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物資供應服務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14 04:29:34
導語:電力物資供應服務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技術的迅速發展不斷驅動著各行各業做出變革創新。為進一步提升電力物資供應管理水平和運作效率,運用大數據管理理念,提出物資供應服務管理優化提升的多項創新舉措,切實保障電網物資供應。
[關鍵詞]電網企業;大數據;物資供應服務
1引言
物資管理作為電網企業物力集約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在資源配置優化、管理流程暢通、物資供應效率和服務意識提升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同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技術的成熟發展,推動電網企業不斷探索創新。在此背景下,研究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跟蹤、分析業務發展情況,系統性地優化、完善電網企業物資供應服務體系,對持續提升物資供應服務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2相關概念闡述
2.1大數據管理。大數據是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的軟件工具進行收集、分析和處理的大量數據的集合,通常具有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數據價值密度低、數據產生和處理速度快的特點。大數據管理正是對龐大數據信息進行專業化處理,實現數據增值的手段。2.2物資供應管理。物資供應管理是指對企業采購、倉儲活動的計劃、組織、協調及控制,其目標是以最優服務、最低成本滿足企業的物資需求。而電網企業的物資供應管理內容較豐富,包括物資合同管理、物資調配管理、倉儲配送管理等眾多環節。
3電力物資供應服務管理提升優化舉措
以“保供應、提質效”為目標,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不斷優化、調整物資供應服務,并延伸物資供應前后端管理,開展物資需求預測,實施供應商寄存管理,精準響應物資需求,注重供應商履約信息收集,建立分類分級與獎優罰劣機制,提升履約表現。同時,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升物資供應鏈運作效率。3.1構建以需求預測為導向的物資計劃管控機制。(1)搭建精準預測模型。梳理年度需求計劃的關鍵影響要素,統計分析歷史出庫量、庫存水平、需求響應時間等之間的關系,建立需求量的關聯網絡。同時,考慮協議庫存物資需求隨時間波動的特點,構建協議庫存需求預測模型。(2)建立需求預測跟蹤反饋機制。將需求預測結果反饋至物資需求部門,分析預測結果與實際執行結果的一致性,綜合需求部門對預測情況的反饋信息,通過調整項目投資量、物資需求計劃等對預測結果進行修正,提高需求計劃制訂與執行的準確性。3.2建立以物資調配平臺為核心的物資供應保障機制。(1)集成物資供應業務數據。將物資供應全流程業務數據集成于物資調配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統一管理監控。通過運營跟蹤,對物資全供應鏈各環節業務開展情況進行多維度跟蹤展示,及時預警進度滯后的業務;通過資源調度,展示庫存資源分布情況,準確掌握全省各倉庫可用物資狀態,實現庫存物資的精準、高效調撥;通過業務監控,對供應商用電量、業務規模、供貨金額進行多維度展示與分析,掌握供應商物資生產情況,及時預警可能存在的供貨、經營以及轉包風險等。(2)實施物資差異供應策略。基于物資調配平臺數據分析結果,構建差異化的物資供應管理模式。主網項目實施項目制管理,設立物資供應項目組,對接工程施工和物資生產“兩個現場”,實時跟蹤管控全業務流程,協調解決物資供應問題;配網項目實施協議庫存管理,對一定時期內采購需求進行預測,通過招標或非招標方式確定協議供應商、采購數量和采購金額,根據實際需求,以供貨單方式,分批或分期要求供應商按期按量供貨。(3)建立閉環評價管理機制。依據專業管理的遠期目標,構建物資供應服務綜合評價體系,通過物資調配平臺對業務指標數據進行跟蹤評價,并建立“評價—分析—改進”的閉環評價管理機制,及時查找供應管理短板,及早制定改進提升策略(見圖1)。3.3制定以供應商寄存為抓手的零庫存管理機制。(1)制定庫存管理策略。考慮配農網大宗物資金額占比較大、通用程度較高的特性,配農網物資供應采取主動服務方式,以最經濟的方式將物資送至項目單位,提升資源使用率和供應及時性。(2)設定寄存庫存定額。應用大數據技術,科學建立庫存定額測算模型,綜合考慮寄存物資需求預測和物資需求計劃上報情況,合理測算、設置庫存定額,高效匹配協議庫存物資需求。3.4深化以全壽命周期管理為指引的供應商管理機制。(1)建立供應商累計積分制度。量化供應商合同履約行為評估方法,引入累計積分制,明確累計積分分值分段處罰或獎勵措施。通過記錄供應商產品壽命周期內不良行為累計積分,獎優罰劣并舉,進一步強化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完善供應商管理機制,促進供應商提高產品質量和誠信履約。(2)構建供應商分類分級模型。在模型算法中引入全壽命周期成本數據,量化供應商分類分級指標,形成供應商分類分級模型。并基于分類分級結果,差異化管理供應商保證金的交納時限及額度、針對性選擇合適的質量監督方式、差異化制定抽檢比例等。3.5建設以現代物流技術為支撐的供應鏈運作機制(1)開展物資賦碼。應用二維碼技術,統一電力物資身份編碼,實現對物資全壽命周期的有效跟蹤和管控。同時,通過數據讀寫功能,掃描終端設備將二維碼記錄的業務數據同步至系統,生成可視化報表及圖形,形成永久性、可追溯的臺賬信息。(2)遠程監控運輸全程。物資配送車輛安裝GPS定位設備,并保持開啟狀態,通過GPRS/GSM傳輸系統與監控中心進行數據傳輸,實時監控與GPS綁定車輛或物資信息,包括車輛當前位置、行駛軌跡、行駛速度、停車記錄、物資在途狀態等,實現對配送時限、路線、里程、速度、方位、報警等信息的采集。(3)應用移動終端。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到物資部門、供應商和項目單位的物資履約工作中,在ERP/ECP系統支撐的基礎上,物資管理系統向上可與供應商生產系統對接,將履約計劃與排產計劃有效銜接,履約計劃變更及時反映到供應商排產計劃上,實現排產計劃的彈性變更;向下可與項目管理系統對接,履約信息的實時動態更新為項目單位的及時、準確領料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傳統履約作業向移動化、智慧化履約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尹明,朱毅,鄭一,等.基于大數據的物資供應趨勢研究[J].管理觀察,2016(33):43-47.
[2]曹曉航.電力物資供應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措施分析[J].中國市場,2017(30):140-141.
作者:溫富國 單位: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
- 上一篇:電力市場電力營銷管理分析
- 下一篇:網絡安全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