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公路平面交叉的規劃

時間:2022-03-01 04:49:32

導語:小議公路平面交叉的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公路平面交叉的規劃

本文作者:葉劍鳴陳康元工作單位:浙江省溫嶺市交通設計院

(一)平面交叉的間距。首先,對于一級或二級公路,應先依據它們的使用功能以及投資限制,確定采用平面交叉或立體交叉。而如果是二級公路以下等級的公路交叉,則應采用平面交叉。平面交叉的交叉間距應盡可能的大,只有這樣公路的通行能力才能得到保證,公路的安全性才能得到增強,公路中的交通延誤才能夠減少。在我國的《公路路線設計規范》中,對于平面交叉路口的交叉間距是有規定的,因此各個等級公路平面交叉的交叉間距的值都應大于這個值,但要確保當地群眾的出行順暢,或要與沿線道路交叉,又有必要設置平面交叉,因此這兩方面也就形成了一個矛盾。而要想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處理方法就是當交叉間距不是很大時,應將等級相對較低的公路布置在與主要公路相交的支路上,或將其設置成與主要公路平行,這樣各條道路之間就只需提供有限的出入口。

(二)平面交叉的交角。公路平面交叉交角的設計應盡量設計成直角,即使是斜交時,交叉的交角也應該不小于70度,如果設計的交角不得不小于70度,那么就必須對公路交叉中的次要公路在交叉前后一定范圍內的線形進行局部改線,使交叉路口的交角不小于70度。在T字形的路口中,相對次要的公路應扭正改線。而在斜交的十字形交叉路口中,不能隨意的對次要公路扭正改線,只有當條件允許時才能進行這樣的操作。如果次要公路的交通量并不是很大,就應將次要公路的兩個岔路口改線成為兩個錯位的的T字形平面交叉。

(三)平面交叉的渠化設計。當公路平面交叉的交通量很大時或是公路之間的交通量差異不是很大時,平面交叉一定會存在很多的交織點以及沖突點,也就存在著很嚴重的公路交通隱患,這時候就需要對平面交叉進行渠化設計。通過渠化設計來引導行駛中的車輛,使車輛按照預定行車路線行駛,從而減少車輛之間的干擾。根據最新的公路設計要求,四車道公路以及四車道以上的多車道公路的平面交叉都必須進行渠化設計,一級和二級公路的平面交叉必須作渠化設計,而三級公路在轉彎的交通量很大時,也應對其進行渠化設計。在公路的平面交叉中,影響車輛行車速度以及行車安全性最大的因素就是左轉與左轉,直行與直行以及直行和左轉車輛之間所產生的沖突點,影響相對小一點的因素是合流點,其次是分流點。由于這個原因,渠化設計通常都是利用交通島嶼以及綠化帶來引導車輛的正常行駛,另外在公路路面上用標線劃出隱形島也是應用較廣泛的措施。隱形島的形狀取決于公路相鄰車道的路緣線形,在設計隱形島時對其邊緣的處理方式應盡量的圓滑并使其側移。交通島的面積也有一定的規定,城市中交通島的面積應大于5平方米,其他的地區交通島的面積應大于7平方米。在對公路的平面交叉進行渠化設計時,要注意應盡可能的增大交通流的交叉角,而為了盡可能的降低公路交叉路口行駛車輛可能產生沖突的面積,在設計時還應盡量的減小行駛車輛的分流角度和合流角度。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公路平面交叉的概念以及影響公路平面交叉通行安全性的因素及優化設計方法這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于交通運輸行業的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的要求也更加的急切。傳統的對于公路平面交叉的處理方式過于簡單,并且也為很多的交通事故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必須對公路平面交叉的安全性進行優化設計,切實的改善交通環境,方便車輛以及行人的安全出行,從而建立一個管理先進、應變能力出色并且功能完善的區域性的綜合交通體系,從而繼續促進我國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