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職業素質培育策略
時間:2022-07-22 10:50:14
導語:酒店管理職業素質培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復蘇與快速發展,酒店業步入正軌的品牌細分化道路,發展前景良好。與此矛盾的是,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從事酒店行業的就業積極性不高,人才流失的現象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在對酒店業從業特點與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指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是解決現有問題的重要環節之一。依據市場調查結果,對素質培養指標體系進行細化排序,提出酒店專業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對策,為解決酒店業當前就業難題提供參考。
一、酒店管理專業從業特點與現狀
1.從基層做起?!皬幕鶎幼銎稹笔菍λ屑磳氖戮频陿I的大學生一句最凝練的經驗忠告,這是對酒店管理工作現狀最契合實際的表述。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從基層做起,其目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的整體運作、相關制度以及各個部門的工作流程,懂得管理的真正意義所在,為進入管理層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從基礎做起,可以鍛煉人的身體和意志,從基層做起,可以緊密地接觸客戶,真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服務的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和服務技巧。從最基層服務工作做起,這就意味著大學生必須要過心理關、體力關、技術關等,要擁有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強健的體魄和扎實的專業技術。
2.酒店業發展迅速,人才缺口大。受國內旅游市場和商旅市場的迅猛發展以及酒店數客房數快速增長的影響,我國酒店業迎來突飛猛進的時代。2010年,星級飯店達14587家,其中四星、五星級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酒店客房數量達到5.5億間;2011年上半年,中國酒店業市場規模達1200億元,新建酒店增速約為13%?!笆濉逼陂g,隨著漸漸步入正軌的品牌細分化道路,酒店業發展潛力無限。法國雅高集團大中華區運營副總裁GerhardH.Zimmer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伴隨國際酒店業尤其是中國酒店行業的蓬勃發展,2010年僅北京酒店業管理人才的缺口就將在50萬左右。
3.人才流失率高。“高就業率、低專業對口率、高離職率”成為當前旅游院校畢業生就業的三大明顯特征。業內一項調查顯示,北方某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學2004~2007年旅游專業本科畢業生行業內就業的比例最高只達到27%,專業對口率較低。但就業后跳槽的比例更加令人觸目驚心,在該市10家飯店調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為68.6%,其中進飯店不到一年流失人數為83名,占流失人數的70.3%。有個別飯店連續3年新招聘的大學生幾乎無一例外一年內流失。導致酒店專業大學生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學生自身素質不高是導致人才流失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
二、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素質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酒店產品自身特點的要求。酒店產品時間與空間的統一性、顧客直接參與產品生產的特殊性,使它比一般物質產品的生產程序更復雜,質量的保證更艱難,而這幾乎都取決于酒店服務員自身的性格、服務技巧以及應變能力。因此,酒店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應該是既要有較高的智商,更要有較高的情商。市場經濟的日趨成熟和知識經濟的漸入佳境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來臨,現代酒店的發展迫切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多家酒店的總經理在接受調查時均表示,他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恰恰就是高素質、高學歷管理人員的缺乏。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認為“酒店人力資源管理中最迫切的問題是提高人員素質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難的問題是尋找本地受到良好訓練的員工的占72.3%”。
2.高校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重視不夠。根據現行的教學模式,從課堂訓練、教學實習、專業實訓等各個環節,不斷加強的是專業技能的訓練,過于追求學生走出校門后與工作崗位在技能上實現零距離對接,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綜合素質的培養。專業知識的過度強化使大學生對從事酒店管理缺乏正確的就業心態和定位,缺乏對酒店業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的深刻理解。同時,對從事酒店管理相關的諸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吃苦能力等缺乏一定的準備和鍛煉。進入酒店行業以后,職業素養不夠導致大學生難以立足,如此一來,就業前景良好的酒店業屢屢成為就業跳槽率較高的代名詞,許多旅游酒店專業畢業生不愿意或者害怕從事酒店業,至少不把酒店業作為就業首選。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不容忽視,提升職業素養,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已成為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要求
