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12 04:39:00
導語: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檔案蘊藏著豐富的信息資源,是高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如實地記錄了學校歷史,是全體教職工勞動智慧的結晶,是評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科技成果,考核教職工,衡量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F有的傳統檔案工作體制和管理方法,已越來越適應不了現代社會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在新時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提高高校檔案管理水平,促進高校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確立檔案工作在高校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關鍵詞:高校;檔案工作;創新;可持續發展;檔案意識
檔案事業是一項需要不斷創新才能發展的事業。歷史已經證明,檔案工作也“是在十分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進行創造的。其中經濟的前提和條件歸根到底是決定性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檔案事業作為一種社會公益事業,屬于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著檔案工作的性質,我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決定了檔案工作的社會主義性質。我國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檔案事業發展最終取決于經濟發展狀況,取決于經濟對檔案事業建設所能提供的支撐力,經濟發達能為檔案事業建設提供較大的物力和財力,檔案事業就可以較快較好地發展,反之,檔案事業發展就緩慢。
一、檔案事業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檔案事業是社會發展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性事業。檔案既是一種信息資源,又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檔案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開發利用,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所以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不能沒有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工程的組成部分。遵循社會可持續發展觀,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應是優化配置、科學管理、有效開發檔案信息資源,以滿足當代與未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檔案是人類重要的記憶工程,是人類智力資源的組成部分,對社會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橋梁作用。檔案工作作為人類的記憶工程,是人類社會承前啟后連續發展的橋梁??v觀人類發展史,每個不同階段的社會實踐活動,都不斷形成檔案,透過檔案我們能感受到人類歷史的延續,能觸摸人類社會發展的脈搏。如果檔案沒有留存下來或者不完整,人們對這一階段或某一事件,也會缺少完整的認知,歷史的連續性就被阻隔,檔案就是這一代傳一代的記錄;沒有檔案,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明的延續是不可能的。
2.借鑒作用。檔案真實地記錄著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水平,它是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各種知識的總結和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個知識寶庫具有真實性、綜合性和積累性。對于人類更好地規劃未來具有廣泛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所以在研究制定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同時,也必須研究制定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二、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體現的豐富內容
1.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包含的體現持續發展思想的內容,這是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持續發展思想的精髓和本質所在。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要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并逐步改善檔案事業發展的質量,這是實現當代和未來檔案事業發展的一個主要途徑,檔案事業發展水平才會逐步提高,并且具有持續的能力和提供持續的條件,才能支持可持續發展。同時,必須不斷增進檔案事業的社會、經濟效益,這主要是通過檔案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來實現,當前尤其是要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
2.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包含的體現整體發展思想的內容。它要求用整體觀點和整體發展戰略把檔案事業系統與社會經濟和資源系統的矛盾和利益加以整合,使檔案事業持續發展,主要是通過優化檔案資源配置,達到檔案事業資源的可持續配置,從而實現檔案事業系統與社會、經濟和資源等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為達到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包含的整體發展思想的要求,檔案事業發展要努力提高檔案數量及檔案信息含量,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素質和改善檔案事業人力資源構成結構,不斷改善檔案事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提高檔案工作者特別是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領導人員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實施能力,促使廣大檔案工作者積極參與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3.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包含的體現平等發展思想的內容。它要求當代人之間、當代人和后代人之間均享有檔案事業平等發展的機會和地位,平等享用用于檔案事業發展的檔案資源。為實現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包含的平等發展思想的要求,檔案事業發展要制定高度嚴格的檔案保護戰略,大力提高檔案的科學保護能力,千方百計地延緩檔案的自然老化過程,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既提供利用,又保管好原件,從而使后代能永遠享用檔案,認識檔案保護保管工作的重大意義,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三、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的特征
1.可持續性。一個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十分有限的社會里,檔案事業的規模不可能無限制的增長,檔案事業的發展則意味著其社會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而并非意味著資源消耗的增加,因而是可以持續的。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應當成為我們最重要的政策目標,應根據可持續性的要求調整檔案事業的發展方向,在社會可提供的條件內確定檔案事業的規模。
