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隱患排查及火災安全管理策略

時間:2022-10-31 03:24:02

導語:煤礦隱患排查及火災安全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隱患排查及火災安全管理策略

摘要:電氣焊是現代工業煤礦生產的一項及其重要的加工工藝,其在化工、煤礦等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電氣焊工作是一項明火作業,在安全生產理念之下,煤礦井下電氣焊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極為關鍵。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關于煤礦井下電氣焊工作中能夠造成火災的安全隱患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方法和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煤礦;電氣焊工作;火災隱患;防范對策

電氣焊工作具有高溫、易燃易爆等特點,在通常在煤礦井下作業之中,作業場所隨處可見易燃、可燃物質,而且許多電氣焊工作還是在密閉的壓力容器之中進行,井下作業發生火災等安全危險的可能性很高。據相關統計,煤礦企業所發生的火災事故當中,由于電氣焊作業不當所引起的安全事故頻發。如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內能夠引起火災的因素較多,電氣焊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引燃作業環境之中的易燃可燃物質。因此注意電氣焊工作中的火災安全隱患并在實際操作之中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來消除火災安全隱患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

1電氣焊在煤礦井下作業中安全隱患分析

電氣焊工作主要依靠的是高溫熔化金屬將金屬進行連接,通過熔化或者是加壓的方式使得金屬原子之間相互擴展結合,電氣焊可以分為氣焊和電弧焊兩類。氣焊的原理是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其工作溫度可以高達三千攝氏度以上。而電弧焊就是通常所說的電焊,其原理是利用電弧發熱產生高溫來融化金屬,從而達到使金屬進行融合連接。電焊的焊光溫度同樣也在三千攝氏度以上,通常狀況下不高于六千攝氏度。如此高的溫度可以說在電氣焊作業環境之中的可燃物或者是易燃物就相當于火源。一旦電氣焊作業時的熔珠或者是金屬火花遭遇到可燃物或者是易燃物的話,發生火災的可能性極高。電氣焊工作中火災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電氣焊在作業的時候,金屬火花飛濺是非常常見的事情,飛濺的金屬火星或者火花,其溫度也能夠高達兩千攝氏度。焊接作業的時候,金屬為碳鋼的時候,飛濺的火星或者是火花溫度為兩千攝氏度。而焊接金屬為鑄鐵時,飛濺火星的溫度也能夠達到一千八百攝氏度。金屬鋁的火星溫度相對較低,但是也能夠達到六百攝氏度以上。可以說不論什么金屬材質的焊接作業,其飛濺的火花溫度都足以引燃周圍的易燃或者是可燃物,而煤礦井下可燃易燃物質居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火災。近年來現代工業煤礦生產中由于電氣焊作業時火星迸濺而產生火災的事故數量很多。許多操作人員沒有在開始電氣焊作業之前檢查作業環境,及時將作業環境之內的可燃易燃物品進行清除或者是保持安全距離。(2)除了電氣焊作業時的火星飛濺引起火災之外,焊接材料的熱傳導作用同樣也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對于金屬鋼管、其他大型金屬物體進行焊割作業的時候,由于金屬本身存在著很強的導熱性能。而這時如果焊接金屬的另一端或者是其他部位連接著可燃或者是易燃物品的話。隨著電氣焊作業的進行,被焊割的金屬逐漸升溫。進而導致與其相連或者是靠近的可燃、易燃物品溫度升高。當這些可燃已然物品的溫度升高到燃點以上的時候,自燃現象就會發生。通常狀況下這類的自燃現象不容易被第一時間發現,因為許多電氣焊作業都會在開始之前檢查焊割作業點周圍的可燃易燃物品。但是經常會有操作人員忽略了與焊割金屬相連,并且與焊割地點相隔較遠的可燃易燃物品的清理。從而導致在焊割作業進行的過程中,與焊割地點相隔較遠的可燃易燃物品的自燃也在慢慢的發生。(3)另外一種容易引起火災的電氣焊作業就是違反相應的操作規程。電氣焊作業作為一項特種作業項目,其操作人員必須要持證上崗。但是現階段的許多生產單位,尤其是建筑工地這種大面積使用電氣焊操作人員的作業場所,無證焊工上崗作業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有關于電氣焊作業的規定很多,相應的操作規程也很多,但是許多作業人員由于工作壓力等原因,無視相應操作規程的存在,甚至是刻意違反操作規程,從而引發火災。如在未了解焊接地點周圍情況的狀況下不得實施焊接作業,而許多焊接操作人員為了趕時間并未了解作業場所環境,或者是粗略的了解,忽略了火災的隱患。還有的操作人員同樣是為了趕時間,在電氣焊作業范圍內有與明火相抵觸的作業時,同樣也實施電氣焊作業,這樣作業環境之中的火災危險系數急劇上升,既給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同時也給火災的發生留下了極大的隱患。(4)電氣焊作業時還有一種方式或引發火災,那就是處置不當。當電氣焊作業結束之后,許多操作人員并沒有認真的清理作業現場,以至于有火種留下。另外就是在作業的同時,操作人員沒有及時檢查焊接設備自身的工作狀態,如果焊接設備存在著帶病作業、安全裝置不完好或者是由于操作不當而引起“回火”的話,那么引發火災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除了在作業時候可能引起的火災之外,電氣焊設備的管理問題也是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電氣焊設備所使用的氧氣瓶、乙炔瓶必須分開放置(間距要求5米以上),這些本身就屬于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如果缺乏對于這些設備的妥善管理和存放,這些同樣也是引發火災或者是重大爆炸事故的隱患。

