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分析

時間:2022-06-05 05:22:16

導語: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分析

【摘要】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的缺失是造成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在依據自身的情況,以生態文明為理念和要求下,不斷優化考核評價制度,規范評價的執行機制,完善評價的監督機制,推動環境監管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為此,文章在此基礎上,從環境監管主體方面探索符合我國環境保護實際需求的切實可行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環境法治;配套機制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基于我國近些年的具體執行的環保措施,發現盡管近些年國內實施了較多具體的考評制度,卻少涉獵具體的監管措施。正是因為如此,在我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確定了相關的條例的前提下,對我國實行的目標責任制及考評機制進行研究顯得格外重要。

1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的缺位

1.1考核評價制度的立法理念未轉變。盡管我國的考評機制中加入了環境保護這一內容,但是對于這一內容的獎懲及問責力度遠低于經濟增長領域的問責力度,因此地方政府在為應對考核,完成各項指標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而對環境保護有所忽視。1.2考評主體和考評對象不明確。我國目前的環境保護相關的考評工作,主要為統一監管,但是這一監管措施缺少對下級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這一領域具體的考評方案,這種簡單的強調統一監管,缺乏具體可行的考核標準的情況,會致使出現權利被濫用的狀況,最終使下級地方政府在執行保護環境的任務時有所缺失。1.3考核評價制度法律法規體系不配套。依據我國目前的立法情況,我國較少出臺有關環境保護考評制度這一籠統的領域的具體的執行證詞或下位法規,因此在實際完成環境保護任務的過程中缺少可行性較高的執行措施。

2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的必要性

2.1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和監督意識。一方面,積極推進綠色出行這一健康環保的出行形式的實施,盡早讓“綠水青山”這一中國夢變成現實。另一方面,群眾不僅是我國環境的保護者,以及環境保護公眾措施的執行者,還是我國政府的環境保護措施的監督者,因此我國地方政府要定期向社會公布政府環境的考評結果,使我國的人民群眾對政府的具體的環境保護工作有一個具體的認知。同時,我國各級政府的負責人還應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讓政府在具體的工作中獲得必要的壓力及動力。2.2激勵政府實現環境監管和環境治理。我國需對分配給地方的具體環境指標進行定性、定量的評估,完善評估過程中的獎懲措施,對指標完成較好的地方政府給予獎勵,對未完成指標或指標完成情況較差的地方政府必要的處罰,對各項監管評價指標細化管理,需將考核指標細化到具體的個人,以促進我國的環境保護的任務的完成。2.3促進我國環境與經濟發展一體化。在各級政府的政績考評范圍中加入環境保護這一指標,將環境保護這一原本政績考核中的“軟指標”變為“硬指標”,這樣能避免地方政府為應對政績考核而大力發展經濟,犧牲環境的現象的發生。另外,在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中,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強調在我國社會發展中需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注重科學性及環保性,因此各級政府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把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確保我國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環境監管主體考核評價制度建設探索

3.1全面設計考核評價制度。我國相關的法律應符合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滿足馬克思主義經濟原理的要求,隨后制定相關法律的后續完善措施,以確保能夠與目前的發展指標相配合。首先,在立法、執法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互配合、和諧發展,達到既能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又能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的目的。同時,在立法、執法的整個過程中,應符合科學原理。其次,我國在立法之前應確保立法的民主性,使其既能對環境保護中人民的違法行為進行懲罰,又能對群眾的基本權益進行保護,這也是我國政府執行能力的表現,同時也能反映出我國政府的執政宗旨——為人民服務。最后,與環境相關的立法應有群眾的參與以及社會各界的討論,確保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3.2健全考核評價制度配套機制。想要徹底的落實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需要完善相關制度的配套措施,出臺能夠與考評制度相配合的法律法規等,為這一考評制度提供強有力的保證。盡管我國的考評制度已經運行多年,但是依舊缺乏相關的立法措施,需要加快這些相關措施的落實及實施。

4結束語

當今由環保問題產生的糾紛接連不斷,這些糾紛涉及社會的多個方面及階層。我國建立相關的考評制度,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因此落實并實施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讓政府的考評機制在保護環境的任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保護人民的切實利益。

參考文獻:

[1]劉晶,李君.完善我國農村環境監管主體的立法建議[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2,28(4):63-65.

[2]蔡秀錦.關于建立政府環境保護績效評價制度的思考[J].中國環境管理,2013,5(4):62-65.

作者:艾里西爾•艾薩帕 合麗婭•艾合買提 單位:1.新疆農業大學 2.新疆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