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護岸施工環保措施
時間:2022-03-02 03:29:14
導語:堤防護岸施工環保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堤壩護岸工程能夠通過在河邊修筑堤壩或者是進行河岸加固的方式來保護后方,防止河水或海水的入侵,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堤壩護岸工程是一種于民有利的工程。然而,在修筑堤壩修筑護岸的過程中需要對原有的自然環境進行改造,這種改造的過程勢必會對原有土壤以及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基于環保的原理,我們必須研究如何將破壞程度減到最小,因此,需要探究出一系列的環保措施。
2、環保措施的重要性
大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其內部擁有著自然調節機制,然而,這種機制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過了自我調節的限度,大自然將會受到破壞[1]。河流是自然生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河流一旦被改變,對自然的影響很大。然而,很多時候,出于對人類發展的考慮,我們必須進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3、針對施工中污染的環保措施
3.1清場前揚塵污染。在工程施工前需要進行清場處理,然而清場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揚塵,這時如果在場地30米范圍內有農作物種植或者是居民居住,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可以有兩種處理措施:第一種,最好是整體移除,這樣減少揚塵的產生,與此同時,要對要拆除的部分進行充分潤濕[2];第二種,在場地30米范圍內充分灑水濕潤。3.2地表土流失。在工程開挖過程中,會造成地表土的剝離,如何對這些地表土進行處理也是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部分,在實際處理時,處理的方法需要依照剝離的表層土的用途而定:若表層土剝離后不用于恢復本地土壤,那么就可以直接進行其他的適宜耕作的土壤移植[3];若用于恢復本地土壤,則需要妥善保管剝離土壤,置于地勢平緩處保存,盡量小范圍保存,要避免雨水沖刷。3.3具體的分析措施如下:3.3.1施工表層土的保護。措施與方法:剝離表層土,不用于本地恢復的,應直接覆蓋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復的,應移至它處堆存,堆放地宜相對低凹、周圍相對平緩,并設置排水設施。小范圍堆放地,可用草袋、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進行遮蓋,避免雨水沖刷、流失損耗。分析:開挖施工中表層土保護是一個重點環境保護問題,表層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發一系列環境生態平衡失調,如植被丟失、景觀破壞等。根據本工程施工合同環保條款的規定,表層土應予以保護,并對開挖裸露地須進行表層土覆蓋和恢復,因此在措施與方法中,根據以往施工經驗,提出本地覆蓋的具體方法和要求,同時提出不用于本地覆蓋(如當剝離面為工程建筑物面時)的表層土,也應妥善處理和使用,不能流失損耗。3.3.2噪聲污染。措施與方法:堤頂及堤岸臨時發電機組噪聲強度大于80dba、且發電機運行點距噪聲敏感點的距離小于50m、噪聲源距堤頂的距離又小于5m的,可在堤外腳地帶建造減噪槽、將運行發電機置入減噪槽內。減噪槽在離開堤腳線1m以外地帶按順堤方向布置,但不得建在堤身坡面上。減噪槽為長方形構造,槽深以不影響發電機操作為原則,槽長應槽兩端能滿足離開聲源2m以上,槽頂要搭建防雨棚。減噪槽要備有防水設施或積水抽排系統。分析:考慮堤防工程在堤邊施工的特點,利用堤身作為隔聲屏障,在調查本工程施工發電機組基本情況(如功率和聲源強、構造、規格等)后,設計該發電機減噪槽。沿堤噪聲敏感點位于堤內側,由于離堤身越近,經過堤頂的聲源發射角越小,因此減噪槽建在堤外腳,盡量靠近堤身,考慮堤腳開挖安全范圍為距安全線1m以外,故減噪槽應設在離開堤腳線1m以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堤壩護岸工程中必須采取環保措施,避免工程對河流、周圍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文章列舉了一些工程實施過程中可能破壞環境的部分,例如清場前的揚塵污染、施工可能造成的地表土損失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文章一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地進行了措施探究。希望文章中的探究成果能夠得到相關人員重視,并能夠真正將理論用于工程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李政.淺談堤防護岸工程在施工中環境保護作業中的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5-10-25.
[2]劉兆勝.渾河河道治理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探討[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6-10-25.
[3]魏學平;焦瑞峰;黃文海.防洪工程對某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影響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11-30.
作者:周芹 周彥伶 單位: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沅南垸水利管理委員會
- 上一篇:綠色環保節能材料研究
- 下一篇:環保服務業轉型升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