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械規范化管理分析
時間:2022-12-06 11:27:41
導語:醫院藥械規范化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械科作為供應保障部門,通常是一個大的綜合性科室,涵蓋業務范圍寬泛,各科室間雖有一定的關聯但是又相對獨立,難免存在職能交叉和模糊的地方,因而在管理過程中,度量標準很難規范和統一。此外,新時期“看病難”、“看病貴”仍然一直是困擾百姓生活的重要難題之一。盡管伴隨著系列醫療改革方案的實施,一些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但如何規范化地管理醫藥、器械依然是難點所在。
1藥械科規范化管理
藥械科是醫療管理中不可確實的重要組成部門,是保障患者是否安全、有效、經濟并且合理使用衛生資源的根本途徑。長期以來,醫藥不分的模式越來越暴露出它固有的頑疾,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新時期,新醫改的落實實施使得醫藥分開,醫治和用藥分開。醫只是醫,藥不隨醫,取消藥品加成,降低了醫療費用。客觀上避免了為經濟利益驅動導致的不合理用藥的情況,然而如何能夠更加有效的完成醫藥分開后醫院的正常經濟運轉,就更需要其他行政部門如衛健委、醫保辦的聯合機制和藥械的規范化管理流程。藥械科規范化管理就是要建立患者為中心的工作模式,積極參與藥械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管理工作。同時探索并且采取多種措施來切實的監督醫院藥械科的規范化管理過程,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1熟悉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醫療衛生服務是雙向運動的,患者按照醫療流程進行就診,醫院要保證對患者開展的各類診療項目,做到依法依規的開展。衛生健康委員會先后頒布了《藥品管理法》、《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藥品、器械采購規定》、《處方管理規定》等多項規章制度用于規范藥品、器械管理。然而,在制度的落實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脫節。例如,在2019年爆發的兩起轟動全國的醫療事件:南方某醫院爆發的5名新生兒死亡感染事件和東臺醫院的69名患者的丙肝感染事件。這兩起事件很大程度上暴露了醫務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沒有嚴格按照規范程序進行,以至于導致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在基層醫院藥師的數量[1]沒有達到國家衛生部頒發的《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規定的情況下,工作內容上仍然要嚴格核查機制,各項準入制度,以及包裝使用日期,定期維護養護等,更要謹遵國家有關藥械管理的重大原則與規章制度,立場堅定、不打折扣、不作變通,每一個操作流程都要符合相關規定,認真地執行衛生法律法規以及醫院內部制定的各項相關規章制度。
1.2增強部門間的聯動機制
醫院主要構成部門一般分為:診療部門、輔助診療部門、護理部門、機關職能和后勤保障部門。各部門內部遵循一定的組織原則和系統原理。藥械科作為輔助診療部門和其他部門一樣,以醫療為中心,從業務實踐需要的角度出發,在整體統一的安排下,更好的發揮相應的作用。我國《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二級以上醫院應成立藥事管理委員會,其他醫療機構可成立藥事管理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和《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中強調要建立醫療設備管理委員會。在醫院實際運行中,要充分發揮這兩“兩個委員會”的監督管理作用,有效的保障將藥品和器械的使用和管理。
1.3開展藥械相關知識業務培訓
為了更好的開展服務,藥械科工作人員應該定期和不定期的參加藥械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如安全用藥、不良反應上報流程、醫療器械準入相關政策、藥械管理和維護等。使用儀器車后搶救室內物品、儀器一目了然,在搶救病人時醫護人員隨手拉起儀器車到病人身邊,就能從車上拿出對應的物品進行操作,減少了尋物及反復取物的時間[2]。可以靈活多樣的采取各種形式、角度和方法進行:如問卷調查、知識答題、專門授課、集體輔導等方式,或參加學術論壇、專題講座等模式。深入系統全面認真地學習專業基礎知識,提高理論素養。
1.4重視人才引入和管理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力資源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了第一資源,各醫療機構存在最新醫藥信息無法及時了解和咨詢[3],醫院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占有一定的醫療地位,必須人才的培養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激勵。醫院藥械科的工作人員也同樣需要具備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注重人才引入和管理就是要提高藥械科人員綜合素質,就是要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術精湛、服務優良的衛生人才隊伍,更好的為醫院、患者和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李超進,藥事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277-282.
[2]李鳳蓮,物品車與儀器車在急診搶救室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3A):651-652.
[3]龐曉軍.藥物信息學的開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2,22(5):309.
作者:王斌 單位:豐臺衛計委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