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酒店管理訂單式人才培養思索
時間:2022-03-15 02:53:00
導語:高校酒店管理訂單式人才培養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旨在為生產、建設、管理及服務一線培養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酒店管理跟行業具有緊密的關聯,對人才更加注重操作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過程必須緊跟市場。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建立是加強教學環節的實踐性,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抓好質量建設是酒店管理專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管理模式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利益訴求與企業持續發展的利益訴求有機結合,以及學校在利用企業資源提升服務能力與企業利用學校優勢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高度融合,就是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契合點。”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運行管理是保證基地正常運轉的重要保證,由于合作企業的性質、規模以及在合作中所承擔的教育任務不同,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
1.以學校為主的管理模式。一些大中型酒店將校企合作作為形象工程,以便通過社會效應獲得政府或社會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時,會選擇以學校為主的管理模式。酒店將一個營業部門交給學校獨立經營和管理,學生在這里學什么、如何學都由學校決定和實施,酒店基本不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不承擔教學任務。
2.以企業為主的管理模式。有兩種情況,會使校企雙方選擇以企業為主的管理模式:一是酒店想按自己的要求培養所需人才,這時酒店會全面參與并在某種程度上主導教學工作,學生人學或到企業實習后即成為酒店的準員工;另一種比較常見,以酒店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為主,即學生到酒店后,酒店結合專業要求及學生的個人情況,安排學生到相關崗位工作,并對其進行管理。在以企業為主的管理模式中,學校派專業教師與酒店聯系、溝通,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并協助酒店管理學生,對學生的實習做評價。
3.企業與學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酒店自行提供必備的實訓場所、設備、師資等條件,并派專人對基地進行管理。基地的教學活動完全按照專業要求進行,學校的專業教師直接參與基地的教學與管理。
二、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辦學以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酒店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雙方的目標差異,較難找到利益共贏的切人點,所以合作多流于形式,實訓基地難以發揮真正作用。
2.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間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練習,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和時間,而這些消耗會增加酒店的成本,甚至影響正常營業。另外,學生從初到實習崗位到適應崗位需要—個漸進的過程,短短的實習期內,學生的適崗能力不一定能達到酒店的要求,因而在合作過程中酒店的積極性通常不高。
3.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仍是學校的學生,學校會按照各項校內管理制度來管理學生,而酒店在學生來到實習崗位時就會按照自己的管理制度將學生視為普通員工來管理。但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不會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酒店員工,因而經常會違反酒店的管理制度,而學校和酒店在學生實習期問經常會將學生的管理視為對方的責任,造成學生的管理發生混亂,影響了雙方的合作。
三、對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酒店管理專業各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管理方法不同,發展特色也不同,重要的是探索一套適合雙方發展的管理模式,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1.校企應深度融合。校企之間應充分利用雙方的各種資源,相互依賴,共同發展,通過多種人才培養模式的合作促進學校與酒店的深度融合。
2.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利用實訓基地這一合作平臺,實現學校與酒店之間人力資源共享,實現人才培養的目的,合力打造既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又擁有較強教學指導能力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3.加強制度建設。在實訓基地建立及使用過程中,應建立合理的合作制度,執行較為靈活的政策,設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構,以達到“雙贏”的目的。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建設對于酒店管理專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加強實訓基地的管理,改革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促進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
- 上一篇:發改局老干部工作總結
- 下一篇:鄉鎮貫實三級干部大會精神匯報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