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電網規劃
時間:2022-03-14 08:55:00
導語:城市電網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做好規劃工作基礎資料的收集及分析工作
城市電網規劃的最終結果主要取決于原始資料及規劃方法。沒有足夠和可靠的原始資料,任何優秀的規劃方法也不可能取得切合實際的規劃方案。一個優秀的電網規劃必須以堅實的前期工作為基礎,包括搜集整理系統電力負荷資料,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電源點和輸電線路方面的原始資料等等。為保證規劃工作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前期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包括規劃基礎年的電量、最大負荷、分區負荷、經濟發展指標、產業電量發展指標、電網及設備現狀等基礎數據,以及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為城市電網規劃提供準確有力的依據。
2做好負荷預測及網架結構的布置
電力負荷及電量的增長取決于經濟增長的規模和速度,經濟發展的速度、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技術構成的變化,均要影響電力的需求量。電力負荷及電量預測受社會政治、經濟條件的變化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大。尤其是現階段,各地招商引資力度都非常大,建設了大大小小的各類工業園區,普遍存在報裝負荷與實際用電負荷差距很大,用電負荷不是很確定以及企業用電容易受經濟危機影響等問題,給電力負荷及電量預測帶來很大的困難,使得做負荷平衡往往不是很準確,給電網規劃建設項目帶來誤導。然而,供電區負荷的大小又決定主網布點及網架結構的規劃,因此負荷的收集、預測及特性分析非常重要。因此,應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及時掌握各類大型招商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通過規劃年內各區負荷的收集,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準確的預測,推算出分區負荷在規劃年的增長情況,根據分區各個規劃年份負荷的預測結果對網架布點及結構進行合理規劃,使得城市電網規劃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3做好電網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協調發展
電網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銜接非常必要,關鍵是要處理好兩個規劃間的關系。電網規劃的目的是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提高總體社會效益,應該說電網規劃主要側重于城市空間內電網的科學合理布局,更多地強調技術和經濟層面的合理性。城市總體規劃是根據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作的一個綜合全面規劃,更側重于規劃市區的科學合理的布置,更多地強調規劃實施的管理與指導。兩個規劃有著共同的規劃對象和規劃目標,都涉及到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和空間走廊,它們之間應該是相互協調和銜接的關系。因此,兩者的銜接首先要落實到規劃的編制階段,在審批和實施的過程中也要銜接。電網規劃應在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原則下進行編制,以往電網規劃僅是將規劃項目建設納入城市規劃之中,變電站位置和線路走廊都是未定數,政府規劃部門難以預留與控制,往往形成“建時再定”、“隨建隨定”的狀況,不能做到實際上的有效的銜接。結合本人多年從事電網規劃工作的實踐經驗,總結出應當著重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實現規劃同步,確保規劃編制時間、年限的一致,并同步進行修編與調整;二是提高規劃可操作性,電網企業與規劃設計單位共同開展城鄉供電專項規劃和35千伏及以上電網的布局規劃編制,實現城區變電站和線路精確到地理坐標點、廊道寬度和轉角位置,鄉村變電站和線路走廊落實到具體鄉村位置,專項規劃經由省(市)政府審批,與城市規劃有機銜接,作為電網建設和省(市)域空間管制的重要依據和內容。三是建立統一規劃體系,搭建平臺,實現信息暢通。4做好電網規劃的對外宣傳工作
加強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進行電力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以及相關技術和環保等科學知識宣傳,增加城市居民對電力設施的科學認識,以消除城市居民對電力設施建設的抵觸情緒和安全顧慮。積極爭取政府政策,促使政府各部門支持電力建設,建設綠色通道對土地征用、拆遷補償、線路路徑等問題按照相關標準并在規定時限內給予解決。盡量營造全社會關注電力建設的氛圍,努力推動電網規劃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陳章潮.城市電網規劃與改造[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河南省電力公司.電網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3]施朵夫(美)著,宋永華,劉俊勇,王秀麗譯.電力系統經濟[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