2.協調性。檔案事業發展的外部動力是由它所依存的社會環境決定的,另一方面它又以自身的發展作用于社會,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把檔案事業與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同步規劃、同步發展、相互促進、相互協調,使檔案事業與社會系統處于良性循環,從而使檔案事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
3.公平性。公平性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本代人間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性。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滿足的是全體人民對檔案信息的需求,而不是一部分人的需求。二是代際間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間的縱向公平性。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既重視當代人的檔案信息的需要,也重視后代人對檔案信息的需要。因此,檔案事業的發展不僅要立足于當前,更要關注未來。
4.人文性。與傳統發展理論不同,可持續發展不是以發展的“客體”為目標,而是以發展的“主體”為內核。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追求的不是檔案事業本身的發展,而是人的發展包括檔案工作者和用戶。從根本上說,人的發展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滿足;二是人的素質提高;三是人的潛力的發展。因此,以人為主體的可持續發展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
四、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的理論意義
1.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使檔案工作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得以明確和升華,可持續發展理論雖然是從人與自然的角度提出的,但卻囊括了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這是思想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是從片面實踐理念向全面實踐理念的轉變,有力地證明了檔案工作幾千年能夠不斷發展前進,不斷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鞏固和提高了檔案事業的社會地位。
2.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持續發展是政治、經濟、文化、生態自然的協調互動。這四個變量中,生態自然是社會發展的環境,它為政治、經濟、文化等人類活動提供最初的對象、資源;經濟變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動力;政治、文化變量是社會發展的保證。檔案是實踐活動的記錄,是一種載體,一種文化,是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通過檔案工作實踐來實現的,政治、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有檔案工作的參與。因此,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缺少。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基礎,以平等地滿足當代與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對檔案的需要為其發展目標和推動力的發展戰略。五、我國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選擇
1.確認檔案事業發展的新生長點。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人的發展,因此,檔案事業發展的新生長點首先在于用戶。由于我國的檔案事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處于封閉、半封閉的狀態,社會的檔案意識比較淡薄,所以,檔案用戶不僅數量較少、類型也較單一,需求更顯狹窄、淺薄。只有通過改變檔案事業的社會形象、提高檔案信息服務的水平并利用檔案宣傳與輔導,才能使檔案工作真正體現大眾化、平民化,才能使利用檔案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長期行為。提高檔案工作者的素質是檔案事業發展的另一個新生長點,在實現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時,我們必須重視檔案工作者隊伍的建設,把提高檔案工作者的素質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只要有了人才作保證,檔案事業的發展就有持續的后勁和張力。充分體現檔案資源的價值是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三個新生長點。而知識經濟的發展是依靠知識、依靠挖掘利用勞動者的智慧,走的是內涵擴大再生產的道路。檔案是知識的重要存在形式,是人類知識的結晶。知識經濟的提出為深層次認識檔案事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聯系提供了思維工具,更為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拓展了思路。充分體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進一步擴展檔案事業的社會功能。
2.確立“科教興檔”的戰略地位。世界的發展越來越依靠科學技術,科教不僅能興農、能興工、而且能興國、能興國家的各項事業。要實現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同樣需確立“科教興檔”的戰略方針。為此必須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視對科教的投入,切實解決檔案科教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使檔案學研究和檔案教育在現有基礎上有長足的發展;二是要花大力氣提高檔案工作者隊伍的穩定性,加強科學管理與使用,增強在職培訓的力度和水平,改善他們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提高這支隊伍的總體水平,以適應檔案事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3.確定改革的思路。發展與改革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要發展就必須改革。檔案事業作為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必須與社會建立起共存、互助和協調的關系,因此,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必須走改革之路,改革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例如管理體制的改革、服務方式的改革、工作方法的改革、觀念的更新等等。
總之,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創新是人類的福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的公平性原則、共同性原則、需求性原則和可持續性原則,要求人們樹立全新的觀念。檔案工作者應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努力做好各項工作,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檔案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為它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鄒家煒,董儉,周雪恒.中國檔案事業簡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2]鄭善學.關于加強合并院校檔案管理的研究[J].檔案學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