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應急水池環境管理探索

時間:2022-01-11 15:59:46

導語:環境應急水池環境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應急水池環境管理探索

摘要:通過對環境應急水池環境管理的研究結果表明:凡是在生產工程中使用環境風險物質并可能對水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和園區必須建設事故應急水池。環境應急,水池在設計和建設工程中,應嚴格按照2018年以后頒發的《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標準》等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和管理。

關鍵詞:環境應急水池;標準;環境管理

多年來,企業和園區要不要建環境應急水池,在何處建,容積多大,如何管理等問題一直存在爭議。陳軍海[1]提出,環保部門應在日常監管中加強事故應急池的監督管理。邊歸國等[2-4]在環境應急水池命名與定義、類型與結構、布局等方面進行研究。根據最新頒發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對建設環境應急水池必要性和實效性、位置、有效容積及環境管理進行研究。

1建設環境應急水池重要意義

1.1必要性

2005年11月1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部分生產裝置和中間貯罐及循環水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致使未發生爆炸和燃燒的部分原料、產品和循環水泄漏,與現場所用的消防水混合后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松花江水體嚴重污染,并導致哈爾濱市因水污染全市停止供水的特別重大污染事件。2006年1月6日,浙江上虞長征化工廠一反應釜發生爆炸。該企業有效利用雨水回收系統和廢水預處理池暫存事故污水,再轉輸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避免了環境次生污染事件的發生。分析兩個企業對事故污水的處理效果,充分說明了必要的事故應急設施(池)對有效防控水污染事故以及次生的環境污染事件極為重要。為此,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與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督促化工企業切實做好幾項安全環保重點工作的緊急通知》(安監總危化〔2006〕10號)文件,強調“必備的防污設施和措施對防范危險化學品事故引發環境污染事件至關重要”,有關部門“立即完善事故狀態下防范環境污染的措施”。

1.2實效性

福建古雷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廠內有1.6萬m3應急池,廠外有4.2萬m3應急池,總容積達5.8萬m3。2015年4月6日發生的爆燃事故,從著火到全部撲滅歷時56h,之后又持續降溫,總時長超70h。產生的消防廢水、物料燃燒廢水和罐區殘液廢水約11萬m3,遠超本企業的所有應急設施的總容積。如果沒有緊急協調,將這些廢水暫存在相鄰漳州翔鷺石化公司的應急池、污水收集池、應急儲罐以及廠外養殖池共5.9萬m3的應急設施中,那么大量的污水將排入海中,并對附近的海域產生嚴重的污染。由此可見,企業不僅要建設環境應急水池,而且必須嚴格按國家規定適當擴大其有效容積,方可減少或避免水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2應建環境應急水池的企業和園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在處理安全生產事故過程中產生的可能嚴重污染水體的消防廢水、廢液直接排入水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原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第九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和技術規范,完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質、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擴散至外環境的收集、導流、攔截、降污等措施。《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原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年第74號)規定:突發水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包括是否設置中間事故緩沖設施、事故應急水池或事故存液池等各類應急池;應急池容積是否滿足環評文件及批復等相關文件要求;應急池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確保所有受污染的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等通過排水系統接入應急池或全部收集。總之,可能因為泄漏、燃燒、爆炸等生產安全事故直接導致或次生突發水環境事件的企業都應該設置環境應急水池。《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規定:生產、使用、存儲或釋放涉及(包括生產原料、燃料、產品、中間產品、副產品、催化劑、輔助生產物料、“三廢”污染物等)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及臨界量清單中的化學物質(以下簡稱環境風險物質)以及其他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化學物質的企業,應按相關設計規范設置應急事故水池、事故存液池或清凈下水排放緩沖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設施,并根據有關環境風險受體敏感程度和極端天氣情況,設計事故應急設施(池)的容量。《精細化工企業工程設計防火標準》(GB51283—2020)[5]提出,對于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消防廢水,應設置消防廢水排水收集設施。使用或生產《水污染應急防控技術指南(試行)》(質安字〔2006〕100號)在產生劇毒或者污染嚴重污染物的裝置或廠區設置事故緩沖池在進入江、河、湖、海的總排放口前或污水處理廠終端建設終端事故緩沖池甲、乙、丙類液體(許多固體燃燒或與水發生反應)的生產設施,應有初期污染雨水收集處理及消防污染水應急收集處理的設施。原環境保護部2012年印發的《關于加強化工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環發〔2012〕54號)中強調“建立企業、園區和周邊水系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和有效的攔截、降污、導流等措施”。根據法律及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凡是可能對水環境產生影響的企業必須建設事故應急水池。化工園區及其他工業園區中化工集中區均應建設公共環境應急水池。

3環境應急水池的位置

根據企業和化工園區水體污染事故的三級預防與控制體系規定,企業環境應急水池和園區公共環境應急水池的位置見表1。《化工園區事故應急設施(池)建設標準》指出,化工園區水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是由企業水體污染事故的三級預防與控制體系、化工園區事故應急設施(池)和設置在雨排水系統總排放口端攔截化工園區可能受事故水污染的雨排水的設施三部分組成。化工園區水體污染事故的三級預防與控制體系應根據《關于加強化工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環發〔2012〕54號)要求,建立企業、園區和周邊水系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和有效的攔截、降污、導流等措施。隸屬于園區的周邊水系應建立可關閉的閘門,有效防止泄漏物和消防水等進入園區外環境。

4環境應急水池容積

除了文獻[2]報道的國家及行業所規定的環境應急水池容積以外,其它企業和園區環境應急水池的有效容積的計算方法見表2。

5結語

生態環境部門應根據國家和部門的標準、規范性文件所賦予的職責,加強對環境應急水池的監督管理。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的審查、突發環境事件預案編制、環境風險評估、環境事件隱患排查以及執法檢查等工作中,嚴格按照《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標準》等新標準,科學核定環境應急水池的有效容積及收儲能力,有效預防及控制突發水環境事件。

參考文獻

1陳軍海.環境事故應急池管理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2):1-4.

2邊歸國,潘文斌,黃輝.我國行業和企業環境應急水池容積的研究[J].能源與環境,2020(2):12-16.

3邊歸國,肖毓銓,王翔.我國環境應急水池定義與功能的研究[J].能源與環境,2020(5):6-7,41.

4邊歸國,肖毓銓,王翔.環境應急水池的類型與結構的研究[J].能源與環境,2020(6):15-17,28.

5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精細化工企業工程設計防火標準:GB51283—2020[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20.

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標準化委員會.事故狀態下水體污染的預防和控制規范:Q/SY08190—2019[S].北京:中國石油出版社,2019.

7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石化企業水體環境風險防控技術要求:Q/SH0729—2018[S].北京:中國石油出版社,2018.

8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事故應急設施(池)建設標準:T/CPCIF0049—2020[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

9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化工分會.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標準:GB/T50483-2019[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9.

10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8.

作者:林澤峰 單位:寧德市福安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