酒店管理專業的大學生究竟都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這些素質之間有何聯系,彼此之間排序如何?筆者通過對酒店和本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合部分文獻資料,對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應具備的各項素質指標進行了細化和排序,其結果如表一。
表中列舉的素質指標為20項,大致涵蓋了酒店行業基本素質要求和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培養方面的各項素質指標。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酒店和大學生都結合自身實際的需要和理解進行了回答。酒店作為用人單位,其對學生素質方面的要求為學生進入酒店行業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依據上表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綜合素質較高”“責任心極強”“服從管理、聽從安排”“待人熱情禮貌”“自律性較強”這些軟素質是最重要的,酒店方面把它們排在了前六位?!皹I務技能突出”“專業知識扎實”等專業及業務方面的要求位居中間位置,其次是“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肯于吃苦”等,而對于“學歷高”則排名最后。綜合來說,在酒店企業自身看來,軟素質指標是大學生的首要必備素質,其次是專業技能素質,而學歷是這個指標體系中最不被看重的。高學歷是就業的重要砝碼,但對于酒店行業來說,軟素質是第一位的,智商和學歷是敲門磚,但可能更是就業的不穩定因素。
從學生的理解方面看,學生認為的重要能力與酒店的要求有較大的出入。主要表現在:酒店排在前3位的素質指標,學生分別排在了第9位(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第6位(綜合素質較高)和第13位(責任心極強),這些素質都是比較軟的素質,容易被忽視,而酒店卻恰恰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生最為看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方面,酒店卻把它們放在了第二層,供需之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區別。緊密結合市場需求,細化素質培養方案,做好職業定位,是高校和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校大學生需要將酒店業看重的軟素質指標及早實踐鍛煉,在日常生活及學習中加以滲透和體現,高校也應該相應的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認識到這種“供需”錯位,幫助學生及早糾正就業理解誤區,以便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及就業競爭力。
四、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對策
1.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酒店業服務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對輕松,而技能的提升卻依賴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及足夠時間的崗位領悟。依據酒店專業特點及相關素質要求,構建與行業發展和專業特色相適應的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方案迫在眉睫。在學生實習環節,可以采用靈活的、有彈性的時間安排,如安排在學期中間實習,學生自己可以利用寒暑假進行短期集中實習、雙休日階段實習,通過實習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同時能夠及時了解酒店行業特點,對顧客服務的技巧,查找自身不足,指導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知識及能力的培養,為今后順利進入酒店行業做好準備。
2.系統設置各類課程。現有設置課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以及操作技能課等,過于追求學科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對學生進行情商培養的課程偏少。針對酒店業的選才標準,在加強對學生酒店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知識方面的培養外,在課程設置上開設諸如加強心理素質、人際交往、溝通技巧、應變能力等軟素質方面的課程,加大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以便使學生就業后能迅速適應酒店職業環境。
3.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情景教學、案例教學、課堂討論、酒店現場參觀講解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相關素質的培養;同時,也可以邀請有關酒店管理及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在進入酒店職場前就切實地認識到具備這些素質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為學生順利進入酒店行業做好思想準備。
4.素質培養觀念升級。實際上,軟素質培養遠沒有專業學習、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等易于操作,方便實現,其內涵成分更難以細化和逐步落實,所以,對素質觀念的更新升級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盡快構建以職業素質培養為中心的職業發展教育體系,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大學生進行酒店職業意識、職業知識、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活動,既包括教育教學活動,也包括咨詢、指導、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和服務活動。將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大力倡導“全程職業發展”教育理念,逐步拓展素質培養的范圍和領域,更新素質培養的手段和方法,這既是解決現有酒店管理就業難題的基本途徑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學校進行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上一篇:教育機關外宣工作報告
- 下一篇:對畜牧強省戰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