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論文
時間:2022-03-06 08:52:55
導語: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三農問題是我國發展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因此,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解決,積極采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而土地作為農民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著三農問題的解決,土地管理也成為我國政府部門的重要工作。在三農問題的解決中,政府加快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以促進農業生產。但是,由于受傳統土地管理的影響,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在承包土地流轉、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置換等方面仍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政府解決。研究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僅能夠提高土地管理效率,解決土地問題,而且農村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有著深刻意義。
【關鍵詞】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1.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下,我國對農村土地管理的相關制度和法律規定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推進了農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開展。并且,農村土地直接關系著農民的生存和發展,關系著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從農民入手,從農村發展實際出發,從立法、制度、整兒等方面入手,改進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保證農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農村土地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2.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2.1承包地流轉問題。首先,農民的土地流出承包意愿不斷減弱,很多農戶都不愿意將承包來的土地流轉出去,還有一些農戶在流轉承包土地之后要求將承包土地回收。這是因為,農民對土地存在著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們認為土地的農業收益較少,無法從根生上提高經濟收入。另一方面,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較高,認為土地是他們的唯一要價砝碼。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農民不愿意講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轉出去;其次,農村的規模經營主體缺乏勞動力。種植業的經營利潤較少,勞動量較大,很多青年人都不愿意從事種植業工作。但是中老年的體力有限,無法從事勞動量大、勞動時間長的農業工作,導致農業生產缺乏勞動力。2.2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問題。農村土地管理中的集體建設用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首先,我國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力度不夠,雖然在法律提供了農村建設用地流轉的可能性,但有的流轉范圍較小。并且我國在法律方面并沒有明確規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進行流。這種情況下,個人和企業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征用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其次,我國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規劃和流轉制度規定缺乏有效銜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雖然可以用于服務業、旅游業、和商業等行業之中,但是卻缺乏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視,忽視了當地的農業發展;最后,我國的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機制不完善,缺乏針對性的集體土地交易規則,導致農村集體土地的流轉缺乏規章制度的約束,存在著很多不合理征用的現象。2.3宅基地置換問題。宅基地是農村土地的重要組成部門,也是農民的安身之所。但是,現階段農村宅基地置換過程中,農民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損害,土地置換資金和指標難以實現平衡。具體來說,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成本隨著提高。宅基地置換雖然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但是,物業費、水費、電費等直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成本。但是,農民的收入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生活成本的提高加劇了農民的生活困難。
3.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策略
3.1健全土地權利體系。確保土地權利是現實土地利用的前提,因此,我國應積極健全土地權利體系,明確土地產權。現階段,我國雖然制定了農村土地管理的相關法律規定,但是,卻缺乏對農村土地產權的明確法律規定,農村土地成為當地政府、企業等組織的侵占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和政府濫用農村土地,導致土地資源浪費。為此,我國應積極明確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建立農村土地共有制度,使農民擁有對土地的支配權。并且我國應積極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使用的費用和程序,確保農村土地的經濟收益。另外,我國應積極約束地方政府的隨意征地行為,制定的地方政府征地的相關標準和相關規章制度,避免地方政府對土地的不規范征用。3.2加快國家立法。國家立法,能夠有效保護農民對農村土地的使用權,形成農民對土地的穩定預期。為此,我國應積極明確土地使用權和土地所有權的立法思路,確保土地管理改革的可行性,保證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進而使農戶具有穩定的土地收益。另外,我國應積極調整現有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法律,充分保障農民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避免農村土地被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大量征用。另外,制定法律保護土地承包經營的穩定性,從長遠來說有利于形成土地供應市場,促進土地交易出售、出租等,進而避免農民的短期農業行為,提高農村土地的利用價值。3.3適當開征相關稅收。針對企業大量征用農村土地的現象,政府應適當開征房地產交易稅和土地使用稅,用稅收的形式來代替土地的各種收費,增加政府的土地收入來源。另外,對于征用土地的高收入企業,政府應積極實行超額累進征稅,運用稅收來源來,彌補農村養老保險,農村社保、資金等方面的缺口。3.4統籌城鄉發展。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政府應積極統籌城鄉發展,合理把握城鄉用地,對農村土地進行宏觀戰略調控。為此,政府應積極控制,進化過程中的用地總量,避免城鎮化用地過度上升。另外,政府應積極施行城鎮化建設,用地補貼農村制度,對城鎮化過程中占用的農村土地進行一定的補償,確保農民的經濟收入。另外,政府應積極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沒有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任何組織都不能擅自改變農村土地的用途,進而維護國家的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1]邵學峰,梁志元.城市外延性擴張與區域經濟增長——基于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的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6(09).
[2]詹王鎮,陳利根.我國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困境及其破解[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作者:陳朝光 單位:松原市扶余市國土資源局
- 上一篇: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制度探討
- 下一篇: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