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機制探討論文

時間:2022-04-24 04:10:00

導語:電子商務機制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機制探討論文

摘要主要針對電子商務中交易雙方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從技術角度探討了電子商務所涉及的安全機制以及值得關注的幾個安全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安全安全機制安全策略

1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網絡安全通常分成三類,即保密、完整和即需。保密是指防止未授權的數據暴露并確保數據源的可靠性;完整是防止未經授權的數據修改;即需則意味著防止延遲或拒絕服務。目前,電子商務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網絡安全的這三類問題成為研究的焦點。

由于Internet的全球性、開放性、無縫連通性、共享性、動態性的發展,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Internet進行商務活動,這其中也可能有惡意者(如黑客)混跡其中。作為建立在網絡之上的電子商務系統,要面對的就是網絡固有的攻擊。網絡的安全危害會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對客戶機安全的威脅;對通信信道安全的威脅;對服務器安全的威脅。

2電子商務的安全機制

由于電子商務最終要涉及客戶機向商務服務器發出訂單信息和結算信息,而商務服務器則要向認證機構認證并向客戶機返回訂單確認信息。

如果信息中途被任何人改變,將會給買賣雙方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保證交易的完整性是極為重要的。要保證交易的完整性,除了考慮物理安全、人員安全、安全管理、介質安全等因素之外,還必須解決好技術上的安全問題。現在就如何建立電子商務的安全機制進行探討

在電子商務的防護機制中,應當有相應的權限設置。通過身份驗證等方式來防止別人隨意地盜取信息。也可以通過數據文件的雙重加密提高防護的安全等級。在數據的完整性方面,就是要保證數據不被修改或盜取。安全機制在這里可以分為加密機制、數字鑒別機制、訪問控制機制、認證交換機制、信息流認證機制、路由控制機制等。

2.1加密機制

加密是提供數據保密的最常用方法。應用各種加密和信息隱匿技術,保護信息不被泄露或披露給未經授權的人或組織。按密鑰類型劃分,加密算法可分為對稱密鑰加密算法和非對稱密鑰兩種;按密碼體制分,可分為序列密碼和分組密碼算法兩種。用加密的方法與其他技術相結合,可以提供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除了對話層不提供加密保護外,加密可在其他各層上進行。與加密機制伴隨而來的是密鑰管理機制。

2.2數字簽名機制

數字簽名是解決網絡通信中特有的安全問題的有效方法。可以保證身份的精確性,分辨參與者所聲稱身份的真偽,防止偽裝攻擊。特別是避免通信雙方發生如下安全問題:

否認:發送者事后不承認自己發送過某份文件。

偽造:接收者偽造一份文件,聲稱該文件發自原發送者。

冒充:網上的某個用戶冒充另一個用戶接收或發送信息。

篡改:接收者對收到的信息進行部分篡改。

2.3訪問控制機制

訪問控制是按事先確定的規則決定主體對客體的訪問是否合法。可以保護系統資源(信息、計算機和通信資源)不被未經授權人或以未授權方式接入、使用、修改、毀壞和發出指令等。訪問控制是對認證的強化。

當一個主體試圖非法使用一個未經授權使用的客體時,該機制將拒絕這一企圖,并附帶向審計跟蹤系統報告這一事件。審計跟蹤系統將產生報警信號或形成部分追蹤審計信息。

2.4數據完整性機制

數據完整性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數據單元的完整性,另一種是數據單元序列的完整性。數據單元完整性包括兩個過程,一個過程發生在發送實體,另一個過程發生在接收實體。保證數據完整性的一般方法是:發送實體在一個數據單元上加一個標記,這個標記是數據本身的函數,如一個分組校驗,或密碼校驗函數,它本身是經過加密的。接收實體是一個對應的標記,并將所產生的標記與接收的標記相比較,以確定在傳輸過程中數據是否被修改過。

數據單元序列的完整性是要求數據編號的連續性和時間標記的正確性,以保護數據不被未授權者建立、嵌入、刪除、篡改、重放。如果數據被破壞將會給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2.5交換鑒別機制

交換鑒別是以交換信息的方式來確認實體身份的機制。用于交換鑒別的技術有:

口令:由發送方實體提供,接收方實體檢測。

密碼技術:將交換的數據加密,只有合法用戶才能解密,得出有意義的明文。在許多情況下,這種技術與下列技術一起使用:時間標記和同步時鐘;雙方或三方“握手”;數字簽名和公證機構。

利用實體的特征或所有權,常采用的技術是指紋識別和身份卡等。

2.6業務流量填充機制

這種機制主要是對抗非法者在線路中監聽數據并對其進行流量和流向分析。采用的方法一般由保密裝置在無信息傳輸時,連續發出偽隨機序列,使得非法者不知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無用信息。

2.7路由控制機制

在一個大型網絡中,從源節點到目的節點可能有多條線路,有些線路可能是安全的,而另一些線路是不安全的。路由控制機制可使信息發送者選擇特殊的路由,以保證數據安全。

2.8公證機制

在一個大型網絡中,有許多節點或端節點。在使用這個網絡時,并不是所有用戶都是誠實的、可信的,同時也可能由于系統故障等原因使信息丟失、遲到等,這很可能引起責任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有一個各方都信任的實體,也就是公證機構,如同一個國家設立的公證機構一樣,提供公證服務,仲裁出現的問題。

一旦引入公證機制,通信雙方進行數據通信時必須經過這個機構來轉換,以確保公證機構能得到必要的信息,供以后仲裁。

除上述安全機制外,目前比較流行的技術XML(extensibleMarkupLan?鄄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在世界范圍內正受到廣泛關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能解決電子商務的技術問題。但如何在XML中注入安全機制,使之更加有效地服務于電子商務,也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

3電子商務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為使電子商務順利實施,除了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安全保障體系外,還有幾個認識上的問題值得注意。

首先,對于任何一個系統來說,安全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我們不能追求一個永遠也攻不破的安全技術。如果要使以后的網站永遠不受攻擊,不出安全問題是很難的,所以作為網站的管理者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針對出現的隱患和問題不斷研究新的安全措施。

其次,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個技術性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有管理,而且它還與社會道德、行業管理以及人們的行為模式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根據FBI在2001年所做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來自企業內部的信息安全事件的比例驚人,高達70%,其中主要的問題有:員工濫用Internet、來自內部的未授權存取資料、專利信息被竊取、內部人員的財務欺騙和資料或網絡被破壞等。因此要保證電子商務的安全,就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總之,用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網絡安全問題,安全是發展的、動態的,今天安全明天就不一定很安全。因為網絡的攻防是此消彼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情,尤其是安全技術,它的敏感性、競爭性以及對抗性都是很強的,這就需要不斷地檢查、評估和調整相應的安全策略。沒有一勞永逸的安全,也沒有一蹴而就的安全,要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探索、逐步完善電子商務的各種安全機制。隨著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地位的不斷提高,保證電子商務正常、健康地發展,是網絡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保證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保證經濟信息安全、快捷的傳送,一定能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進而提高我國經濟的科學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瞿裕忠.電子商務應用開發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龔儉.計算機網絡安全導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3李旭華.計算機病毒機制與防范技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4王茜,楊德禮.電子商務的安全體系結構及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