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的應用
時間:2022-03-13 03:57:09
導語: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血液凈化是治療腎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治療過程中,通過血液透析和體外循環實現腎功能,但血液透析難度高、風險大,如操作不當將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本文旨在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效果,特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5.5±3.7)歲;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46.5±3.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差異較小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常規治療和生理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服務基礎上增加護理風險管理,其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小組成員日常應定期組織交流溝通會議,多閱讀相關資料文獻,整理以往案例,并總結其中存在的風險,提前制定好預防措施。②加強風險管理培訓。醫院應定期組織可是護理人員參與風險管理培訓,提高護理人員風險預見能力和應急能力,同時,不斷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熟練掌握透析器操作方式和停水、停電、破膜、凝血等應急預案,以保證透析器操作連貫性。③加強安全管理監督。風險管理小組組長,應嚴格把控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每日對護理人員操作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督促改正。④合理排班。醫院應對護理人員工作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采取倒班、輪休等制度,保證護理人員休息時間。⑤加強儀器保養。科室應不斷完善儀器保養制度,定期對血液透析儀器進行保養,并將保養工作切實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保養后需做好保養記錄,以便后期查證。⑥建立溝通渠道。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多和患者溝通交流,并及時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提前告知患者家屬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積極告知患者治療流程,讓患者有序治療。1.3觀察指標。①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由護理人員向患者發放由醫院統一編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患者可根據護理人員服務態度進行護理滿意度打分,問卷調查總分為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滿意,>80分為非常滿意。②對兩組患者不規范護理、透析不當、醫囑不當、護理投訴等意外事件進行觀察記錄。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6.67%,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更高(P<0.05)。2.2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86.67%、16.67%,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觀察組更低(P<0.05);見附表。
3討論
護理風險管理其主要在于提高護理人人風險意識、風險評估能力和防范能力,在管理過程中,醫院通過對護理人員繼續教育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和防范意識,建立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其操作,調整護理人員工作時間,緩解其工作壓力,積極疏導患者及其家屬心理情緒,加強其配合度,減少不良事件發生[2]。本文通過對我院血液凈化中心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發現,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后護理滿意度高達96.67%,遠超于常規護理服務76.67%的護理滿意度,且護理風險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也從常規服務的86.67%降至16.67%,進一步證明在血液凈化中心采取護理風險管理的優越性。綜上所述,在血液凈化中心采取護理風險管理,不僅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還能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何小寶.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7):53
2姚艷麗.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9):1700~1701
作者:米愛紅 單位: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 上一篇:醫院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效果分析
- 下一篇:創業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分析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