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酒店管理頂崗實習研究
時間:2022-07-24 10:31:57
導語:涉外酒店管理頂崗實習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頂崗實習薪酬待遇不高
目前整個酒店行業的薪酬競爭力位于勞動力市場的中下游,特別是頂崗實習的待遇更無法與其他行業相提并論,待遇、福利相對較低。以廣州某知名五星級酒店為例,2004年與2012年的實習生待遇依然為900元/月,包吃不包住,將近10年過去了,物價早已今非昔比,但實習待遇依然如此,沒有任何變化。結果,該酒店未能成功在我院招聘一名實習生。從2012屆成功酒店頂崗實習的薪酬來看,大概維持在1300~1500元/月的水平,轉正之后一般能達到2000元的幅度。筆者向5~6家星級酒店人力資源負責人咨詢得知,學生畢業后,所有獎金福利加起來,薪酬一般維系在2000~2500元/月,能上3000元/月的鳳毛麟角。筆者從事酒店管理學習、工作10余年,目睹酒店行業的薪酬水平變化,最近幾年工資也在一定幅度上漲,但這個幅度依然跟不上整個勞動力就業市場薪酬與物價的漲幅。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興行業不斷出現,在其他行業的收入水平不斷走高的同時,酒店行業員工的薪酬水平增長緩慢,與其他行業相比不斷下滑。據某網站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酒店行業有31.57%的從業人員對目前的薪酬不滿意,56.68%認為目前的薪酬水平一般,只有11.75%的從業者對目前薪酬水平表示滿意。從對所獲薪酬不滿的角度來看,一線服務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對薪酬的不滿意度要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一線服務人員的薪酬不滿意度高達54.36%,超出行業平均水平二十多個百分點;基層管理人員的薪酬不滿意度為43.87%,超出行業平均水平十二個百分點。薪酬水平一直影響著學生頂崗實習單位的選擇。
(二)酒店員工流失率較大,影響學生實習單位選擇
由于各種原因,酒店員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有許多人力資源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已經不能期望如今的年輕人在一家酒店工作多于5年,很多都是干2~3年就離職了,有的甚至短短幾個月,特別是餐飲業。根據相關統計,我國酒店員工流失率在15%以上的酒店占45%,流失率在10%~15%之間的酒店占21%,流失率在5%~10%之間的占33%。而旅游飯店業最適合的流動率應在8%左右。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一般在大學期間會有短期的酒店崗位實習,在此期間,他們目睹了酒店業居高不下的流失率,曾有學生在西餐廳實習,得知該餐廳三分之二的員工僅僅只有3個月的入職時間。學生表示,這種流動性會給他們帶來人心渙散、職業認同感降低的不良影響,直接導致他們畢業實習拒絕入行酒店。
(三)學生不愿從基層做起,清酒店職業發展路徑不明
學生畢業實習一般都去酒店一線部門,如前廳、餐飲等,酒店從業人員的職位提升一般都要遵循這樣的路徑:一線崗位從基層員工—初級基層管理者、各部門領班類—中級基層管理者、各部門主管類—高級基層管理者、各部門經理類。但從基層員工到領班的路徑普遍需要3~5年的從業經驗,更高的升遷少則也需要10年左右。很多學生認為這個發展路徑太漫長了,酒店未能給予其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發展空間受限,不愿從基層做起。一些酒店的用人制度,使一些勞動強度大、工作任務繁重、責任大、質量要求高的一線員工積極性受挫,因此往往選擇跳槽,以流動來謀求晉升機會。超過70%的酒店感覺到招聘客房服務員遇到困難,68.3%的酒店難以招到合適的餐飲服務員,迎賓員和接待員等基層崗位應聘者寥寥。許多員工認為酒店在人才管理上短視,將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割裂開來,沒有幫助員工制訂長短期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在這種形勢下,酒店員工自身發展不受企業重視或受到限制,最終酒店業難以留住他們,因此酒店行業除了適當提高員工薪酬福利外,也要充分考慮基層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
(四)涉外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行業選擇范圍較多,降低入行酒店的概率
筆者所任職的教學部門以外語教學為特色著稱。所學課程以外語與專業課程并行為主,學生大學英語4級過級率一般保持在80~90%,許多同學都有應聘當交易會翻譯的機會,相當部分同學應聘成功,直接為外賓做貿易翻譯。學生有許多外語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能接觸到非酒店業的實習機會與工作視野。相對比酒店業,外貿行業接觸面廣、工資靠業務提成,月薪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因此許多部分學生畢業實習直接選擇外貿行業,拒酒店于千里之外。
(五)實習單位質量不高,企業參與意識不強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缺一不可,企業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由于企業承擔院校學生實習沒有建立制度性保障體系和完善的法律體系,企業對接收實習生的動力不強,雖然很多企業與校方進行初期溝通時承諾給予學生大量培訓和鍛煉的機會,進行輪崗,但不少企業并未積極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溝通,對學生實習敷衍、不負責任,或者將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來使用,這種現狀直接導致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后期未能堅持到最后就提出離職。
二、涉外酒店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質量提升策略
(一)探索公平合理的訂單培養模式
