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集中考試管理策略分析

時間:2022-01-18 08:13:39

導語:高校集中考試管理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集中考試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結合我國高校考試管理制度的推行,分析了目前考試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集中考試管理模式。以河北建筑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實施課程考試改革為例,探索高校的考試模式,建立一個高效、及時、公平、良好的集中考試管理體系。

關鍵詞:考試管理;集中考試;高效;公平

考試是測量學生在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上達到何種程度的方法,是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對高校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如何深化高等學校考試管理改革,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高校考試管理問題

第一,試卷的編制無規范、統一的標準。在高校,對于課程考試試卷的編制,學校沒有建立一個規范、統一的標準,這樣就導致了考試的設計環節存在不科學、隨意性,可信度低、區分度差等問題,嚴重影響考試的效果。而且經常會出現“教考合一”的現象,教師的授課主要靠教師的自覺性、敬業感和責任心,受教學大綱約束較小。第二,“工具化”的考試理念導致“非人性化”管理的發生。考試只是檢測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的一種方法,而不能把考試看成是一個檢測機器,把學生當做是一個個教學產品。教師們要做的,不是把學生僅僅當作“教學產品”打包整理好,再一股腦兒“丟進”嚴酷的考試中去進行檢測,并按照教師所要求的模樣,復制出一個個“千人一面”的“產品”,一但有人“違規”,就判處“死刑”。第三,學生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雖然學校再三要求嚴禁作弊,并加大對考試作弊者的處分力度,但考試作弊行為仍未減輕。考試中具體存在以下問題:管理松懈,考風不良,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作弊手段多樣化、現代化。考試作弊是誠信的缺失,不僅對學校學風、校風造成負面影響,而且有失考試的真實性與公平性。第四,忽視閱卷管理。考后教師自主進行閱卷,閱卷管理不夠規范,沒有統一的評分標準做參考,主觀性強,隨意性大。而且,閱卷缺乏必要的監督,難免出現送人情分、照顧關系戶等現象,尤其是對于重修、補考的學生,這一情況更為嚴重。這都會導致考試成績的可信度逐漸下降。第五,忽視考后反饋工作。在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著“臨時抱佛腳”的學習狀態,只要學生考完試,學習任務就可以立刻停止,很少有學生關心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的問題而對于試卷進行分析,有些教師只是形式化地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完即可,對學生問題分析不夠全面。

二、建立集中考試管理模式

建立一個高效、及時、公平、良好的集中考試管理體系,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樹立“基于學生”的現代考試觀。教師要本著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對教學百分之一百的熱情,積極轉變妨礙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要注重對他們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全面、科學地評價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第二,建立規范、統一的試卷編制制度。考前階段向教師下發統一、規范的試卷編制標準,并依據學科、專業的不同,把教師進行分組,每組選出負責人,在試卷編制過程中對編制情況進行審核與監督,有不妥之處及時更正,教師也可以互相探討交流。在完成編制工作之后,要對所有的試卷進行集中檢查,確保考試的質量。第三,創設公正、人性化的考試環境。考試環境的公平、公正是其順利進行的基礎,所以學校應加強學生秉持誠信應考的思想力度,對考風考紀的管理常抓不懈,切實貫徹執行考試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對各類違規違紀現象的處理措施。營造一個更為舒適的考試環境,讓高校的考試活動更加和諧。第四,注重考試結果及時、準確的反饋。考試之后應在規定時間內和指定地點集體閱卷,試卷封裝后匿名評卷,對于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要實行流水閱卷,嚴格掌握評分標準。成績評定后,不得擅自更改。考試結束后,對學生考試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切實起到反饋的作用。第五,營造良好的評價環境。一個開放、和諧且不具有威脅性的評價環境,對發揮評價的作用至關重要。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改進教學和促進教師發展,所以,評價應該給教師以動力而不是壓力,這就要求學校要營造良好的評價環境,鼓勵教師積極主動開展自我評價。

三、結語

考試的集中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減少出錯環節,基本杜絕考試違紀現象,建立準確、及時的反饋,創設公正、人性化的考試環境,營造良好的評價環境。

作者:張紅嶺 洪斌 顧勇 吉高卿 單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國欽.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吳慧昕,高娃.強化高校課程考試管理工作的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1):127-129.

[3]李紅,陳晏輝.高校課程考試管理的思考[J].長春工業學院學報,2008(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