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如何完善農村財務管理
時間:2022-06-25 09:11:14
導語:內部控制如何完善農村財務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農村工作體系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是農民群眾所關心的重點問題,并且也會影響到農村人民自身的利益,因此需要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內部控制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希望通過相對應的分析來有效地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以及具體的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本文探究以強化內部控制為基礎,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方式,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推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財務體系
農村財務管理主要是指針對農村農民集體占有、分配以及管理各種資產的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一切收入和支出工作進行的核算和監督的過程,針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需要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強化,了解到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決。
一、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水平的重要價值
內部控制是指具體的單位和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企業內部實現有效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從而能夠對企業內部的各種資產進行相對應的保護,完成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使企業的會計信息和經營活動都能夠更加可靠地實現。通過內部控制幫助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使企業的經營管理細節更加豐富,讓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各項內容都能夠得到有效地保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貪污腐敗的現象產生,更好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水平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的財務管理水平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相對來說會比較缺乏財務管理制度,導致具體的財務管理賬目比較混亂,存在打白條的現象,嚴重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一些農村群眾人對于財務管理工作效果缺乏信任,心存不滿,嚴重阻礙了農村地區農民群眾的團結性和穩定性,通過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具體的矛盾,幫助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規范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
(二)能夠提高農村會計信息質量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腳步相對來說也更快。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資金以及物資,對農村的會計核算工作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障農村地區會計核算工作的具體質量,才能為農村經濟的長期性發展提供良好的科學基礎依據,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的效果更高,進而促進農村會計信息整體質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能夠幫助農村會計審計工作有效開展
基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內部控制的完善以及強化,為農村地區的群眾宣傳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價值,能夠使審計部門的監督職能得到更為良好的實現。通過農村相關財務工作的有效監督和審查,將其具體的結果展示給農村的村民,讓農民群眾能夠對農村集體的收支情況展產生客觀的了解,使農民群眾對農村財務工作的開展更加信任。隨著審計工作的執行,對于農村集體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錯誤都能夠及時地發現,并采取適當的方式來糾正這些錯誤,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能夠提高農村地區資金的使用效果,實現各種資源的有效應用。[1]
二、基于強化內部控制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缺乏相應的重視,執行的力度不足
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整體財務管理的體系以及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會促進農村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改善,限制農村的長期性發展。但是實際中,由于農村執行力度不足,對于具體使用資金以及預算和審計工作的開展和農村的基礎建設仍然難以實現有效的匹配,導致內部控制體系的效果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農村一些領導人員沒有了解到內部控制的重要價值,忽視了這種模式在農村財務管理模式中的意義和作用,導致內部控制制度應有的效果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也難以得到充分的提高,使農村地區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缺乏,限制了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展開。
(二)農村地區內部監督的整體效果不良好
對于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需要由相關的監督部門來對其具體的工作結果進行有效的監督,在這個過程中村務監督委員會會發生相應的作用。通過相關的制度體系的建立,使相關人員在財務管理監督的過程當中實現應有的價值。但是實際上,一部分農村地區的財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并沒有了解到自身的職責所在,對自身的認知缺乏,他們不會主動地參與到具體問題的監督過程當中,對農村地區大部分的經濟財務以及政策方針都不了解,整體上的業務水平不足,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監督的實際效果,使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影響到監督的結果。一般來說,農村地區財務監督管理工作都是事后監督,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十分局限。
(三)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體系相對來說比較落后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農村地區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完成了村級的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以及流程體系的規劃,實現了基本的網絡監管。但是嚴格來說,整體的管理制度仍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實現有效的完善,導致整體表現出落后性。新形勢下,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程招投標和預決算管理制度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
三、以強化內部控制為基礎,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方法
(一)建立健全相應的農村財務制度體系
首先,建立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需要結合具體的農村地區實際情況以及財務部門所下發的農村地區財務制度以及會計制度等規定來開展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實現農村會計核算制度的有效建設。通過相關的財務管理規范以及行政違法處罰條例的共同配合,使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都能夠有章可循,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在農村財務管理過程當中由于制度的缺失而導致造成的違規問題,防止影響到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建設工作的實際效果。其次,建立更加完善的農村財務預算體系。對于農村財務預算制度的推行,需要在不同的時間來對農村地區年度的財務預算體系進行相應的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將其上報。不同的農村需要對其收入以及后續發展過程當中可能會發生的各項支出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做出相對應的預算結構,將其上報給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并將其作為對當年的收支發生情況的具體控制以及監督基礎依據,從而能夠有效地控制農村地區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收支混亂問題。[2]最后,完善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組織體系。人員在財務管理的過程當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需要相關部門能夠進一步完善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隊伍,不但要引進一些專業性的財務管理人才,還需要對其進行充分的了解,將人員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任用以及調換,都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來落實。在這個過程中,人員的任用應當體現出回避制度,村干部的直系親屬不能擔任農村經濟管理崗位的工作,需要實現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使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當具有專業的崗位操作知識以及技能水平,使其在工作過程中保障工作效果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
(二)實現農村財務工作的有效控制
首先,應當重視事前控制的工作。針對農村集體中共有的資產部分,需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清查和盤點,了解到農村集體責任的界定以及具體的權限,對其進行相應的登記,有效地防止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問題。針對屬于集體的資產,需要對其進行資產臺賬的專業化設定,并由專人來負責共有資產的有效管理,防止由于一些不必要的原因而導致農村集體資產的丟失,或者在資產的出讓和出租過程中產生的損失影響到農村群眾的集體經濟效益。其次,應當重視是中間控制環節。在農村發展過程當中,需要構建起相對應的財務管理組織,使其能夠對村級的財務狀況進行定期的匯總以及分析和審核。當農村發生重大的資金使用時,需要對其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確保農村共有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防止在農村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或者發生來源不明的資金收入,導致農村整體的財務管理體系失去應有的效果。這就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能夠對農村的財務經濟狀況進行定期的審核以及總結,確保其按照原本的預算來執行,防止產生專項資金挪用的問題。對于農村日常財務的收支需要考慮其來源和支出是否合規,是否是授權支付的相關行為。如果發現存在不合格的支出或者有問題的支出,需要對其進行提出質疑,了解到業務的具體情況并對其產生全面的認知,對于違規行為需要嚴厲打擊,并責令其限期改正。最后,需要進行事中控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具體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財務管理工作都能夠公開,使公開的內容通俗易懂,讓農村的相關人員都能夠對其產生客觀的認知,了解到農村的整體經濟體系資金來源以及資金支出的合理性,切實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
四、結語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會受到來自多個方面的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目前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使整體的農村發展效果更加良好。通過內部控制體系可以使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的自我約束體系更加完善,保障農村各種資金使用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體現出管理工作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春波.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市場,2020(7).
[2]李霞.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點分析——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J].中國果樹,2020(1).
作者:陳隆華 單位: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人民政府
- 上一篇: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策略
- 下一篇:畜禽規模養殖場建設問題及規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