2電氣焊井下作業中火災安全預防措施

2.1加強煤礦電氣焊作業人員的防火安全教育。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問題應該說是煤礦井下電氣焊作業安全防火措施的最為關鍵的一環。電氣焊作業主要由操作人員完成,其工作質量、環境影響等等與操作人員的意識和技術能力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因此在煤礦工作的電氣焊操作人員上崗作業之前,要對其進行嚴格的防火安全教育和培訓,另外電氣焊作業屬于特種作業項目,需要持證上崗。因此對于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對于未取得電氣焊作業上崗資格證的操作人員堅決不予上崗操作。同時也要定期對井下電氣焊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防火安全宣傳,掌握和了解必要的防火安全技術和知識,了解在井下焊接作業過程中可能引起爆炸或者是火災的原因及其相應的預防措施,使得電氣焊作業人員能夠在心中做到警鐘長鳴,將安全防火當做成一種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2建立健全安全防火制度。對于大型煤礦生產企業的井下作業工地而言,電氣焊作業的安全防火工作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煤礦安全系統的問題。而對于安全系統的管理不僅僅需要每一個參與其中,還要提升井下作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安全防火意識,同時也要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安全防火制度,從制度的角度來強制性的要求井下作業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作業現場的安全防火工作。在建立健全安全防火制度的時候首先要落實安全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防范積極性。另外,健全各項審批制度,如動火審批制度、焊接設備定期維修檢查制度、焊接安全防護制度、焊接設備安全技術檢驗制度等等,以制度的方式將體系之內的各個職能部門以及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并讓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讓電氣焊作業的現場防火工作更有保障。2.3嚴格執行電氣焊井下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作為電氣焊作業的操作人員,在進行焊割作業的時候要嚴格的按照相應的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嚴格執行“十不燒”的規定。未取得動火審批許可的作業堅決不予執行,沒有電氣焊作業資格的作業人員堅決不允許操作。未弄清楚井下作業環境內及周邊情況下不得開始電氣焊操作。作業環境之內存在著危險的易燃的情況下不得到井下進行電氣焊操作。電氣焊作業部位使用可燃材料做保溫材料的不得進行電氣焊操作。作業地點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作業時不得進行電氣焊作業。另外在沒有充分了解焊接物內部情況的時候盡量不要開始電氣焊作業。火源的攜帶要有相關人員負責攜帶,并在井口進行火源登記,真正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

3結語

煤礦井下作業過程中電氣焊作業是引發火災事故的主要威脅之一,在電氣焊作業之中除了要按照上述的預防措施來進行防火之外。還要保持電氣焊作業現場材料堆放整齊,不得阻塞消防通道。現場的氣焊膠管、電焊纜線等等不得相互纏繞。使用過后的氣瓶要及時運出井下工作現場。另外也要根據作業環境以及焊接工藝以及可能著火的物質性質來適當的在現場配備滅火裝置,為電氣焊作業現場的防火工作提供更進一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洪龍,董慧•淺談焊割作業的火災危險性及防護措施[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6,05

[2]劉小峰,劉潤青•淺談焊接施工安全[J],焊接技術,2011,09

作者:劉鑫 單位:徐礦集團徐州九里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