,鋼鐵企業應結合國家政策,加大產權改革力度,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為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工作建立一個良好的組織機制。

3.塑造適合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文化

傳統成本管理運行機制過多地依靠行政手段來增強成本管理的外在約束力,難以發揮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談不上塑造企業的成本管理文化,也就不可能在企業內部建立全員成本管理的理念,整個成本管理運行機制也就缺乏一種內在的動力。如何在開展成本管理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成功的管理經驗,并將其理論化為企業的行動綱領,進一步形成企業獨有的成本管理文化,是企業成本管理活動的重要方面,而這正是傳統成本管理活動所忽視的內容。筆者認為,鋼鐵企業管理實踐中,培育現代成本管理文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領導。企業高級管理者要親自領導文化的變革,各個部門密切配合,全體員工積極參加。第二,廣泛宣傳。為使企業的文化不僅成為職工的觀念,而且成為一種習慣,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黑板報、宣傳欄進行企業文化的宣傳,使企業上下形成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第三,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起明確的獎懲制度,對成本節約行為予以獎勵,對成本浪費行為予以處罰,并在實施中予以嚴格貫徹。

4.提高財務人員成本管理素質,加強成本管理基礎工作

任何管理活動最終都要由人去完成,成本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要提高企業的成本競爭力,高素質的財務成本管理隊伍是一個必不可少、重要的前提條件。要保障現代成本管理在鋼鐵企業的順利應用,對于財務人員來說,除了應具備會計職業道德之外,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管理知識,熟悉生產各環節的財務成本管理業務,同時也要熟悉生產工藝以及產品質量標準,熟悉生產現場,熟悉在建項目。財務成本人員和公司財務成本信息使用人員應該全面參與公司財務成本信息化建設工作,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提出財務成本信息化建設的具體需求和建議。基礎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體現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并影響成本管理的實施效果。現代成本管理的實施依靠完善、準確的成本信息,這就要求資料的收集、動因的分析、成本的歸集和分配都要有科學的原始資料,同時還要有技術部門的合作,比如工藝流程的界定。因此,為了順利實施現代成本管理,企業必須規范基礎工作。

5.加強鋼鐵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利用通信、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效率和水平,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過程。鋼鐵企業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只有集團化才能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但是在集團化的同時,必須注意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建設,使內部信息流通順暢,確保決策更加及時和有效。

三、結束語

當前,在現代生產環境下,鋼鐵企業對外面臨著日趨激烈和殘酷的競爭,降低成本是鋼鐵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今天,這點顯得尤為重要。成本管理理論和實踐是與我國不同的經濟體制基本相適應的,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進的過程中,根據傳統成本管理思想和實踐過程中的種種弊端,進行成本管理思想和實踐方面的創新顯得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萬壽義: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張志勛:鋼鐵企業要大力降低成本抵御市場風險,冶金管理,2005年第2期.

[3]趙力:中國鋼鐵業的集合令——當前形勢下的中國鋼鐵業,上海企業,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