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模式創新應用分析

時間:2022-07-12 04:38:22

導語:高校管理模式創新應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管理模式創新應用分析

財務共享服務是管理模式的創新,更是管理與服務理念的創新。財務共享服務是基于流程再造、信息系統整合,將簡單重復、低附加值以及標準化會計核算業務集中管理、集中核算,推進財務、業務和戰略的一體化發展。實現會計信息與業務信息的共享,對傳統的會計核算流程進行再造,以數據信息化、流程信息化、決策信息化整合業務流程,并以程序固化,將財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業務前端,實現經濟業務事項辦理的網絡化、智能化。目前,高校以特定業務(采購采購、商旅服務、資產購置)開展一體化綜合平臺建設,正是財務共享理論在高校的現實運用。

1一體化平臺的建設意義

建立既符合內控又提升管理效率,融管理于服務之中,緩解報銷壓力,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財務服務,為教學科研營造更加良好的財務環境,是高校財務部門面臨的現實問題。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指出要創新服務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科研、財務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共享的信息平臺,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學校自身也有管理需求。比如占浙江大學2017年全年憑證總量24.4%的材料采購業務(2017年浙江大學財務核算憑證總量69萬份,耗材采購報銷憑證16.8萬份),其特點是:供應與需求均高度分散,采購成本居高不下;經費總量大,訂單數量大,采購單值小(兩大一小);財務報銷工作量大。材料類耗材具有種類繁多、物資量大的特點,存在虛假采購、耗材領用及出入庫登記使用等特征,監管難度大漏洞多。實驗室的化學品試劑具有高危險性,使用或保存不當會造成嚴重生命財產安全。以物品金額建立不同審核流程,實時更新化學品標準信息庫數據,規范材料類物資采購流程,對其全流程可追溯性監控尤為重要。因此,搭建一體化采購平臺,發揮系統優勢,建設合格供應商產品、服務庫,實施從請購、采購供應、財務報銷等全過程信息化一體管理,不僅能引導供應商提高供應能力和質量,有效提高科研人員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提升財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又可以強化校內物資采購環節的內控管理,有利于堵塞管理漏洞、化解廉政風險,推動高校發展。

2一體化平臺的實施路徑

通過流程再造,建設連接經濟業務、財務管控與核算相統一的集成系統,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是促進業財融合,實現管理和服務網絡化、平臺化和智能化的有效路徑。如圖1所示為采購共享平臺的業務流程圖,采購共享平臺的流程再造,是將原來分散的采購業務集中起來,重新建立統一的標準和操作流程,實現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統一運作的目標。通過有效整合業務活動信息(采購、物流倉儲保管、業務審批)、財務核算信息(資金凍結、預算控制、預約報銷、單據投遞、資金結算、財務入賬)、物流信息(商品交接、服務投遞、物流流轉),使經濟業務的辦理不再受時空約束,通過數據傳輸、各系統相連,形成業務與財務、管理與核算的多部門聯動、跨部門合作、“聯審聯辦”。從而實現移動辦公,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實現信息數據共享,將業務數據信息、流程辦理信息和決策管理信息的標準化、信息化。業務數據的信息化是要將從業務源頭或一個環節錄入的審批信息、采購信息、預算信息、資金使用等信息,以標準化的格式集成,并實現實時共享,為財務系統的單據流轉、資金結算、財務入賬,提供數據源,實現財務核算的智能化。流程信息化是通過業務、財務之間內在的鉤稽關系,以系統命令語句固化業務辦事流程,實現業財融合。當業務前端使用項目經費采購時,通過業務系統對接財務系統,自動檢查項目預算、資金額度狀況,把財務信息延伸業務前端,在業務請購、審批的同時,財務的資金凍結、支付、入賬信息同時自動生成。決策信息化就是要充分挖掘數據,分析利用數據的價值,為管理決策、動態監控、增值服務。

3浙江大學材料采購平臺建設成效

以浙江大學材料采購平臺為例,平臺由實驗室信息化系統、電子商城以及學校采購管理流程定制構成。該平臺集請購、審批、結算、內控及安全管理為一體,實現了業務審批從線下到線上、業務辦理從分散到集中、資金結算從逐筆支付到同一供應商集中支付、賬務處理從零星處理到集中匯總處理的轉變,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如圖2為采購共享平臺審批流程圖。3.1事前審批,預算控制。材料采購平臺對師生請購事宜進行事前審批,再由經費主管審批,系統自動對項目經費款項進行預算控制并實時凍結。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對經費用款的事前控制,又保證了對實際發生的業務流與經費預算的準確匹配。3.2事中控制,無縫對接。材料采購平臺上的購買訂單,從師生請購環節開始生成唯一訂單號,當流程進入報銷環節時該筆訂單即被鎖定,訂單下的數據記錄全部無縫銜接至財務核算系統,并自動審核校驗訂單真實性,獲取對應數據生成會計憑證。待采購報銷環節結束后,財務報銷信息回填至材料采購平臺,完成采購全部流程。3.3事后監督,集中結算。材料采購平臺的供應商不再單獨給請購人開具單張發票進行一對一結算,而是定期匯總采購訂單,如月度匯總銷售清單以多對一方式與學校財務進行結算,即一張發票集中結算。該系統平臺承擔了前端師生的請購、中間訂單的物流和結算、后端財務入賬等全部流程的服務與監管工作,對平臺的復雜性、拓展性、兼容性提出更高要求,實現業務端、物流端和資金結算端三者的有效融合,實現電子流、實物流、審批流的集中管控、集中存儲和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教財[2007]l號)[Z].2007-01-15.

[2]張慶龍,董皓,潘麗靖.財務轉型大趨勢:基于財務共享與司庫的認識[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3]宋吉峰,劉玉.加強內部控制構建業財融合新體系[J].中國總會計師,2014(9):41-43.

[4]谷利曉,王麗杰.業財融合助推民辦高校精細化管理的措施研究[J].商情,2017(41):237.

[5]崔洪俊,黨金泉,黃成行,等.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2015(31):113-115.

作者:秦 慕 朱明豐 郎玲燕 單位: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