訂單培養模式是指學校根據企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簽訂用人合同,并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負責招生、培養和就業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的辦學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校企雙方簽訂用人及人才培養協議;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利用校企雙方教育資源,共同培養人才;針對崗位(群)要求進行實踐能力培養;企業參與人才質量評估;企業按照協議約定安排學生就業。目前,酒店方非常積極與學校協商探索符合其企業利益的訂單培養模式,企業既可降低人力成本,又能有效地選擇優秀員工。但我們在與企業溝通過程中,發現企業的逐利心態還是占主導地位,酒店對前期投入持謹慎態度,只是期望學校負責招生,并在后期提供課程資源,然后到了學生頂崗實習環節,直接把學生安排進酒店崗位,給實習待遇。企業所期望的訂單培養模式已經對學生失去吸引力,因此現在酒店管理專業的訂單培養模式進入一個尷尬的局面。酒店不愿在前期對學生進行學業上的資助培養,因此訂單培養模式沒有給學生設置職業選擇的限制,到了頂崗實習,學生面對眾多行業的選擇,必定選擇自己更加心儀的崗位實習。作為專業教育者,為了使訂單培養模式更具吸引力,特別是對于學生而言,我們一直在積極與企業方進行溝通,希望企業能對困難學生進行前期的學業經濟資助,和學生簽訂協議,讓受助的學生直接到資助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如若違約,學生要支付一定數量的違約金。這種限制條件,才能使學生如約如愿地到酒店實習。實習結束,酒店與學生雙向選擇進行深一步的用人計劃。這樣,酒店管理專業的訂單模式培養才能逐漸搞活。
(二)注重與高層次實習基地長期合作
對酒店企業而言,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持續有效地開發利用實習生資源并在實習過程中物色選擇合適的人才,爭奪優秀的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已成為酒店企業人才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酒店企業非常愿意作為實習基地,與院校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作為院校方,我們應該謹慎選擇適合學生的長期穩定合作的酒店作為實習基地。選擇具有一定聲譽,管理水平較高,服務較規范,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較好,又能充分認識學生實習的目的和意義的酒店作為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習平臺。酒店要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評估考核學生的實踐技能,為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提供意見。根據之前學者曾對酒店實習基地選擇的評價研究,得出地理位置、治安狀況、與學校合作意愿、個人未來發展是影響學生選擇實習基地的重要因素。對于涉外類酒店管理專業,他們更傾向于去有助于個人職業發展、位于經濟商務比較繁華地區、外商較多的五星級酒店。
(三)積極盤活課程體系,開發酒店業流失率較低崗位對應的課程
目前酒店管理頂崗實習專業對口率比較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不愿意從事一線部分的服務工作,特別是客房、餐飲等體力勞動支出較大、三班輪崗的崗位。但縱觀近年學生去酒店頂崗實習的崗位安排,被安排至人力資源、財務和辦公室等后勤職能部門的,流失率較低,這些學生畢業后一般都愿意留在該酒店繼續工作。因此,我們在設計人才培養方案、設置課程體系的時候,可適當加大此類課程的比重,鼓勵學生考取相關證書,如人力資源管理師、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秘書職業資格證書或營銷員等資格證書,加強酒店人力資源、財務知識、計算機應用與英語聽說的訓練等實踐教學,這樣酒店在接收實習生的時候,可以安排至對應的崗位,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廣泛的職業與崗位選擇。
(四)開發國外酒店實習項目,提高學生酒店實習的興趣
在我們調研過程中,發現一些院校有國外酒店實習項目,學生都非常踴躍報名。開發國外酒店實習項目可以為酒店管理領域優秀學生奠定職業生涯的成功基礎,同時為酒店業國際集團培養本土化的管理人才。我院的國外酒店實習項目為培養涉外酒店管理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指導教師及時對實習出現困難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建立校外授課的長效機制
涉外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分散實習與統一實習相結合。這要求學校對分散實習與統一實習管理到位,對于統一實習的學生,可定期召開在企業的座談會、交流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做好、做細思想工作。對分散的學生除現場指導外,至少每周與學生聯系一次,掌握所有學生在企業實習的狀況等信息資料,做好與學生聯系指導的記錄。校內指導老師與學生建立相應的聯系方式,如學生依賴的網絡聊天方式,可建立頂崗實習群,經常在上面相關信息;鼓勵涉足酒店行業的學生克服種種困難,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必要時與實習單位負責人聯系,了解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探索校外授課的可行性,指導老師要帶有一定的目的與主題指引學生,目前在一些學校校外授課已經形成長效機制,要求指導老師下企業授課。到企業給學生授課,按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同時注重專業課教學與實習實踐教學任務之間教學目標的置換。校外授課方面,可電話、網絡輔導答疑及網絡遠程課程教學,專業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電話、網絡等通讀工具,對學生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及時輔導答疑。要針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開發網絡遠程教學課程資料,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和考核方法,并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指導和輔導,學習結束時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進行檢查。
作者:王小娟工作單位: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酒店管理本科課程設置研究
- 下一篇:住建局信息安排工作意見